奋斗的平头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七章 县城的菜市,辉煌从菜园子开始,奋斗的平头哥,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现在真正在家里种田的年轻人,真的是一个都没有了,像吴飞他们上面这两个小队,在吴飞没有回家以前,二猛就是唯一常年留在村里的年轻人。
可是二猛也不靠种田为生,主要还是靠收山货,帮人做临时工,至于田地里面的事情,那是有空闲的时候,才会去弄一下,部都是顺带的。
主要还是他爸吴丁云在打理,要是忙不过来的时候,或者有什么力气活的时候,二猛才会抽空去帮忙。
反正现在真正在村里靠着土地赚钱的,那是一个也没有,村里抛荒的地比还在耕种的地,要多的多。
不过在靠近县城的地方,倒是很少有荒地的。大部分都都是用来种上了菜还有瓜果。
不过吴飞经常开车路过那些地方,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种的菜都比较零散,很少能看到成片种植一个品种的。
这个现象跟吴飞他们当地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反正县不管那一个村,人均耕地面积都不大,特别是越靠近县城,人均耕地面积就越少。
读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关系比较近的同学,家里就离县城只有几公里,他们一家四口,分的荒山不算,能种植水稻的水田,加起来还不到三亩。
零零碎碎的旱地也不到两亩,因为在以前主要是种植水稻为主,在用水方便的地方,很多的旱地也被围成了水田,用来种植粮食了。
所以在平地上面留下的旱地就很少了,大部分旱地都是在用水不方便的山上,这些地后来就慢慢的抛荒了。
到了现在,那些山上的旱地不是种上了树,就是完的抛荒了。
在靠近县城的这些地方,现在用来种菜的土地,大部分都是以前用来种植水稻的水田。
不过也是各家种各家的,零零碎碎这里一块那里一块,就不要说什么规模效应和统一规划了。
大部分都是附近的村民自己种自己卖,有些家里条件好不种菜的,那些土地也一般都是承包给同村的人来种。也很难形成规模化的种植。
县城一个最大的农贸市场,里面就有很多临时摊位,就是给附近这些种菜的农民准备的。
以前没有那个农贸市场的时候,大家一般都是挑着担子,在大街上面随便一摆就开卖了,远远的看到城管来了,赶忙挑起担子就跑。
以前为了这样的事情,附近的菜农没少跟城管队的发生冲突。
后来闹的矛盾多了,县里才把农贸市场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在大街上挑着担子卖菜的了,大部分要卖菜的,都会进农贸市场去卖。
在农贸市场,除了有临时的摊位出租外,还有好几块搭上了棚子的空地。在那没有摊位的空地上面卖菜,是不需要叫摊位费的,只需要交两块钱的卫生费就可以了。
不过收卫生费的,一般都在上午九点多的时候才来收,你要是卖的快,在九点以前就把菜卖完了,连那两块钱的卫生费都可以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