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1、考试周(3),光辉岁月[无限],三春景,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根据《九大序列通识》教材可知,这本书除开目录外,正文部分有1204页,字数是1010千(也就是101万字)。按照一般人的阅读速度,想要在十天内初步掌握难度或许不大,毕竟这是讲‘通识’的书,不像一些理科教材,需要理解、计算的地方很多。
但也就是初步掌握...稍微差一点儿的,就算是在考试前阅读了几遍,看到题目的时候也可能出现‘看着眼熟,但就是无法准确作答’的情况。
更何况,十天之内还有另外两本大部头要掌握,那还是难度更高的内容呢!
关音是二十天五本教材...听起来占了便宜,其实不然。稍微有点儿常识的就知道,记忆这种东西是有遗忘曲线的,复习十天之后考试,和复习二十天之后考试更多的内容,谁更有优势是不好说的。
这个时候对于很多参加考试的‘考生’来说,怕是已经意识到这‘第一场考核’的难度了。
但对于关音来说,这个难度却是刚刚好的。有一点儿难度,却还在控制范围内。
在对接下来要学习的东西大致心中有数之后,关音放下了《九大序列通识》的树状图。手拿圆珠笔,开始了阅读——她是会速读的!
小时候在脑科实验中心的训练内容包括了速读,当时关音的巅峰速度是每分钟九千字左右(中文)...不过她现在日常就是三千字每分钟的样子。这不是她的能力退化了,而是她确定这个速度才是最适合她的。
速读这种事情很奇妙,一开始速度加快时并不会妨碍理解书中内容,反而能帮助理解。可一旦速度超过一个临界值,理解程度、记忆情况就会下降。三千字每分钟是关音兼顾效率和其他方面之后,得出的相对合适的速度。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看到关音的样子,就会发现她和普通人读书有很大不同——手上的笔显然在辅助阅读,不断下滑。偶尔遇到关音觉得是重点、难点的地方还会做一个记号,而有记号的一页,在翻过的时候会折起页脚。
用手指或笔辅助阅读是很常见的,读书的人很少知道读书时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了换行时找下一行上。如果有手指或笔做一个‘移动标记’,这个时间可以大大节省!
另外,关音视线左右移动的幅度也很小...她倒是没有学习‘移动眼球’的速读法,据说那种技巧用在速读上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当时实验室的博士没有让她学,据说是这种技巧有不少弊端。
关音视线移动幅度小是因为她每次换行时都会直接看下一行的中间,至于每行的前半部分内容,一部分靠余光,另一部分靠‘脑补’就好了——这是典型的‘团块’阅读,一些没有经过速读训练,但阅读量比较大的人,也会随着阅读量越来越大自然学会这一技能。
阅读量稍微大一些的人,看到纸条上的一句话,同样也不需要逐字阅读,往往扫一眼后自动就在脑海中生成了句子。‘团块’阅读只是做的更厉害一些,并且常规化了。
团块阅读也存在后遗症,如果总是维持速度过快的团块阅读,年轻的时候还好,年纪大一些时就有可能出现阅读障碍——团块阅读时,字词会在脑海中重组为通顺的、合乎上下文逻辑的句子。年纪大了后,这方面的能力似乎会下降,出现的句子就会变得很古怪。
不得不说,关音刻意控制了自己的阅读速度,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在这样快的阅读中,关音手中的笔迅速下滑,这都不像是在‘点读’,而像是在下拉一份清单了。
在这个过程里,关音的感觉也很奇妙。和普通阅读会在脑海里听到一个读书声不同,她现在直面的是‘信息’本身...没有经过相关训练的人阅读,即使没有发出声音来,脑海里也是有读出来的,而这也是阅读速度的一道天花板。
毕竟‘读’起来再快也有限度。
之所以大脑非要‘读’,很有可能和习惯有关,人总是喜欢用自己已经熟悉的东西辅助理解新学的东西。就像是学习外语时,听到外文,总会先在脑海里翻译成母语,然后心里用母语作答,又将母语回答翻译成外文。
人都是先学会说话,然后再学会文字的,这种情况下将文字信息转化为语音信息,这没毛病。
这种时候,就需要刻意的训练了,训练到一定的程度,不用经过‘脑读’,直接由文字转化信息就好!就像一门外语学成母语一样,听到之后不需要想母语,立刻就能转化为相关信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