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程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五八章真是不当人子,我在明末有套房,tx程志,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全旭苦笑道“这个时候,他不让咱们去,咱们也要去,要说陛下离开行宫,我不知道,你会相信吗?”
“除非你是刻意不想知道!”
全旭与曹化淳带着十几名侍从在清泉宫的后门,直接与崇祯汇合。
如果说士绅队级和商人之中,有不少人盼着全旭死,可是辽东百姓和工人之中,有一个算一个,都希望全旭可以长命百岁,最好是公侯万岁。
古往今来,老百姓只要有吃的就不会造反,辽东的工业发展很不错,全旭却从来没有忽视农业的发展。
随着辽东的化肥厂、磷肥厂、钾肥厂以及大大小小的农药厂成立,农民的亩产量在越来越高,在南阳府,唐王府下辖的田庄,最高亩产量只有不到一百五十亩,在辽东,哪怕不用化肥和农药,亩产低于三百斤,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
以麦子为例,怎么也有五六百斤,有化肥的亩产百斤不算难事,有甚至可以亩产千斤,尽管辽东的粮食价格不高,可问题是产量高了,哪怕一石粮食只能卖二三钱银子,可三石呢?四石呢?
十几石呢?
辽东百姓的收入,其实并不算低,一百多亩地如果投入化肥和农药,一亩地的净收入可以达到四钱银子,一百亩地就是四十两银子。
辽东百姓田地的分配按照人口来的,而且废除了什么平民百姓不到四十岁,除非正妻无出才能纳妾的规定,一般百姓家里的人口都是一妻一妾,或者一妻两妾,户均土地是三百亩以上。
即使不用打工,光凭着粮食收入,就可以赚到一百二十两银子,当然,如果是算上家里的绵羊、鸡鸭、鹅、蛋甚至是牛、马、猪之类的家畜,人均年收入在六十两银子左右,户均收入不低于二百两银子。
这个收入放在大明,如果没有良田万倾的地主,是不可能做到的,就算是良田万亩的地主,那也没法赚到这么多钱,一万亩地,佃户多收一斗就找不到人种,又没有机械化,他们的收入更低。
崇祯挑的一户百姓,男主人叫鲁柱子,年约三十五岁左右,他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一妻一妾,大儿子在全家军军中服役,目前驻守在吕宋。二儿子考上了辽东工业大学,目前还在学习。
大女儿二女儿和三儿子在石岗镇上的学校读书,至于四儿子,和三女儿则是不满三岁,正在光着屁股在院子里疯跑着。
“多谢侯爷,如果不是您,就没有现在的鲁柱子!”
鲁柱子的妻子和挺着大肚子的小妾,正在厨房里忙着,正准备晚饭。
崇祯望着鲁柱子问道“现在有多少地?”
“算上我大儿子的吗?”
“算上!”
“那就是一千五百亩!”
“一千五百亩?”
崇祯突然失去了观看的兴趣,这算哪门子百姓?
大明就算立国时期,那也没有给百姓分一千五百亩地,最多的时期永乐朝,人均拥有六十二亩地。超过三百亩也是地主了。
鲁柱子看着崇祯有些不相信,他还以为崇祯只是全旭的跟班,顿时笑道“我大儿子鲁山岳是少校团,参加过广宁之功,在广宁之战中,斩首四十七级,光赏赐的军功田就八百五十亩,他还在吕宋的时候,又立了大功,赏了两百亩地,我大儿今年过年会回来成亲,只要成亲了,我就给他分家!”
听到斩首四十七级,崇祯的脸色微微一变“真乃猛士!”
如果在大明,一战可以斩首四十七级的猛士,崇祯会赏赐鲁山岳一个正三品的武官。
全旭问道“一千五百亩地,你们一家人很难种完吧?”
“唉!”
说到这里,鲁柱子长长的叹了口气“我本想让大儿子退伍回来,可是他却要常驻吕宋,二儿子明年也该成年了,他却要留在金州,大女儿也是,说要考什么辽东华佗医学院。老三今年十二岁,说要要当海军……我置办下来这么大的家业又有什么用,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接手……真是不当人子!”
<sript><sript>
<sript><sript>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