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无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29、全文结束,五零重生日常,海棠无眠,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号首长都很是欣慰,还专门让人给姚软枝送了很多从国外进口的婴儿用品。
让姚软枝意外的是,在登门的客人中,竟然还有专门来拜访她的。
洪书记夫妻就算了,陈盾竟然也来京城了,看完刘教授就顺道来看她。
陈盾已经调任龙府市市长,他来看姚软枝除了是看看她近况如何之外,也是要告诉她,那个氮肥厂已经确定要在龙府市安家落户。
借着这个机会,陈盾把当初姚软枝提出来的以河流为依托建立一个以龙府市为中心的h省工业区的建议写出来,递交给了省里,省里正在研究讨论,通过的可能性很大。
要真的是这样,陈盾以后的发展空间很大。
陈盾知道,这一切都得感谢姚软枝。
当初只是一个农村姑娘的姚软枝,如今已经是农垦总局的处级干部,关键是她还年轻的很,有袁映真这样的生父在,以后的前途想都知道会如何光明。
他自己就是从农家子弟走到今天的。
从一个贫家子弟到现在的一市之长,有自己的能力缘故,但是师友的帮助,岳家的提携也同样重要。
陈盾只庆幸自己和姚软枝相识比较早,一直以来也对姚软枝真心关照过,以后师兄妹互相扶持的机会还多的是。
除了陈盾之外,赵铎也来了四合院。
他跟袁映真以前也认识,但是一文一武,相处不多。不过赵铎跟姚软枝打过交道,现在他也从h省调到了京城能源部,担任即将成立的水力发电部部长,过年的时候来看看姚软枝,也不算是牵强。
盛有为也来看姚软枝——姚软枝说她应该去看盛有为,但是盛有为知道她月份大了,怎么敢让她往外跑?索性就自己过来了。
他对姚软枝印象很好,以前是因为姚软枝的个人能力突出,知识渊博,现在则是因为在一些社会问题上和姚软枝经常有相同的见解,觉得姚软枝算是一个难得的知音。
一个忙碌的春节过完之后,姚软枝发现,自己竟然也有了一个质量不错的社会关系网。
姚软枝的肚子越来越大,看得人心惊肉跳。
袁映真亲自带着姚软枝去医院看,老大夫说是双胞胎。
老大夫仔细叮嘱袁映真,让他们一定要小心照顾孕妇,因为双胞胎比单胎给母亲身体带来的压力更大,经常会早产,生产的时候危险也比单胎高……
从那之后,袁映真的脸色一直很不好看,看着温俊海的眼神常常露出杀气。
于是袁家四合院晨练就多了一个项目:翁婿切磋。
温俊海的身手打姚学义轻轻松松,在袁映真那儿,就只有挨打的份儿。
他刚开始的时候有点懵,不知道为什么老岳父突然要揍自己,明明这段时间袁映真对他在军校的表现比较满意,跟那几个老战友吹嘘的时候,已经不仅仅吹女儿,也带上女婿了啊。
还是温春明提醒了他。
每次姚软枝挺着大到惊人的肚子在院子里慢慢散步时,袁映真看着温俊海的眼神就特别凶狠。
温俊海只能认命。
这是他该背的锅,挨着吧。
姚软枝看得无奈,这两个男人对她来说都很重要,但是有时候,又都真的有点幼稚……
因为老大夫说双胞胎早产的几率比单胎的几率高很多,从姚软枝七个月之后,所有人的心弦都绷紧了,家里东西都准备好了,医院和医生也都约好了,司机和车子也随时备着。
姚软枝肚子一疼,全部人都想冲上去把她扛上车。
但是搞了两三次,姚软枝都说不是要生了,大家头上的汗一把一把的。
袁映真更加看温俊海不顺眼,从每天早上打一顿变成了晚上还要打一顿……
直到二月初二的早上,袁映真照例在跟女婿“切磋”,温俊海早已有了经验,打不过但是躲得过,边上是温厚山、温智原和温乐田三个观众看热闹不嫌事大。
姚软枝站在屋檐下,让温好好扶着她慢慢走动,突然就发动了。
“温大哥!”姚软枝叫了一声,扶着肚子不敢动了。
温俊海得了机会,连忙从老岳丈魔爪下逃出,跑过来刚想说话,就看见姚软枝面色发白,吓得一下子抱住了她。
“去医院。”姚软枝强撑着说了一句话,整个院子静止了两秒钟,然后所有人都飞奔起来。
温俊海抱着姚软枝,温好好跑去拿收拾好的待孕包,温乐田跑去叫司机,袁映真跟在姚软枝身边,沉着脸一言不发。
直到姚软枝被送出手术室,抬起眼睛有气无力地叫了一声“爸”,袁映真的脸上才露出一丝笑容。
“满满,咱们以后不生了。”看着女儿汗湿的鬓发,没有血色的脸庞,黯淡的眼睛,袁映真心疼极了,翕张着双唇,只说出了这一句话。
战场上多少生离死别,都不如这两个小时在手术室门外揪心。
要是再来几次,袁映真觉得自己都要得心脏病。
姚软枝笑着说“好”,就睡了过去。
醒来才知道,她生了一对龙凤胎,一对姐弟。
袁映真抱着女儿不撒手,说她长得跟姚软枝小时候一模一样。
看着他的眼神,姚软枝猜他一定是回想起了当初和贺莹在一起的时光。
一个豪族地主家的大小姐,和一个道童出身的匪首红军,是怎么走到一起的,这肯定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故事。
袁映真真是没有把眼神给弟弟多少,一心关注的都是姐姐。
因为生日在二月二龙抬头,他给姐姐起了个名字叫“听雷”,说这样才有他袁大将军的气势。
温俊海说这不像个女孩的名字,再次被镇压,只能悻悻然转头,给儿子起名去了。
看得出来袁映真对女儿的喜爱,姚软枝和温俊海商量了之后,跟他说让姐姐跟他姓,弟弟跟温俊海姓。
这一次袁映真没有反对。
于是这对姐弟,一个叫袁听雷——姚软枝觉得配上这个姓,女儿以后估计也要学好功夫,谁敢嘲笑她的名字,她就揍谁——一个叫温红旗,这个名字是温俊海起的,跟袁映真的起名水平,算了,谁也别说谁了。
麦收之后,姚文昌夫妻坐火车来到京城,看望初为人母的女儿,也看看两个外孙。
夏天来了,不过四合院中央移植了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枣树,两个孩子的摇篮放在树下,旁边放着桌椅,姚文昌夫妻和姚软枝就在树下聊天。
袁映真招待了他们一会儿,非常认真地感谢了他们对姚软枝多年的疼爱。
不过姚文昌夫妻有点拘谨,他就找了个理由出门了,临走的时候还叮嘱姚文昌夫妻多住些日子。
姚文昌非常高兴,告诉姚软枝兴化县因为全县推广使用了实验农场的玉米和小麦良种,加上供销社如今提供的新式化肥,全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
以前兴化县全县亩产不到二百斤,土改之后达到了二百斤出头,但是这次刚刚收获的麦子,统计之后,达到了亩产四百二十六斤。
“县里说这次中央提出‘跨黄河过长江’,是从亩产二百斤到亩产五百斤,咱们第一年就已经快要达到了!”
姚文昌现在当了生产队长,对中央精神也是非常关心,这次夹沟村高级合作社的产量在兴化县是排在前面的,他也被专区和县里表扬,别看年纪大了,精神正好呢。
李氏则是对躺在摇篮里的两个小婴儿赞不绝口,怎么看怎么爱。
以前给他们做的鞋帽都寄过来了,这次李氏还给他们带了自己做的肚兜鞋袜,冬天穿的连体连脚棉裤都做了好几件。
“都是新棉花,咱家自己种的。棉布是供销社买的,细棉布下了水,揉成软的,孩子穿着舒服!”
“爹,娘,你们都辛苦了。”姚软枝心中感动,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想来想去,只有这么一句干巴巴的话。
“傻丫头,当爹娘的不都是一个样儿?就是袁将军还不是对你好着呢?要不然谁肯把女婿一大家子都接过来照顾啊?”李氏怕姚软枝跟袁映真处不好,连忙低声跟她分说。
姚软枝看着李氏小心地把小床上的布帘拉起来,挡住孩子的眼睛,不让阳光直射,又听着姚文昌跟她讲兴化县丰收的情景,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
在这一刻,她心里一直绷紧的弦突然松了一些,心头的那块大石头也轻了不少。
重新来一次,家人都健康幸福,尽力去提高农业生产,她做了自己该做的。
只要继续努力下去,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这本书写了一年多,期间无数次断更,所以首先要向大家致歉,并且感谢一直支持的各位读者。
之所以写成这样,从外部原因来说是三次元实在有很多事,去年下半年我一边带孩子一边装修新房,过年遇到疫情,然后孩子爸复工,我自己带着孩子监督他上网课,一直没闲下来的时候。
不过更重要的原因是内部原因,是我自己对这本书的定位出了问题,陷入了一个查资料写论文的怪圈,太难了。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写成这样……以后觉得不这么干了。
我还是喜欢女强升级剧情文,这种技术性太强的不适合我……我是跟自己过不去,头铁,所以头都要撞破了。
这几天卡文卡的要死,因为往后捋大纲,怎么也没法写下去了。
时间和事件都太敏感,我没有勇气反复横跳,所以就在这里停止吧。
相信和书里一样,只要继续努力,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最后提一句,下一本写女强升级文,《我靠直播登上武道巅峰》,偏玄幻,想要写一个和现实世界相似又不完全相同的世界里,一个本来冷漠自我的女孩子怎么从狗仔、主播变成拯救世界的英雄的故事。
如果有人喜欢这个题材,就支持一下,收藏一下,感谢。
非常感谢大家一路以来的陪伴和宽容,认真地,鞠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