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这是怎么了?
张六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5章 这是怎么了?,大明:我真的只是普通人,张六阳,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sript><sript>
看来,周德兴身边并非个个都是酒囊饭袋,也是有能力可行之人的。
“行,可用就行,他是从哪里得来的此物?”陈恪又问道。
这红薯的原产地并不在中国,郭六即便会种田,却没法变出这红薯来吧?
陈永六回道“去岁郭六从个佛良机商人那里得来了番薯的秧苗,之后便把之种在了自家院子里,这几日刚成熟,据他说当初只有十几株,现在少说也就五六十斤了,他说此物产量颇大,种植好了怕是有水稻的一倍之多,想请族长给他留快地出来,准允他能把培育出来的那些都种了。
郭六为证明此物还挺好吃的,特定拿了一个请族长品尝了一下,当时我正好在族长家中,有幸也品尝到了一二,是挺好吃的,与吃梨和枣差不多,族长也拿不准,便遣我来寻伯爷,请伯爷拿个主意。”
说着,陈永六再次把红薯递上,道“伯爷,你也尝尝。”
一群败家玩意。
这东西若在后世,吃就吃了,肯定没什么好考虑,也没什么可心疼的,
可现在如此稀缺,充当粮种还来不及呢,哪里还舍得吃。
瞅着陈永六递上的红薯,陈恪眼角抽搐了几下,摆手道“我就不吃了,拢共才五六十斤,都充当粮种种了吧,等这批再长成,想吃再吃也来得及。”
他又不是没吃过红薯,何必现在吃充当粮种都还不够的这几个。
等这五六十斤红薯再繁育之后,至少能达到数千斤了。
到时候,即便还需再充当粮种,食用几个也没什么可心疼的了。
陈恪都舍不得吃,陈永六却先做了品尝,有些不太好意思,开口道“伯爷,郭六他说着番薯产量出奇的高,说只是听佛郎机商人说好吃,到底是否好并不知晓,说是想请族长做一下品尝,到底是否要大面积种植,先确定了是否好吃再说”
陈永六也是一辈子伺候庄稼的人,自是知晓粮种的重要性,有人为了来年能有粮种耕种,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下粮种。
有好多人,卖儿卖女,家破人亡后,都没舍得吃下粮种。
后世拍的一部剧,名字唤之为《朱元璋》,元廷为征税,抢走了老朱家仅存的粮种,老朱爹妈上吊而死,老朱在与其二哥安葬了爹妈后,拾起元兵收粮掉在地上的十三颗粮种,与其二哥分吃之后上皇觉寺出家当了和尚。
这情节虽说只是影视需要,当不得真。
但由此可见,粮种真的至关重要。
未等陈永六的话说完,陈恪直接摆手打断,道“罢了,要决定大面积种植,先尝试好吃与否没什么不对,不用多说了,挺好吃的吧?”
都已经吃了,他还能怎么着?
陈恪不做追究,陈永六憨憨一笑,回道“是挺好吃。”
好吃那是肯定的,他们这还是生吃的,烤熟亦或者是蒸熟煮熟,那就更好了。
尤其是在冬天,烧着炉子,吃着烤红薯,那滋味
亦或者是逛街走在半路,买上一个热气腾腾的烤红薯,只需一口,能从上到下暖和了整个身子。
要不然就是抱上一捆柴,一把火点着,扔上几个红薯,拉上一群小伙伴,你一口我一口
只可惜,这都是小时候的记忆。
后来,家里不让烧炉子,街边也不允许再卖烤红薯,小伙伴们各奔东西,没人有时间这般去抢着吃一个烧红薯了。
看来,等到红薯培育出来,重温儿时的记忆还是有可能的。
“行吧,好吃就行,既然好吃,那就种吧,郭六看中哪块地,就把那块腾出给他,让他去种。”
此物种出除了比他们常种的水稻产量高之外,还会比水稻卖出的价钱高的。
毕竟物以稀为贵,这是肯定的。
最关键,此物种出利国利民的贡献也是不可估量的。
话说完,陈恪随之又起身,道“不行,我得亲自去瞅瞅。”
陈恪前世在放假过礼拜时,也曾跟随父母下过地,其中就包括种红薯,多多少少的还是能给郭六提些意见的,总比他自个儿摸着石头过河好上许多的。
说走就走,想好之后,陈恪第一时间便起身招呼陈安九去备马。
陈安九已算是陈恪的长随了,陈恪走哪里都会跟着。
陈恪要回陈家村,陈安九当然得陪同。
对于能回陈家村,陈安九是很兴奋的,当即应了一声,便朝门外跑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