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闲得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八章: 豢养家丁,我比崇祯大一岁,实在闲得疼,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b>马五瞧上去肯定比黄大勇、黄大双、黄大全年纪大,只不过他是后来的,只能做老五,黄毅给他起名黄大鹏。
这几个十几岁的少年算得上是一张白纸,最关键的是他们都历经苦难,跟建奴、鞑子有血海深仇。
黄毅准备培养他们,所以给他们更名改姓。
在这个年代,这样做了不是侮辱,而是给予归宿感。
明朝将领打仗时完全靠家丁撑场子,卫所军或者营兵在没有主将家丁监督的情况下,大有可能一哄而散。
冲锋之时没有主将的家丁督战,兵卒们肯定畏缩不前。
最重要的是打了败仗,家丁抢出自家主将时,往往奋不顾身。
家丁其实就是奴仆,家丁中最受器重的绝大多数是家生子。
所谓的家生子就是家中奴仆的儿子,这种家丁最起码是奴二代。
这年头的奴仆只认主子不认国法,他们的荣辱跟家主的命运息息相关,为了家主干违法的事儿没有一点点心理障碍。
黄毅知道此时跟人家讲信仰、讲人人平等、讲社会主义、为时过早。
因此采取当代人的一贯做派——豢养家丁,在能够负担得起的情况下多多益善。
智、勇、双、全、鹏的智力值在线,都能够吃苦耐劳。
每天能吃饱肚子,吃到肉,再勤学苦练一年半载,战斗技能肯定不弱于建奴甲兵。
只可惜人数太少,最好第一批能够有十几个少年带在身边亲自教。
黄毅连名字都想好了,用“智勇双全、鹏举鸿飞、忠孝节义”三个成语,十二个少年都用大字排行。
分给黄毅管理的六户蒙古人中居然有两户能够说汉语,估摸着是赫丹巴特尔故意为之。
家主叫做察喇合那户人家说得磕磕巴巴,黄毅听不太懂,但是察喇合能够听明白黄毅的意思。
另外一户汉语说得相当顺口,黄瀚听着仅仅是觉得语调有些怪异,基本上能够听明白。
那是因为以前这户的家主曾经先后有过两个汉族女人,给他生了两个儿子阿木古楞、阿古达木。
阿古达木是个弓马娴熟的青壮年,哥哥阿木古楞也是骁勇善射。
很不幸的是阿木古楞在夜袭中受了重伤,很幸运的是黄毅参与救治伤员不分彼此,阿木古楞命暂时保住了。
能不能活这两天还说不好,得看是否感染,会不会得破伤风、败血症。
牲口多了,人口也多了,那些牛羊是明年的希望,是用来交易的物资,不可能都杀了吃肉。
为了大家都能够吃到营养养壮实了,黄毅决定再次出去打猎。
不是当下拥有的牛羊、粮食不够吃,而是不足以让人人吃饱。
赫丹巴特尔、喀嘞图、格儿楞等等都是部落中的上等人,相当于是汉族人的地主老财官老爷。
他们肯定能够饱食。
哪有可能让奴仆都吃饱肚子?
然黄毅的大家庭截然不同,食物平均分配,不会让谁饿肚子。
况且五个少年每天都要训练,他们正是长身体的年纪,吃得饱、吃得到肉才能快速强壮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