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云千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8章 柴荣第三次南征,木匠王爷,飘云千里,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韩伦后来得到赦免返回,居在洛阳,与柴守礼以及将相王溥、王晏、王彦超的父亲相交甚好。柴守礼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柴荣的生父。他们依杖权势恣意横行,洛阳百姓非常惧怕,称他们为作“十阿父”。柴荣是太祖郭威的继承人,因此别人不敢说他是柴守礼的儿子。柴荣也只是以长舅之礼对待柴守礼,给他优厚的俸禄给养,但是不让他去京城,免得相互尴尬。
柴荣夺得寿州之后,命朱元为蔡州防御使,周廷构为卫尉卿,孙羽为太仆卿。同时开仓放粮,分给寿州的饥民。柴荣另派右羽林统军杨信为忠正军节度使,管辖寿州。他自己率亲军返回京城,留下李重进等人进攻濠州。
柴荣回到汴梁后,打算修缮永福殿,命令宦官孙延希监督工程。过了几日,柴荣到修缮场所,看到役徒有使用木片削成的勺子,在瓦片中盛饭吃的,勃然大怒,将孙延希在街市斩首。
南唐大将郭廷谓镇守濠州,他听说柴荣返回了京城,于是暗中率领水军来到涡口,折断了浮梁,又偷袭定远军营。后周的武宁节度使武行德猝不及防,惊慌失措,竟然把放弃了营寨,独自逃命。郭廷谓大胜之后,向李璟报捷。李璟得报,于是升郭廷谓为滁州团练使兼淮上水陆应援使。
柴荣接得败报,勃然大怒。于是按律定罪,把武行德降为左卫将军,又追究李继勋的失寨之罪,降李继勋为右卫将军。柴荣于是又想南征,令符令光督制军士的袍襦,限期完成。左库藏使符令光,历来任职内廷,一向行事清廉慎重。
可是符令光不能按期完成,柴荣发怒,下旨把他处斩。几位大臣得知,急忙进宫求情。柴荣却拂衣入内,不肯听从他们的劝从谏,符令光最终被杀。京城众人,都认为这是一起冤案。柴荣事后也有些后悔,只是他性格本就比较暴躁,一旦有人忤逆了他的心意,柴荣就想加刑于此人。亏得皇后符氏从中解劝,这才保全了不少人的性命。
宰相李谷抱病入朝谒见,柴荣命令不必跪拜,并让他坐在天子座位的旁边。李谷要辞去俸禄职位,但柴荣不肯答应。李谷卧病二年,前后九次上表辞去相职。柴荣于是诏令免去李谷的同平章事之职,保留原官,让他每月坐着轿子到便殿一次,议论朝廷政事。
因为当时的法律条令上的文字古奥艰深难以明白,同时格式、敕令繁杂众多,柴荣于是命令御史知杂事张等训诂诠释,缜密编定为《刑统》。
中书舍人窦俨上书给柴荣,请求命令有关官员研讨古今的礼仪,撰作《大周通礼》,考究校正黄钟律度,撰作《大周正乐》。同时他认为:“治理政事的根本,没有比选择人材更重要的。选择人材的重点,没有比挑选宰相更首要的。自唐朝末年以来,轻易赐爵封官,很多人刚担任宰相辅佐天子处理朝政,就立即兼领了司徒、司空、司马三公和仆射的官位。
因此许多人在没得到职位时,就一门心思追逐猎取。得到职位以后,就沉默寡言、明哲保身,只考虑如何解脱耗神费力的政务,保住自己位高权重的官职,整天逍遥在园林亭台之中,保护家族平安。请求陛下命令现任宰相至尚书省六部尚书、中书省及门下省给事中、中书舍人以上,各自荐举所知道的人材。
倘若陛下平素知道其人贤能,自己就可以提拔任用。倘若不清楚,暂且让其人以原来官位暂时主持政事。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考察他的职责业绩。倘若果真能够胜任,他原来的官位已经高了,就正式授予平章事。倘若原来的官位不高,就稍加提升,代理主持政事照旧。倘若有不称职的,就罢免他处理政事的资格,追究荐举者的责任。
此外,在朝做官的班次行列之中,有名额而无职责的占了大半,请求衡量他们的才能本领,授官出外任职,在实际事务中试用。回京入朝后,按原职登录叙用,考察他的政绩,能干的提拔,无能的贬黜。”
他又请求道:“让盗贼自己相互检举揭发,将被告发者的一半财产赏给告发者。如果有亲戚替他自首的,就判处他的党徒同伙而赦免所自首者。这样一来,盗贼就不能聚集。另外,新郑的乡村组织成义营,分别设立将佐,一户当盗贼,就连累一村,一户遭遇盗抢,就怪罪一将。每当有盗贼发生,就击鼓举火,成年男子云集出事地点,盗贼少而百姓多,便没有能漏网逃脱的。
如此邻近县乡盗贼充斥,而新郑全境独自肃清盗贼。请求下令其他州县都仿效新郑,这也是阻止盗贼的一个办法。同时,历朝以来,多次颁下诏书,听凭农民在旧田以外多种广耕,只交纳旧税,但等到农民已经种上,官吏就丈量田亩而增税,所以农民都怀疑惧怕而田地不再开辟。实行政令的先决条件,没有比诚实信用更重要的。如果信用卓著,田地就不会不扩大。田地扩大粮食就增多,粮食增多藏在农民手里就如同藏在官府一样。”
窦俨又说道:“陛下南下征伐长江、淮水流域,一举而取得八个州,再次出征而平定寿春,神威所至之处,前面无有强敌对手。如今以多击少,以治伐乱,势必攻无不克,只是行动上贵在神速,对方的百姓就可免于俘获斩首的灾难,这里的百姓则能消除辗转运输的困苦。”
柴荣看后,大声叫好,决定按照他的建议逐步施行。于是设立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等科荐举人材。柴荣又任命王朴为东京留守,准许他根据情况机断行事。任命三司使张美充任大内都点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