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丢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1、【番外】信,百年家书,疯丢子,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能你对南京并不熟悉,那是我们的六朝古都,一个真正饱含着历史底蕴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所谓有着“王气”的城市,诸葛亮曾对南京一带的山川形势评价说:“钟阜龙蟠,石城虎踞”。占领它,几乎可以代表长江以南沿海小半个中国的沦陷。
它坐落在长江边上,虽然我们的家乡也在长江沿岸,但是地理位置完全无法和南京相比,它依山临水,有天然屏障,据险以持,外行人看似乎是个天然要塞一样的地方,但其实学过以后就知道,这儿处于长江的弯道处,两面背水,一面临城,完全无险可守,却又不能不守。没有什么船能一下子运走全城的军民,若遭到攻击,不拱手送城,就只能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啊,妹妹,天然的绝地,我们退无可退。
更可怕的是,日军为了占领南京,从东南北三面斥大军来围,光看着地图上的行军路线,都能让我们这群当兵的脊背发凉。
我几乎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在唐生智将军提出,南京他来守时,是抱着怎样的心情,而跟随着他的,则是刚从淞沪会战退下来,没有经过休整就马不停蹄赶来保卫南京的十四个师十余万将士。
南京我来守。
城南中华门,雨花台,黄山顶;城北幕府山,下关和平门与玄武湖,城东中山门和城西莫愁湖清凉山一线,十余万将士在四位将军的带领下兵分四路严阵以待……我们几乎看不到希望,但是却又充满了希望。
十二月五日,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
日军的飞机轰炸四天后,洒下了最后通牒,要求我们在十二月十日中午之前投降,否则就大举进攻,这当然没人理会,虽然实力悬殊,但我们绝对不会不战而降。于是第二天,日军华中地区司令官松井石根下令攻城。
二十万,对十万。
若是南京保卫战不是血战,那真的再也找不出一场血战了。
你能想象吗,如此悬殊的战斗,仅仅前三天,就有七千多个日本鬼子在南京城外流尽了鲜血!
我们军校三期宪兵科的学长易安华,少将旅长,经历过淞沪会战,奉命阻击进攻南京光华门的日军,他带着部下经历了一整天的血战后全歼入城日军,自己却牺牲在阵地上,那年他才三十七岁。
为了进攻南京城外的制高点雨花台,日军出动了八十多辆坦克,用人海战术一点点逼近阵地,守军用尽了子弹就开始肉搏,血战中被刺刀刺穿的将士尚未牺牲,就爬过去阻挡日军坦克的前进,一点点尸山人肉和鲜血组成了一个新的高地,整整三天,雨花台高地的守军打光了又来一波,敌人打退一群了又来一群,阵地一直在我们的手上从未失守,右翼的朱赤旅长在混战中被炮弹炸死在阵地上。
他也是我们军校的学员,早我好多届,曾经参加过北伐战争和淞沪会战,在南京与他麾下的全体官兵都战死在雨花台,那年他才三十四岁,已经是少将。
而在雨花台左翼,战况持久,却愈发惨烈,刺刀钝了,、弯了,就厮打,、肉搏,、牙咬,、拳打脚踢,用尽了办法,就为了不让他们前进一步,就连旅长高致嵩都在厮打中被人生生咬掉了一只耳朵。那时候,他的麾下一万多人,已经被打得只剩下四五百人。
可是日军依然很多,、很多,他们又再次发动了进攻。
此时的雨花台左翼,弹尽,、粮绝,、残兵,已再无一战之力。
老师当时问我们,遇到这情况,你们怎么办?我想我不知道,我肯定不会逃,但我怎么才能用这条命做更多,我想不出来。
高致嵩将军他就做到了,他让部下把所有剩下的手榴弹的后盖打开,将导火索连在一起摆在阵地上,然后,他们肩并着肩,看着敌人们一步步靠近阵地,让敌人以为他们已经束手无策,让那群想抓俘虏的畜生毫无警觉的地冲上来。
三十米,十米,五米……轰!
……我想,现在的雨花台,恐怕依然全是红到发黑的雨花石吧。
高致嵩旅长亦是我校学员,第三期毕业,经历了北伐战争和淞沪会战来到南京,少将旅长,牺牲时年仅三十八岁。
在南京保卫战,怎么守,已经不是问题,怎么更有价值的地死,才是所有将士需要考虑的。
孙元良将军的八十八师麾下三个旅,仅三天就阵亡两个旅长,一万多人战死近七千,剩下的将士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依然慷慨赴死,战至最后一刻。
可是我们依然没能挡住日军。
紫金山丢了,雨花台丢了,中华门丢了,光华门丢了,他们从城墙缺口蝗虫一样的涌入,城外的战斗只持续了四天四夜,更为危险和血腥的巷战就开始了。
这时候,撤退的命令到了。
我想,唐生智将军肯定没有想到,在他下决心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时,还会接到撤退的命令,战斗前他特别下令交通部长余鹏飞将长江边上下关渡口的两艘大型渡轮全部撤走,还派了两支部队守卫守住渡口前的挹江门,决绝不许一兵一卒避战而逃。
这大概就是南京保卫战成为一个巨大的悲剧的前奏,当南京城的军民涌向挹江门时,挹江门的守军却还没有收到撤退的命令,他们挡住了大门,不让任何人通过,堵塞的大门造成了人群的拥挤踩踏,就连从激战中下来的谢承瑞少将都没能幸免,在人流中被推倒踩踏而死。
撤退极其混乱,有一个老兵告诉我,他们在团长的带领下,拆了七座大庙的门板,用电线杆上的电线绑成舢板推进长江,七个人个人趴在上面,在江上漂了三天两夜才活着漂到了扬州,这已经是老天照应的幸运儿,其他没船没板,拖儿带女在江边看着苍茫无舟的江水的普通百姓,还有伤兵,该是多么的绝望!
有多少人淹死在江里?有多少人枉死脚下?
日军当然没放过他们,一进城就马不停蹄的地追了过来,南京市长兼警备司令肖山令本在江边指挥渡江,见状便下令让江边的宪兵部队就地阻击日兵,掩护军民渡江。突如其来的反击让日军猝不及防,死伤惨重,但很快他们就重整兵力组织起冲锋,江边一马平川无处遮挡,将士们只能暴露在外背水一战,双方激战了五个多小时后,阻击部队伤亡殆尽,可是日军依然源源不断的地冲来。
肖山令振臂高呼:杀身成仁,今日是也!
遂率领剩余的官兵,挺着刺刀与日军展开了血腥的肉搏,一直打到只剩下肖山令一人,他毫不犹豫,举枪自戕,以身殉国。
他是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牺牲时才四十五岁,他真正实现了自己与南京共存亡的诺言,可悲,可叹!
江边失守,日军向江边和江上疯狂的地扫射,挹江门外下关口光炮火下牺牲的军民就有三万,江上被炸死的就有两万八千多,浮尸数万,血染江水。
整个南京保卫战历史八天,有十一名中国将军阵亡,城外牺牲战士的尸体,全都面向城外,背对城内,阵亡将士五万,无一畏战。
……人间炼狱。
阿恬啊,哥哥只恨没有早一点到,等我毕业时,我只能在课堂上听教官指着那些学长的照片红着眼眶讲述他们的事迹,脑中一遍遍想象若是我在那儿又会如何。
不是我不想和你们在一起,而是我每听一个故事,我都觉得如果不战死,我都没脸回来面对阿爸和康叔。
你听过阿爸和康叔在一战时的事情吗?没有吧,我也没有听过。后来我见到一个从南京保卫战侥幸生存的老兵,他可以从容的地谈论他经历过的每一场战役,对于南京保卫战,却只能默默的地流下眼泪,他说,大概他八十岁时,什么都看淡了,才能顺畅的地回忆所有吧。他后来又说,现在觉得说不出来,是因为说到兄弟战死时,总会感觉,为什么当时死的,不是自己?
那种,故人已去,独坐空想的日子,其实才是最大的痛苦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