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程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一九章发展的代价(二更求订阅),我在明末有套房,tx程志,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所谓的民族大融合是怎么回事?简单的说就是杀光他们的男人,抢光他们的女人,然后两个民族就融合了。
李信似乎明白了全旭的策略,事实上,全旭此时的政策,也代表着大明的价值观。
对于吕宋岛的教育,则是工作的重心,重中之中。
无论是官方统一的教科书,还是私家传记,统一思想,自古以来,吕宋就是中国的领地,神圣不可分割。
土著都是坏蛋,他们在某年某月,屠戮了多少汉人,毁掉多少村庄……为了捍卫我们祖宗留下的土地,所有吕宋人必须团结起来,反抗土著侵略。
在这个大思想背景下,李信先着手修改吕宋的历史教科书,然后开始接手吕宋议事府。
随着李信等工业党成员抵达吕宋,像林凤等人终于松了口气,作为半辈子仰仗着洋人鼻息的林凤,实在是缺乏独挡一面的魄力和勇气。
结果,全旭在这段时间以来,几乎天天收到林凤的汇报,让他身陷俗务,无暇分身。
全旭终于可以解脱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有一桩历史需要他去见证。
全旭爱折腾是出了名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是对于科研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没有人可以聘请。
反正,几乎所有人都挖大明的墙角,全旭自然也不例外。
送给崇祯的大米白面,还有各种罐头,又是牛,又是羊,还猪……这些东西也不是那么好吃的。
当然,也有人的命运因为全旭而改变,比如说明朝现代科学领军人物,现在的大明礼部尚书徐光启。
他的弟子孙元化热衷西学,按照原本的时空,他应该早在崇祯二年借四洋大炮之威,驻防的八城、二十四堡从而进入崇祯皇帝的视野,这位举人出身的大臣,成为登州巡抚……
只是非常可惜,全旭的横空出世,让他暗淡无光,特别是随着全旭出镇辽东,孙元化就看到了辽东的科技发展,这位,前往辽东,化名孙初阳,就慢慢成了辽东枪炮局的一级大师傅、项目经理。
如果是从无到有,要发展蒸汽机,那是非常困难的,可是,全旭从后世带回了成套的理论书籍,将原理的机械构造摆在了实处。
这样以来,从崇祯三年五年月开始立项,前后投入了七十余万两银子,蒸汽机终于制造出来了。
不过,现在还没有试验,需要全旭这个大佬见证。
为了防备西班牙人的反扑,驻守在吕宋附近的全家军主力战船则没有跟随全旭回辽东,事实上,不仅仅是主力战船,就连四艘猎潜艇也没有回来。
全旭乘坐着海伦娜的旗舰,钻石号驶向辽东。
崇祯六年四月十五日,全旭时隔半年多,再次回到辽东。
短短半年,辽东的发展又繁华了许多,不算整个辽东,仅仅金州一个州,人口就突破了两百万人大关。
近现代色彩的楼房比比皆是,那大街小巷都是一条条川流不息的人流、车流。
自从钢筋水泥出现以后,越来越多富人放弃了用木材盖房子,相对冰冷的水泥,确实是不如木质房屋居住着舒服。
可问题是,再怎么舒服,好没有钢筋水泥坚固,耐用,特别是木质建筑,一枚手雷弹扔进去,大部分房屋都会坍塌,只有钢筋水泥建成的楼房,纹丝不动。
现在可以看出全旭对于金州不建城墙的先见之明,城池确实是影响城市的发展,像辽东这样,每天都有多量的移民涌入,土地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了。
全旭抬头望着天空,天空不再湛蓝,不再纯净,似乎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不可避免的,辽东的发展让蓝天白云失去了原本的色彩。
只怕不久的将来,金州就会变成超过伦敦,成为真正的雾都。
不过,全旭也没有太好的办法,环境问题就是发展的代价。
先吃上饭,再谈环境治理。
海伦娜踏上金州,她就开始目瞪口呆了“为什么这么多人?”
全旭耸耸肩“只能说,这是大明特色,我们什么都不多,就是人多。辽东的人口其实并不算多,更多的人还在中原!”
<sript><sript>
<sript><sript>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