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0087 明抢不行,暗夺可以,铁血小千户,笔讷,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主要的是,由温伯明代写书信,就可以知道这帮家伙同白炎教是否还试图重新联系。
也不知是他们的确同白炎教再没有什么瓜葛,亦或是有意隐瞒,反正从温伯明这边,并没有查到多少新鲜的线索。
而那些由他们自己写的书信,萧文明也没什么好客气的,反正这年头可不存在什么通讯自由的规定,凡是寄出去的信,萧文明一封一封全都拆开来看了一遍,可是依旧找不到什么线索。
倒是有几个吃了苦头的,决心要跟白炎教一刀两断,叮嘱家里人凡是那些白炎教的所谓“师兄”再登门拜访,一律不要接待,全部给他们打出去!
由此可见,白炎教只把这些有些人当做了能够产奶的奶牛,只看重他们的钱,并没有给他们在教中安排什么职务,并且也都是单线联系,相当于把他们置于神经末梢的地位。
但反过来讲,这帮人也属实是能力平平,对于组织严密的白炎教而言,他们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
就这样一来二回的,萧文明发现从他们身上,是诈不出什么新的线索来的。
不过同他们的书信里,倒是发现他们对萧文明并没有多大的怨恨,反而都认为是自己犯了罪,萧文明这样处置自己,已经是给了他们莫大的关照了。
不过即便如此,萧文明对他们依旧不敢完全放心,特地询问温伯明“这些家伙会不会,在书信藏了什么暗号?这些这些暗号只有事先约定的人才能看得懂,这样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传递信息了。”
温伯明却拍着胸脯说道“这点萧兄就尽管放心好了,要是只言片语的暗语,或许还能瞒过学生的眼睛。可这么多人的书信,想要逐一蒙混过去,根本就不可能!”
大齐朝在立国之初,承袭了前朝的制度,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驿站系统,用以传递书信和政令。
因为科技的限制,除了紧急军情用快马接力传递,还能保持一定的速度之外,其余普通书信传递的速度异常缓慢。
比如从江南传递一份书信去都城开封,少说也要走个十天半个月的。
这还属于是从经济中心向政治中心传递消息,速度还算是快的,要是向边疆地区递送书信,没三两个月是绝对到不了的。
并且这还在太平无事的情况之下,如果半路遇到了山贼土匪什么的,那信件就算是石沉大海了。
不过萧文明捉来的这些白炎教徒,都是临海县或者是金陵城周边的有钱人,书信传递很方便,并且眼下自然太平,不用担心半路被劫的问题。
因此他们的书信从临海屯往外送,短的两天,长的也不过三五天时间,就被送到了自己的家里。
又过了差不多的日子,便有人按照书信里的吩咐,带着银两、衣物、食品和各种生活用品,赶来了临海屯。
这帮人别的没有,钱是真的多,况且这回是家里面的当家人遭了难,也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了。
因此他们从家里带来的衣服都是最好的,物品都是最齐全的,至于银子,那更是如山如海——白花花的现银,一箱一箱地就往临海屯里搬。
也就幸亏江南现在是一个太平地方,唯一的不安定因素——白炎教——也被萧文明震慑得暂时不敢出来捣乱,否则这么多银两的运输,十有是会被人看着眼红的。
这时萧文明就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可以用临海屯的武力作为后盾,来发行信用券——也就是钞票——用于代替实物白银的流通,这样既方便了资本的交流,又能让萧文明掌握铸币权,相当于把现代金融业引入了这个大齐朝。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以萧文明现在的人力、财力和武力,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这个想法也就只能停留在“想法”的阶段而已。
不过萧文明看了这些财主一下子弄来那么多钱,心里也是很嫉妒的。
他熬了好几个夜,才写出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两本书,就是这两本名篇,换来的钱也就将将够三百临海屯的萧家军现在的开销而已,并没有留下多少结余。
并且现在来看,光靠买书赚的钱,是满足不了下阶段的发展的。
而现在这么多银子就摆在萧文明的面前,萧文明怎么能够不眼馋呢?
可问题是,萧文明好歹也是个朝廷命官——虽然还没有正式转正只是个替补的——不是什么山寨土匪,没法见了钱就直接抢。
但是明抢不行,暗夺还是可以的。
<scrpt>();</scrp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