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零二章 我不喜欢,大明威宁侯,韦小凡,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南京,汉王回京的消息,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是太子点头同意的,很多朝臣知道汉王即将回来,等真看到汉王,朝臣议论纷纷,不由得又起了歪心思。
汉王可不是普通的藩王,是陛下的二儿子,也是靖难大功臣,被朱棣评价为最像他的人,朱棣也曾经亲口许诺把太子之位给他的人。
汉王进京,是不是放出了一个大信号,要变天了?
许多大臣就起了心思,谁都想做下一步的从龙之臣。一时间,很多人又开始结交汉王。
太子党自然愤愤不平,向朱棣上书,称述汉王进京的危害,动摇国之根基。
朱棣开始置之不理,大臣越说越激动,甚至在朝堂上扬言要辞官回乡。朱棣冷冷一笑“想回去吗,那朕都允了,大明人才济济,你不想做了,自有人要做。”
太子党面面相觑,这一下,包括大理市丞邹师颜、工部尚书吴中等五人傻了眼,他们就这样被朱棣撵回家了,还没反应过来,想要收回辞职的话,可是话已经出口,朱棣都已经批准,后悔也来不及了。
脑袋嗡嗡的,本想逼迫一下皇帝,结果撞了石头,全军覆没,这一下太子党被严重削弱。太子眼见不妙,想要求情,这些都是他的中坚力量,他颤颤巍巍,刚要说话,被永乐一瞪,连求情的话也不敢多说。
低下头,大气都不敢出,背后都湿透了。
同时,朱棣还下令,把一直在家装病的刘观请了出来,这时候,刘观已经是汉王一党。朱棣派人给刘观传话“休息够了吗,没休息够就永远休息,休息够了就出来上朝,好好辅助汉王。”
刘观本来就是装病,被朱棣的话吓得肝胆欲裂,永远休息这句话,他差点当场失禁,还好是躺着的,要不然必出洋相,随即表示马上回朝。精神矍铄,再无奄奄一息的模样。
汉王得意洋洋,太子却心如寒冰,感觉自己这个太子要做到头了,心中悲戚。
自古以来,被废的太子没有一个能有好下场的。
吴中的府上,后院,院落不大,一色的青瓦粉壁,水磨青砖铺地,影壁上“福禄寿”的砖雕精致有序。院落虽小却也五脏俱全,正房、东西厢房、北厅各三间,屋顶低缓,简单古朴。
吴中也算得上是个清官,为了反对汉王,清正风气,他首当其冲。
今天,杨士奇、夏元吉、吴中、邹师颜等人,围坐在一起,面容苍凉。
吴中愤愤道“陛下好生糊涂,汉王残暴不仁,只能让这样的人毁我大明江山。在乐安,他把山东搞得民不聊生,皆闻百姓易子而食,白莲教起义,汉王无能,官兵损失惨重,大明委矣。”
杨士奇叹着阻止道“岳文,小心隔墙有耳。”
吴中手指着天,怒道“就算陛下诛杀我,我也要说,如今朝中,皇上听信佞臣陈远,东里名声大损,杨浦远在安南,黄淮去了山东,我们被贬,还有谁来维护太子。刘观这个卑鄙小人,王家是太子的人,刘观原来跟王导要好,却突然投靠汉王,奸佞小人,汉王继位,百姓危矣,社稷危矣。”
夏原吉道“当初陈远被赏赐,陛下不过当时只是随口一说,就此再无下文,咱们竟没一个人注意。更想不到他年纪轻轻,竟有如此城府,一直隐忍不发,直到如今根基深厚,听说汉王进京,就是他在出谋划策,祸国乱民啊。”
“事到如今,我们只有让蹇宜之出面,才能与抗衡。”
邹师颜拈着茶盖一边轻轻拨着水上茶叶,一边冷幽幽地道“我早说陈远此人狼子野心,你们现在看到了?蹇义?你们还信他?他原本就欣赏陈远,把他当做门生。他的那个女儿,也与陈远关系匪浅,我看,蹇义巴不得收了陈远当女婿呢。”
吴中也更加生气,声音中几许悲凉“这个陈远,不把首辅东里放在眼里,让他当众下不来台,趋炎附势,和赵王勾勾搭搭,现在又和汉王打得火热,太子装聋作哑,朝中一班只计较个人前程的墙头草更是随声附和。”
杨士奇没有穿官袍,穿了一袭棉布青衫,头高高挽起,在脑后盘成一个髻,脚下穿了双千层底的布靴,捻须道“宜之向来稳重,现在太孙殿下不信任他,一直闭门不出,我想他不至于投靠汉王。陈远也没有你们说的那么不堪,他跟我是私事,于公来说,他稳定安南,开疆拓土,红薯推广各地一年来,百姓收成提高了两番,实属少年英才。”
夏元吉诧异“东里,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