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一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三章 功成不必在我,改革大明之路,悠悠一剑,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好了,要谈论责任,我也有责任,当初在开始规划时,我就应该想到分散风险或者夜巡的规定。现在不是谈论这个的时候。”秦睿上前拍了拍袁黍的肩膀,略带调侃的说道:“一个大男人,怎么还掉起金豆了,要不要我把大家都叫来看看。”
秦睿一番安慰,现场气氛略微放松了下来,秦睿蹲下,看看了培育的稻种苗,玻璃碎渣已经清理走了,伤了一部分,因为外面还有一层草帘,所以温度降低不是很多,除去碎玻璃周边3米见方的秧苗都蔫了,其他的应该问题不大。
“通知人,赶快换玻璃。”秦睿转身向韩勇说道,“另外去找些石灰石、碳来,打开草帘,用碳烧石灰石,所有人都出去,不允许进来。”
“好的。”韩勇转身去找人办事。
秦睿拉起蹲在地上的袁黍,劝慰道:“袁兄,不必灰心,虽然有些苗伤了,但还有些留了下来,根基还在。接受这次事情的教训,以后再做的时候就会避开。高产稻种不是一次两次实验就能成功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一次实验的经验和教训,都是我们迈向成功的垫脚石。”
“科学研究和实验,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我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更要有‘功成必定有我’担当。我们失败了,我们后面的人就会少一次弯路。只要坚持下去,定有成功的一天。”秦睿很清楚科学研究的残酷性,多少读博的师兄,在导师面前哭诉实验失败的情形,还历历在目。“说句实话,袁兄,你们三个人今年的成绩已经让我惊诧万分。本来,我以为你们能在三年内,找到一两株稻种就不错了。没想到你们找到这么多,你们这运气太好了,估计老天爷看不下去了,才下雪压碎玻璃的,哈哈……”
秦睿略带幽默的语气,让袁黍的心情好了很多,面色也缓和了。
“吴兄,你也是,不用太自责。出了事情,找出漏洞,要引以为戒。”秦睿又转过身来对老吴说道。
正在这时,有人抬着玻璃,有人端着炭盆和石灰石来了。
“石灰石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加热之后会分解出一种气体,叫做二氧化碳,
碳燃烧后也会产生这种气体。这种气体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个就是保温。但有个很大问题,就是对人身体不好。所以人要进去之前,一定要通一下风。”秦睿带着一群人走出暖棚,对众人解释着,“二氧化碳也不是越多越好,具体比例就要大家在以后的研究中去寻找这个最优比例。”
几个人又来到的另一个被雪压碎玻璃的暖棚,此时玻璃已经更换完毕,可秦睿还是觉得有点冷,于是就沿着地瓜垄走,寻找着原因,突然间一丝凉风吹向了秦睿,秦睿一激灵,发现木窗和木窗之间的缝隙不是很严实,抬手招呼韩勇等个人过来,指着漏风的地方说道:“漏风,晚上容易降低暖棚内的温度,实在不行用纸糊上。然后安排每个暖棚负责人,对漏风的地方进行堵漏。”
几个人赶紧点点头,又聊了一会,秦睿就让其他人去忙了,自己和韩勇一起来到办公室。
“韩兄,这次事情的经验教育一定要吸取。”当着韩勇,秦睿也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了,“现在是育种最关键的时间,明年开春我们至少要保证40万亩以上的苗种储存量,这个任务非常艰巨。”
韩勇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虽然我只应了陛下25万亩,但我期望能达到40万亩,因为明年春天新苗播种的越多,再转过年来,越多的百姓就能种上新粮。”秦睿抬起头,看向窗外,悠悠的说道,“我师父曾推演天机,弘治十二年会有极寒天气出现,会民不聊生。”
秦睿为什么会说这个年份,是因为当年上网搜明灭亡原因是有一篇文章就特意提到了孝宗十二年的极寒天气,说了一句“余姚江结冰”,余姚江又称姚江,全长100多公里,都结冰了,可见寒冷程度。
“我们必须赶在后年春天大规模播种一季,这样百姓至少有粮,肚子里有东西,冷一点也许能抗下来。”秦睿面色凝重的说道,“明年春天我们多出一亩地,就有可能救活几家人。时不我待啊,韩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