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笑笑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2章 军功授田,晋击天下,湘南笑笑生,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b>坞堡之下,北府兵的大军阵列已成,并没有急着去攻打张家堡。
数骑快马自后阵中出列,纵马绕过前军,来到坞堡之下,高声吼道“张岩叛乱,官军剿贼,只捉元凶,胁从不问,若不投降,必为齑粉!”
晋骑纵马在坞堡下来回奔驰,不断的高声大喊着,以威慑堡墙上的庄丁。
果然,那些原本严阵以待的庄丁们,顿时心思浮动起来,虽然嘴里不敢说,但是脸上的神色明显是变得犹豫起来了。
千百年来,百姓们大都有着一种朴素的心里,就是不能与朝廷对抗。若是来的匪贼和胡虏,自然要血拼到底,而与官军对抗,则是造反。再加上堡墙下的官军不但数量是他们的两倍以上,而且器械精良,杀气冲天,与其对抗无异于螳臂当车,不自量力。众庄丁们难免会心思动摇,露出了退意。
晋骑一连来回奔驰了三遍,便不再继续高喊,又从大军旁边绕过,退回了后阵。
陈云蓦地拔出腰中的元瑾破敌刀,然后狠狠的斩下“攻!”
轰轰轰~
随着陈云的一声令下,大块大块的巨石朝堡墙上呼啸而去,狠狠的砸在人群之中,砸在墙体之上,只见得尘土飞扬,惨叫声大起。
咻咻咻~
随后又是一阵密集的箭雨,将堡墙上完全笼罩住了,又有不少人中箭倒地。
一轮矢石攻击,堡墙上已死伤十数人,众庄丁何曾见过这般阵势,大部分都直接扔下手中的弓箭和兵器,一窝蜂的朝堡内逃去,只有一些张岩的死忠还拉着张岩躲在墙垛之下,再也不敢冒头。
随后,上百名晋军扛着土包冲到堡墙之下,将堡门前的壕沟填平,然后十余名悍卒推着攻城冲车,撞向了堡门。
在撞堡门的过程之中,堡墙上的庄丁根本不敢冒头,只要一冒头就有专门安排的神射手以弩箭射杀之。
张家堡的堡门虽然坚固,但是终究比起城门差远了,一连撞了十数下便被撞开,晋军如同潮水一般的涌了进来。
不到半个时辰,张家堡便被攻破。对于屡屡攻破大城和雄关的北府兵来说,攻打这种坞堡,简直就是牛刀杀鸡,轻而易举。
对于这种胆敢公然反抗的士族,县令汪群和都尉司马陈云按照司马珂的意思,给予了严厉的打击。晋军将张岩绑缚刑场,在全城百姓的见证之下问斩,还将张岩直系三代都贬为刑家,与当年的沈劲一般。张家的所有财产和土地,全部收归为官府所有。
张岩只是开了反抗的头,士族们的反抗并没因张岩被杀而终止。
众士族对于司马珂这种抑制兼并,削弱士族的策略,自是不服。大部分士族选择了隐忍,毕竟司马珂只是抑制,并非斩尽杀绝。但是依旧还是有很多不甘心的世家大族,纷纷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予以抵抗。
虽然大部分世家豪门都已经在衣冠南渡大潮之中南下,但是在江北还是有成百上千的士族,而且在那些世家豪门南渡之后,借机成长了起来,拥有一定的实力,大部分士族的府上或者坞堡之内都蓄养了不少的私兵,可以形成一股不小的力量。
于是在兖州东部、豫州东部、青州和徐州,都出现了士族公然对抗郡县政令的情况。
甚至在青州的琅琊郡还出现几家较大的士族联合起来反抗的情况。为此,谢尚派出了五千精兵才将其镇压下去。
但是,不管各士族如何反抗,司马珂只有一个字,就是“杀”。现在江北的士族,正是最式微的时候,如果此时不将士族的嚣张气焰打压下去,将来一旦各地繁荣稳定下来,各士族的势力将更加膨胀,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中原之地,不过是为各士族做了嫁衣。
大大小小的士族的动乱,一直从农历四月底持续到了七月中,终于逐渐平定了下来。司马珂手中的北府兵,经历了数年的厮杀磨炼,根本就不是士族家中的私兵所能抵挡的。更何况这些士族,相对江南的士族,不过是小鱼小虾而已,在北府兵面前,简直就是螳臂当车。
这一场持续了三个多月的动乱,上千的人死于动乱,江北之地消失了十几家士族,这些士族的后代全部被沦为刑家,所有的财产和土地全部充公。
但是就在各地士族逐渐安定下来之后,司马珂并不打算就此罢手。他又立即颁布政令,各家士族家中,不得拥有弩箭和铠甲,私兵之数不得超过五十人,弓箭不得五十,羽箭不得过千,限令一个月遣散多余的私兵,同时交出铠甲和弩箭以及多余的弓箭,否则视为谋反。
刚刚被打趴的士族,哪里还敢再反抗,只得乖乖的依照政令执行。私兵还好说,毕竟私兵和僮仆难以区分,将府内的私兵改个名称即可。但是弩箭、铠甲和弓箭这些,却是交得极其肉疼,虽然说不可能完全执行,但是也不敢隐匿太多,否则被查出来恐怕没有好果子吃。没有了弩箭和铠甲以及弓箭,就根本没有机会去反抗。但是在司马珂的残酷镇压之下,这些士族再也没有跟官府叫板的勇气。况且司马珂早就将屠刀磨好了,准备拿第一家叫板的士族开刀。
将众士族的嚣张气焰打压下去之后,司马珂又颁布了一道政令,那就是任何士族之家,所拥有的良田不得超过三千亩。
这一道政令发出后,司马珂并没有让各县令实际去丈量各家的土地。他此举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预防将来出现大量的良田万顷的大士族,然后再形成一股尾大不掉的势力。
也就是说,司马珂的改革方向是允许有大大小小的地主存在,但是绝对不允许有尾大不掉的士族力量存在。前者虽然也是压在百姓头上的大山,但是所图的无非是锦衣玉食、功名利禄,而士族却要影响和左右朝政。
其实在历史上的汉朝和晋朝,都有人提出过限田的主张。
为治理“兼并”问题,汉晋王朝均采取了“限田”政策。王莽新政曾实行过王田制,“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但三年后又下诏,“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宣布废止。东汉哀帝时,师丹又提出限田主张,被付诸实施为“吏民田皆不得过三十顷”的限田令,推行不长时间就“诏书且颁后,遂寝不行”。晋朝实行占田课田制,实际也是一种限田制。这些限田政策均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兼并土地的不是农民,而是士族门阀集团,限田政策直接打击的就是他们的利益。正如荀悦《汉纪》所言:“土田布列在豪强,率而革之,并有怨心,则生纷乱,制度难行。”
但是司马珂的政令,正是在发布政令者手中武力强横,江北士族式微的时期,双方的力量悬殊较大,士族纵有怨心,也是无可奈何,故此能够得到有效的推行。
中原之地,经历数十年的战乱之后,已经是地广人稀,再加上司马珂禁止各士族将无主的土地据为己有,便导致官府手中拥有大量的田地。因为衣冠南渡的大潮之后,那些拥有良田万顷的大士族的田地都成了无主之物,此刻全部充公,意味着官府手中掌控了江北大半的土地。
司马珂一面令各州郡县做好统计和丈量工作,一面开始对北伐的军队推行军功评定,然后推行军功授田制度。
北伐大军几乎都是北面的流民和降卒组成,其中九成以上的都是祖籍在黄河以南,因为河北的流民大都往北面和西面跑了,只有河南的流民一股脑儿的往江南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