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风月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32章 这乌龙闹的,抗战之还我河山,汉唐风月1,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西城,已经成为第六师团的主攻方向,几乎百分之六十的炮火都集中于西城,厚达4米多的松江城墙被炸出了四五个大豁口,但足有三个是在西城的城墙上。
曾经埋葬了上千日军的西城外在连续遭受了几轮炮击并被陆军中将亲自下令点火烧鬼子焚烧超过数百栋房屋后,超过百分之七十五的房屋被彻底烧毁炸毁,真的是成了一片废墟。
因为又补充了超过两个步兵大队的兵力,坂井德太郎麾下再度拥有了近2个步兵联队的步兵兵力,如果放在野战里,有重炮旅团和第六师团炮兵联队当后盾,别说不过万人的43军,就是再加上金山卫的陶广的62师,坂井德太郎也确定能将之击溃。
用两个步兵大队做预备队,坂井德太郎将三个步兵大队聚集在这片区域里,准备一鼓作气攻下城墙并攻进城内。
早就从望远镜里看到城墙被炸开的谷寿夫相信这一次坂井德太郎绝不会让自己失望,为了见证自己第六师团的武勇,他还特地邀请了114师团的师团长末松茂治一起前来观战。
末松茂治本来是不太想给“谷短腿”这个嘚瑟的机会,但多少还是有些顾及“地表最强师团”的威名,别看两人现在都是陆军中将,互怼几句谷寿夫也不能奈他何,但日军陆军传统,同等职衔下先升迁的必定是那些常备师团的师团长,比如寺内寿一那个倒霉蛋,就是从第四师团师团长任上被提拔为陆军大将的。
吹胡子瞪眼的时候互怼谁都可以理解,但别人发出邀请你还要拿架子,等日后人家先升迁一步成了你的顶头上司了,那可不会给你好果子吃的。末松茂治还是很理智,带着手下的一个旅团长来到位于前线1000米的临时指挥部观战。
当然了,谷寿夫也不傻,1000米,也位于中国火炮的射程内,超过100名工兵忙乎了一个多小时,建造了足以抵挡75口径火炮的地下工事,这才带着大家伙儿进去。
装逼是一门学问,同样也需要一个好的平台,谷短腿深谙此道。
专门给两位日本陆军中将准备的高倍望远镜也早已准备好,足以让他们跨过1000米的距离看清楚战场上发生的一切。
而坂井德太郎则把自己的旅团指挥部设置在200米外,算是比较靠前的位置了。随着他一声令下,4个步兵中队,总计达700余人,从近2000米的阵地上向城墙发起了进攻。
第9步兵大队成为第一波参与攻击城墙的序列,坂井德太郎还未下达进攻命令之前,做为第9步兵大队的大队长,佐藤六郎就已经给自己麾下做了最后动员。
“第一个将军旗插上松江城墙的步兵中队,帝国将不吝啬奖励,同时,师团长阁下就在后面看着我们。。。。。。”佐藤六郎不仅光是言语上给麾下打气做动员,而且身体力行。
脱下军装上衣,仅着白衬衣,头上缠着白布条,一副死了爹的模样,挥动着指挥刀,在坂井德太郎下达进攻命令后,怒吼“杀给给!”
日军潮水般的向400米外的城墙的冲去,被部署在工事之内超过30挺重机枪怒吼起来,那可是三个步兵大队的重机枪中队。
就连日军自己,也很少以这样规模的重机枪进行掩护射击,子弹完全是雨点一般打在城墙上,呈弧形的城墙上灰尘四溅。
没有迫击炮,但日军有掷弹筒,也不知道有多少掷弹筒开始对城墙进行试射,反正城墙墙头不断的炸起一团团烟雾。从战斗一开始,日军就一反常态,甚至都没有试探火力点的意思,就是以火力碾压之式向松江西城城防发起了进攻。
如果不是松江中国守军指挥部一开始就挖掘城墙将火力点放在城墙内部的话,那置于城头上的火力点就算不是被日军炮火肆虐,也要在这一波打击中损失惨重。
就算是这样,躲在城墙火力点里面的士兵也不由自主的将头低下,日军的火力实在是太夸张了,射击孔才多大?但仍然有子弹透过射击孔而射进来,那完全不是说日本鬼子打得准,彻底的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负责进攻的七百余日军呈现的是散兵阵型,而且是分成两个波次,每名士兵之间相隔的距离最少也是超过5米,这样可以避免被中国人火力点机枪扫中而导致群体伤亡。
从1000米外看来,别看阵型有些乱,但行进的速度却是极快,不过四五分钟,就进攻至护城河边。显然,这是进攻中的第六师团日军士兵意志坚定的表现,就连对谷短腿很不爽的末松茂治也不得不承认,号称“地表最强师团”的第六师团的确有吹牛逼的实力,哪怕城墙上并没有出现中国人的还击。
“地表最强师团”究竟牛逼到什么地步?说老实话,末松茂治在看到一名少佐级军官,挥舞着指挥刀率先跳进冰冷的护城河的那一刻,对谷短腿都不得不有些想服软喊大哥了。
在11月的天气,面对宽达30余米的护城河,面对一直隐藏不动敌人随时可能射出的子弹,一名少佐领头,“黑色的皮肤鲜红的血”们就这样毫不迟疑的跳进河水向目标进发,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这是一种勇于献身的精神,向天皇,为帝国。而拥有这样精神的部队,是得有多可怕啊!反正,末松茂治敢确定,他麾下的114师团,是找不出这样的少佐大队长的,就算有,也没有这么多同样意志坚定的士兵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