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0368 灵活,铁血小千户,笔讷,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齐朝官僚体系庞大,所有的高级官员也不可能全都挤在乾清宫里,除了三公九卿之外,六部里面能够参与这场仪式的就只有尚书大人和各部的左侍郎。
六部一个部,除了一位尚书大人之外,通常还会设两位侍郎,分列左右。
左侍郎和右侍郎官位相当,除了分工不同之外,也就是在署名的时候有个前后顺序而已,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前后顺序,导致署名在前的左侍郎,可以过来共襄盛举,六位右侍郎则只能带着一肚子的脾气蹲在部里值班办事。
但是在文官队列之末,却站着一个极其不合时宜的人。
只见在一众五六十岁——最年轻也得四十多岁——的大人之后,站着一个年纪不过二十多岁,却身穿着武将袍服的年轻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萧文明!
按理说,他的官位低微,是不配站在这么多老大人一起的。
可今日的仪仗队列是他手下的萧家军,戎羌的使臣也是他首先发现的,整件事情由始至终都与他有着莫大的联系,那么按照这个情理,萧文明出现在这里反而变成了理所当然。
然而在场所有的官员之中,只有少数几个认识萧文明,知道这一层关系的更是只有个别人。
因此这些大人见到萧文明,无不侧目以对,更有几个特别讲究文武之别的,都恨不得不顾斯文,撩起衣袖就把萧文明赶跑了。
萧文明当然知道自己在这里不受欢迎。
事实上他从穿越到大齐朝的这一刻,就成了一个毫无疑问的搅局者,不断的搅动着王朝这个死水一潭的官场,那么已然在这潭死水中适应了的官员们,当然是不会欢迎他的。
不过这也无所谓,像这种你不喜欢我,却有拿我无可奈何的感觉,特别让萧文明感到得意。
不管怎样,这一场接见戎羌使者的仪式办得十分庄严。
皇帝看着两位戎羌使臣缓步上前,将国书高高捧在头顶,便一边让六麻子收下国书,一边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发表了自己的声明。
这份声明也是几经推敲、几经修改之后的成果,文辞华丽、结构严谨、逻辑通畅,但是归根到底就一个意思接受国书并且商讨互市之事,那是大齐国皇帝,看在戎羌很有诚意,又考虑到他们身在苦寒之地,生活困苦之故,才勉强答应的,绝不是什么臣下之盟。
不仅如此,皇帝还以上国之君的身份,教训起这两个戎羌使者要他们回去之后,不管互市之事成与不成,都要偃武息兵、与民休息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说起来眼下这个形势,分明是大齐国处于劣势,皇帝说几句自我安慰的话,求得一些心理平衡病也就罢了,居然还教训起人来了,不知道谁给他的脸……
听皇帝越说越是不对,萧文明赶忙偷眼望向多达和格雷二人。
格雷虽然是正使,但是不懂中文,皇帝这么一大串话文质彬彬、长篇朗读,听得格雷一
脸懵逼,都不知道皇帝在说些什么。
可是多达却是懂中文的,并且水平还真不错,不可能听不出皇帝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并且萧文明之前同他交流下来,也知道多达虽然办事灵活,却也是个不卑不亢的人,就是忍气吞声也是有限度的。
可是现在看多达的态度,却是一脸的享受和满足,仿佛皇帝不是在教训他们,而是在夸奖他们一样。
这显然是装出来的。
他自己装出这个态度还不算,并且似乎在把皇帝的话翻译给格雷听的时候,还动了些手脚,说得这位原本趾高气扬的戎羌副国师喜笑颜开。
此情此景,让萧文明猛然间想起了,明朝元朝抗倭战争中的一段插曲。
那时候,明朝的非正式使者沈惟敬,串通了日本大名小西行长,互相之间达成默契,唱了一出双簧,把两国的君主唬得一愣一愣的,成为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段奇葩故事。
看样子这个翻译多达,就算是不敢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但也是个很灵活的人,像他这样做,至少可以让双方都感到高兴,不至于一见面就吵起来,互市之事也就胎死腹中了。
至于在正式谈判时候,就可以不用客气地讨价还价了,甚至今天翻了桌子,明天可以摆起来重来,这在谈判当中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反正经过这一番察言观色,萧文明便知道多达也是一个灵活聪明的人,大概和萧文明差不多是一路人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