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阿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章 《修旧如旧》,重生之傲妻养成,魏阿蛮,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既然确定了选题,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前期拍摄了。

之前张旸就已经给了应如是有关杜成蹊的联系方式,他在应如是联系之前也跟杜成蹊打过招呼了,所以应如是这边很轻松就和杜成蹊确定了拍摄的事情。

应如是和柏文远合作的这个纪录片,他们暂定的名字叫《修旧如旧》,以两条线穿插表现京剧的现状,杜成蹊和在艺校自小就开始学习京剧的孩子们,之前他们决定分头合作,但是柏文远提议,还是一起,这样也能多一重想法。

第一次亲眼见到杜成蹊,应如是还是吃了一惊。

她从没有见过一个女子能将传统大褂长衫穿的这样温文尔雅,举手投足之间都是儒雅,应如是有些明白“角儿”的含义。

“你是如是,是吧?”杜成蹊笑眯眯的和她打招呼,“张旸和我提及过你。”

应如是连忙伸手握手“杜老师你好,我是应如是,这位是我到的同学,这个片子是我们合作的。”

柏文远也连忙伸出手,杜成蹊笑着握了握手,道“你们这样的年轻人能来关注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幸事啊!”

“杜老师太客气了。”应如是连忙道。

前期的准备工作大约准备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除了做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外,他们几乎每天都在杜成蹊以及艺校两边跑,杜成蹊那边主要是为了观察她的生活,看看有什么可以拍的素材,而艺校那边除了这点之外,他们还要和艺校的孩子们打好关系,消除孩子们对镜头的距离感。

拍摄的时候,应如是和柏文远从摄影系拉了两个人过来组团,这么一来,四人小组就算是正是敲定了。

这两天重点拍摄的是杜成蹊为弘扬京剧,而创作的新戏《四十千》始末,应如是当初在知道《四十千》创作前后的故事时,当即就觉得这个一定要拍进去。据说,《四十千》的创作团队平均年龄不足三十五岁,其中还是杜成蹊拉高了平均值,这些创作者们,和杜成蹊一样,都在为京剧的年轻化呈现和传播作探索。

除了出于传承京剧的本能外,也因为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年轻戏曲人如果没有新戏演,就很难出人头地。

“梅兰芳先生在自己十七八岁时就把当时的传统老戏演了个遍,二十一岁便开始尝试自己的新东西;而我们现在二十多岁才刚毕业,然后还要论资排辈,可能到了三十岁还难演上角儿。”杜成蹊的神色间有些无奈,“当代戏曲演员的青春被“无限拉长”,唯有新戏能给他们一个由头去展现自己。”

《四十千》则是杜成蹊前两年转至幕后担任制作人,创作的一部实验小剧场京剧。

该戏取材自清代吴岩《醒世词》,戏台上一生一丑,一桌二椅,讲述了以四十千买父的故事,看似荒诞,实则有情,折射出国人对家庭观念的重视,直至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对我而言,京剧就是京剧,没有新老之分,《四十千》虽是新戏,形式却非常传统,但意义普世通用。”杜成蹊面对镜头,显得落落大方,“京剧要想引起当下观众共鸣,并不能一味追求现当代题材,反而是金钱、两性、生死这些与时代没有太大关系、亘古不变的价值观讨论更能触及人心……”

摄像机架在那里,应如是坐在杜成蹊的对面,就像朋友之间聊天一样自如,这样的访谈反而更能触及人心。

“对了,下周末有个《四十千》的演出,你们要拍吗?”杜成蹊忽然问道。

应如是连忙点头“当然了,如果可以的话。”

其实,这毕竟是纪录片,就算杜成蹊不同意,他们也要竭尽全力说服杜成蹊同意……当然,直接同意的话更好。

跟随杜成蹊拍摄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小组的四个人也和杜成蹊的关系很熟稔了。

在《四十千》的演出之前,杜成蹊和友人有约,于是,小组四人也跟着她去了帝都的青杏山。

在半山腰有一个农家院,应如是刚到半山腰还没来得及喘气,就听那两个摄影系的小哥激动的说“这山上的风景真漂亮,可以拍点空镜头!”

空镜头,又叫"景物镜头“,是指画面中没有人的镜头。有时候用来专场,有时候用来交代背景环境,有时候用来以景抒情,总之很重要。

“如是,明天早起拍日出!”柏文远一脸兴奋。

杜成蹊这次碰面的友人,之前也是学京剧的,但是最终没有坚持下去,应如是灵机一动,觉得这两方对比,更能表现主题,那友人看着忙碌的小组四人,然后对杜成蹊笑道“老杜啊,你现在还真是到处发力啊!”

杜成蹊笑着道“总要有人做这个事吧!”

是啊,总要有人去弘扬,总要有人去守望,这件事总要有人去做,不然这些传统文化最终只会成为历史书上的一笔,应如是心底再一次被触动了,同时,她对自己要拍的这个纪录片又有了不少的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独占她

讨酒的叫花子

[JOJO]我成了DIO的恶毒继母

鲨鱼子

重生皇帝狂追妻

雪夜暗度

娇养玫瑰

折枝伴酒

乒乓 今天的我依旧没有退役

二闲

在武侠世界开客栈太快乐了[基建]

暮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