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小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05、第105章,老太太的咸鱼人生,寒小期,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05章
刘修真就是那种,担着堂哥的名儿操着当父母的心。这也不怪他,谁叫永平王府诸多子嗣里头,只他和刘侾是自幼养在老太太跟前的?名为堂兄弟,却也跟亲兄弟无疑了。
再便是,刘修自个儿嫡亲弟弟,也是个能文能武的,最是省心的那一种,倒是也有不争气的,可那却是庶出了。他便是再怎么爱操心,也犯不着将心事花在庶弟身上。
倒是小堂弟刘侾,幼时又多受宠,长大就有多可怜。少不得多花些心事在他身上,哪怕不为旁的,单就是让老太太在地底下能够安心,也算是值得了。
青云书院里,勋贵子弟着实不少,毕竟国子监、太学那头的入学门槛实在是太高了,便是勋贵出身,也没得将家里的子嗣一股脑的往里头送的。
庶出就更别做梦了,就算是嫡出,每家最多也就是一房一个,这还是往多了算的,搞不好一府一个名额还差不多。也因此,就有那出身高贵又不如长兄得宠了,就退而求其次,来求青云书院收下了。
永平王府就是顶尖勋贵之一,可无奈二房嫡幼子刘侾的大名已经传遍了整个南陵郡的大街小巷,反正刘二老爷已经不想为这个倒霉儿子舍面子了,也就是永平王世子还在为他四处奔走。
所幸,事儿到底还是办成了。
最大的烦恼事儿已了结,刘修的心情十分不错,面对那些或是主动讨好攀附,或是态度矜持的过来讨教之人,他都是笑脸相迎,还力邀众人过几日去他家郊外的庄子上游玩一番。
其实,最佳方案应当是邀请那些将来要与刘侾同窗之人,来自家府上把酒言欢的。
但有两个问题。
一则,永平王府忙着办老太太的十周年大祭祀呢,哪怕尚未操办完成,但气氛算是渲染到位了。讲道理,莫说外头人了,便是他这个打小在府上长大的,如今稍晚些时候都不敢出门,就怕一不留神被吓死了。
还有那每年入冬后,总有一些不长眼的小贼入大户人家的院子偷盗,毕竟房多院大,即便下人不少,可总有疏忽之处。但今年,刘修还挺期待的,期待哪个小贼偷到他们府上来,保准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吓不死你!
在这种情况下,邀请来府上做客一事,算是彻底不成了。
二则,就该怪青云书院了,他们此次办的诗会,倒是不排斥外人了,却将最低门槛限制在了举人身上。试想想,一屋子的举人呢,他们都是举人了,就算来年会试失利了,那也不可能跟倒霉孩子刘侾当同窗呢。
没奈何,刘修只能用更委婉的方式,邀请的是青云书院的先生们。当然,他不能太明显了,因此索性多唤几个人。
到底是永平王府的世子殿下,哪怕猜到了他的意思,多半人还是愿意给他这个面子的。
包括青云书院的几位先生。
他们呀,到底还是太年轻了,相信以后会后悔的。本来是盘算着,不就是个不爱学习的富家子弟吗?再说读书明事理,看永平王府的意思,也并不是一定要让刘侾考上举人,只要他能学到一些真材实料,相信就算三年后仍旧没有考上举人,永平王府也不会为难的。
那是当然的!
刘修就盼着他那倒霉堂弟别再闯祸惹事了,至于能不能考上举人?谁在乎!
只这般,诗会进行得相当顺利,以文会友的结果,哪怕多数人都是不怎么走心的,但起码气氛还算是热烈,也交换了联系的方式,定了下次相聚的时间。
当然,也有人是打算抓紧时间,趁着最后这几个月里,认真的研读诗书,争取在来年会试上发挥出色的。
对于这种人,青云书院表示热烈欢迎。
相较于国子监,青云书院还是比较自由的,包括上各科教授的课程、完成功课、询问讨论问题等等,多半还是要学生主动的,少有先生一直盯着学习的。就连住宿都是非强制性的,只要能每天按时到校,书院并不在意学生是走读还是住宿。
当然,作为非朝廷资助的书院,在这里上学的费用也是很可观的。而且书院并无补贴,非要说的话,只有一种学生可以免费就读。
已拥有举人功名的。
窝头对今个儿的收获特别满意,对刘修的相邀却浑然不在意。
可能是因为早在济康郡里就认识了安平王世子,他对于这些皇亲国戚已经没啥感觉了。再就是,安平王世子是征战沙场多年的将军,他身上的气质同寻常人截然不同。在与他相识后,再看看那位永平王世子……
噫!!
都是武将之后,都是王府世子,这区别也太大了吧?
永平王世子刘修也是自幼习武的,骑射工夫了得,刀枪棍法也是一流的。但不得不说,有没有真正上过战场还是很重要的。刘修看起来是个武艺不错的勋贵子弟,可安平王世子却是个实打实的百胜将军。
还有一个事儿,同样都是世子,人家安平王世子是率领大军一路北上,雷厉风行的拿下蒋郡守一干人等,而永平王世子呢?
噢,他是来书院里托人求情卖脸面,希望书院破格录取他家那不争气的小堂弟。
同样都是世子,你看看人家!
→_→
**
当天傍晚,窝头回到客栈里,第一时间就跟杨冬燕汇报了今个儿的收获。
杨冬燕跟方氏等人不同,她一直鼓励窝头多结交一些朋友。诚然,很多时候不经历一些事情都不知道对方是人是鬼,可那也不能因为害怕上当受骗,索性就待在家里不出门了吧?女眷也就罢了,但窝头将来是要走仕途的,越早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对他将来有益无害。
就算真的上当了受骗了,吃一堑长一智嘛!
这世上,像窝头在县城里那位跛脚先生遇到的祸事,到底还是占了极少数的。多数的读书人还是要脸面的,不会丝毫不留后路豁出去做某个事儿。还是那位跛脚先生,他是被毁了前程,但害他的人也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一样无缘于科举。
玉石俱焚终究不是普通人能干得出来的,至于那种谋划周全的诡计,杨冬燕不觉得自家如今会值得对方这般作为。
就譬如前个儿,闵举人得了消息,说那青云书院邀请众举人一起焚香品茗、吟诗作对。
初听仿佛也就那般,可杨冬燕依稀记得,那青云书院最是会收买人心,像国子监、太学都是端着的,轻易不收学生。唯独青云书院,自有一套编外学生的说法,要求考中举人后方可入学,不收费,但也不正常授课,却允许那些编外学生自由出入书院的藏书楼,若有疑问也可以向先生请教,亦或是拿着自己写的文章,跟同窗一起交流讨论等等。
就因为青云书院的这般做派,那些从外地赶来南陵郡赶考的举人们,相当乐意当这所谓的“编外学生”。
又不用额外掏钱,便能随意阅览众多藏书,虽不让外借,却允许誊抄。还能跟先生请教,跟同窗讨论。若是想住在青云书院,也只需要出一笔住宿费用而已,这些都是小钱,毕竟在外头吃住更费钱。
多完美啊,有百利而无一害嘛!
殊不知,这对于青云书院而言,也一样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他们本身没那么多的举人学子,添了这些编外学生后,若是不中,因着原就不是在青云书院苦读的,倒也怪不到他们身上。可若是中了呢?编外学生就不是学生了?一日为师还终身为父呢!
至于书院所要付出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毕竟,藏书楼书籍众多,让人翻阅誊抄又不损失什么。
甚至还有某一届,高中状元的,正是青云书院的编外学生。那学生本是北方人士,一同赴考的同乡同窗皆折翼于会试,只他一人进入了这殿试,并一举夺魁。
他也是个会做人的,当下撇开了自身的先生,只说在青云书院的这半年里,收获斐然得益颇多,又说同先生、同窗关系极睦。因他是新科状元,青云书院也是乐得多个学子,拿他当初曾讨教院长一事大做文章,愣是最终说成了他是青云书院院长的关门弟子云云。
……
当年,杨冬燕是当个趣事儿听的,永平王府是属于武将一脉的,跟文臣那头关系也就平平。哪怕刘二老爷自小苦读诗书,那去的也是国子监。
还记得那会儿,杨冬燕嗤笑文人的花花肠子最是多了,却万万不曾想到,自家孙儿有朝一日也要去青云书院。
关键吧,这是眼下最好的选择了。
“去。人家既是邀请你了,哪怕是为了全颜面,你也得去。对了,明个儿你先去那头应下了,回头我领你去裁缝铺置办几身新衣。”
窝头笑得眉眼弯弯的,他就知道他奶肯定会高兴的。这么好的书院呢,人家王爷家的世子还得低头去恳求呢,偏他这个平民之子却是被书院先生竭力邀请的,想想就觉得畅快!
好在,窝头在县城那位跛脚先生跟前待了好几年,被教导着不能骄傲自满,为人行事皆要低调。因而,他只在心里乐呵了一番,并不曾说出口。
幸好没说……
不然你奶就要被你给气死了……
次日一早,窝头就先去青云书院答应了先生,与他一同前往的,还有闵举人等。他们倒未必会一直留在青云书院,大概也就是看来年的会试情况,若考上了自是想法子去谋个官职,即便没考上,大概率也是回到家乡的。旁的不说,单就是如今身上这个举人功名,也能让他们在省学或者其他官学堂某个学官的缺儿了。
跟那头打好招呼后,杨冬燕就领着窝头去裁了新衣。
南北方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尤其南陵郡不光地处南方,还是最最讲究时兴潮流的地儿。
要知道,还在济康郡时,窝头的衣裳多是以保暖为主的,样式颜色什么的一点儿也不重要。但来了南方,却还是要以青布长衫为主的,南陵郡冬日里本就不算特别冷,那些个读书人更是仿佛一个个不怕冷似的,穿的特别少,显得腿长身量高,为此哪怕冻出清鼻涕来,都不愿穿上臃肿的大棉袄子。
杨冬燕还记得她那倒霉二儿子就是这般,读了个书,学问有多少暂且不说,臭毛病倒是学了一大堆。
不过,以前杨冬燕是觉得没那个必要,毕竟出身来历已经够用了,没必要这些外在方面花费太多的心力。但如今……
还不光是置办符合南陵郡读书人形象的新衣,杨冬燕出了裁缝铺,又领着窝头去另外一条街的纸砚轩购买了不少上等的文房四宝,还告诫窝头:“南陵郡不比济康郡,你要去的青云书院也不是以前的省学,有些东西可以避免的就没必要太特殊。再说了,咱们家如今不差钱,用好的笔墨纸砚,对你将来也有帮助。”
窝头是不会跟杨冬燕唱反调的,他就觉得他奶说啥都是对的。即便心里担心怕家中钱财不够,那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问出来的。
事实上,窝头曾经私底下询问过他爹的,问是不是南陵郡的开销太大了,家里顾不上。
不想,他爹却告诉他,光这些日常开销倒是无妨,带来的钱肯定是足够全家在南陵郡过上好几年的。唯一的问题是,家里若是打算在置办一座好宅子的同时,又要置办铺子做买卖的话,那么恐怕就要先回一趟济康郡,将那头攒下来的家业尽数卖掉了。
但这样一来,还有一个问题。
窝头如今前程未卜,假如他通过了会试,哪怕最后只是个同进士,那么也是可以授官的。倘若留在了南陵郡,那家里变卖北方的家产在南陵郡落户自是无妨,可万一他去了外地当官呢?所以,魏家一直没做出决定。
不过,魏大牛也跟窝头透了底,如今家里不怕他去外地授官,因为去了外地,哪怕是一县的父母官,那也是有县衙可以落脚的。至于留在南陵郡,大不了他再做回老本行,去郊外拉活的家禽家畜来城里卖。
“你尽管好好学,家里的事儿有你爹呢!”
正因为魏大牛这些话,窝头就很淡定,他还记得小时候在乡下老家时过的日子,那时是真的连吃饱都是个奢望。可后来,家里不就是慢慢的起来了?因此,他很信任他爹。
就是吧……
面对儿子那信任的眼神,魏大牛心里颇有些发虚。
外人只道他带着二弟攒下了这偌大的家业,甚至别说外人了,连自家人里头,窝头和三只小猪,以及萝卜、土豆,也都是这么认为的。包括老家的那些亲戚朋友们,在他们有限的认知之中,甚至认为魏大牛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
难怪啊,能生出这么聪明的崽来。
魏大牛:……我好心虚啊!
甭管怎么说,在几天之后,窝头就搬到了青云书院里。本来,他也是可以选择走读的,但杨冬燕觉得在书院里还清静的,正好窝头去书院了,家里就可以找一处不需要离贡院那么近的、地段偏价格略低的宅院了。
这么说倒也没错,毕竟先前之所以考虑贡院附近的宅院,也都是站在窝头的立场上的。若不是为了窝头,他们家更愿意离东西坊市近一些的,出门就是热闹的街市,这才符合老魏家爱热闹的性子,也更方便接下来做买卖。
但有一点,杨冬燕却是没考虑到。
更确切地说,是她所得到的消息不够多。
永平王世子刘修啊,他为了他那个倒霉堂弟付出的可太多太多了。又是力邀书院先生去郊外庄子上游玩,又是请其他学子品茗,还主动弄来了不少会试相关的资料,像往届的优秀文章,最近两年的时政消息等等。
他为了啥啊?还不就是赶在倒霉堂弟入学之前,先把书院里的先生学生的好感度刷起来。
这样一来,等回头他弟闯了大祸惹了麻烦,也好让书院的先生学生看在他的面子上,狠狠的惩罚,但不要直接劝退。
太苦了,当哥真的是太苦太苦了。
世子妃见他成天往青云书院跑,还四处收集科举相关的资料,很是心疼。她觉得永平王府就是不正常,像二老爷二太太吧,成天就知道往祠堂里跑,老太太便是再好,人都没了,再搞这些有的没的,有意思吗?这不都是虚的?
再说世子,他之所以对刘侾的事情这般上心,除却幼时的情谊外,最重要的是,当年老太太临终前很是放心不下尚且年幼的刘侾。也是他拉着老太太的手,保证一定会照顾好这个小弟的,老太太这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