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温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72、第七十章 商策,穿越之大明壶商,阳光温煦,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梧桐巷匆匆放了行李,便跟着李公公回宫复命。时采兮被侍女引去见郑贵妃,雅之跟着李公公走在长长的宫道上,想起了自己临走前交给时大彬、陈仲美还有其他优秀紫砂艺人的紫砂图稿,心中顿时充满了希望和力量,就如这春天一般生机盎然。
万历正在养心殿批奏章,见李公公来报,道,“小李子,这一路辛苦了,把雅之宣上来后,就去王硕那里领赏吧!”
“是。”李公公连忙跪谢。
雅之进来的时候,万历正拿着一把壶把玩,正是上次王硕上贡的石瓢。
“杨雅之叩见皇上!”
“起来吧!”万历起身道,“今日你我相谈时间会比较久,来人,赐座!”
杨雅之恭谨的坐了。
接着,万历摒退了所有宫侍。
“朕的密旨,你可知道了?”
“是。李公公已经跟臣说了。”
“上次你跟我说过经商一事后,我心中确实想过了。以前……先生在世时也在厚商利农,希望能增加国库收入,确实卓有成效,这一点是朕不得不承认的……今天,你就来说说你的想法罢!”一段话,万历说的断断续续,雅之心中明白,张居正即使当年被清算,可在万历心中留下的痕迹是永远都消弭不掉的,今天他还能再喊张居正一句先生,就说明了一切。
雅之微微一笑,胸有成足的道,“臣遵命!”
“首先,臣要说的是,为什么要重商?
古来我华夏土地,以农为本,以商为贱,究其根本,农桑为国家的基本,是供饱吃足的最低条件。商人靠贩卖物品赚取钱财,但华夏土地幅员辽阔,若人人皆以赢利为目的,那就没有人去耕地种田了,大家并非不懂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懂,所以才一直奉行重农抑商。臣却以为,应将商与农有利的结合起来,才解决这个问题,农桑使人饱暖,商道使人富足,若两厢结合,百姓安康,日子美满,皇上不愁基业不稳。这就是重商的根本和最佳原因。
其次,如何重商?
皇上也知道,每每雅之来往江南与北京一趟,时间颇长,若碰上阴雨天气,道路泥泞,更加难以赶路。商人之难,亦在于此,有些货物是有保鲜期的,如水果等等,若道途遥远,水果坏了一大半,这便是金钱的损失,也是国家税收的损失。要想重商,第一步便是整修并增加官道,第二步则是在官道上增设安全关卡,帮助商人处理盗匪事宜……”
“等等……雅之。整修和增加官道……这不是要钱的吗?大明地域辽阔,这一笔钱所费巨大啊。”
“皇上,请待臣慢慢道来。”雅之笑道,“重商,并不是在于政策上的决定,而更在于为商谋方便做实事之面。
第二步是增色安全关卡并处理盗匪事宜,这点也是相当重要的,若让宵小将货物拿了去,不仅是商人的损失,也是税收的损失,盗匪可是不会纳税的。第三步,便是开设港口,通内外贸易之门。在大明内部行商,赚的永远是自己人的钱,而开设港口,让国内之物流向各个番邦之国,便可以赚取他国之利,当然,番国亦可赚我们的钱,但重要的是在于我们可以派人去学习他们的先进之处,如□□大炮,互通有无,知己知彼,可以让国家的实力更加强盛。”
听到雅之说到增强国家实力,万历连连点头,“好,说的不错,那投入的钱呢?这一笔钱怎样算来?朕倒是觉得可以从商人那里收取,你说如何?”
“是,皇上所言不差。”杨雅之含笑点头,万历确实聪明,但也太小气了,他又笑道,“但臣以为应让朝廷与商人各摊花费。这样才表明了朝廷的决心,也让商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万历凝思着点点头,雅之接着道,“民间有句俗语,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一举动可以让更多人对经商有信心。另外,臣要补充一点,在重商前三年内,不可收纳重税,在收税前,则以商人每年赢利的数额定下税收额,这样就可以促进商人赢利的心态。”
“可以。”万历凝重的点点头,关于税收,国家一直有比较固定的制度,这次真要改革起来,恐怕要大刀阔斧,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上次张居正改革,得罪了那么多人。不过自己是皇帝,想来只要说服了内阁,派人去各地安抚,应该能好好的推行下来。
“再次,臣想说的是,要真正推行皇上所颁布的各项商令,需要有一个担当起上传下达并行动的部门——商部。若增设商部,好处是,皇上的各项命令可以有条理的完成,难处在于招纳人才,和说服各位大臣。
最后,便是商与农的结合,商有各类,米肉菜蔬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现在的农田都只能维持温饱和交纳税收,若要真正做到与商结合,必须要推行最新耕种之法,如怎样提高农产量,又怎样才能让大家在冬天吃到夏天才有的食物?这些若是推广,大量农户必能受益,而商人的菜式可以翻新,也可以向农户订购,这样两两创收,岂不乐哉!“
万历听完沉思了一会,抬头凝向杨雅之,“雅之小小年纪,心中竟有大才。如今才说了这么一些大纲,就让人觉得胸襟大开啊。朕万万没有想到,不过是让你拟一个自己行商的策略,你却从大局着眼,为国、为百姓着想,真乃国之栋梁!”
“臣不敢。臣年幼,所思所虑还有不严谨之处,需请皇上考虑周全。”杨雅之谦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