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四十八章曹化淳坐不住了,开局一个明末位面,桃符,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没问题啊,蓝田还有一堆小学需要老师,你可以去给这些学生充当语文老师啊,让他们跟着你学认字啊,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吗?
还有人说,我也种不好地,我也养不好猪,我也不认字,我咋办啊,没问题,蓝田还有各种工厂啊,你进不了蓝田国有工厂,但是一些私人工厂也是招人的啊,而且工钱也不低,足够一个人在蓝田生活了。
这其实就是蓝田富强的原因,每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不,应该是是每一个勤劳的人在蓝田都会找到工作不会饿死。
蓝田打破了大明士绅垄断的局面,这就是大明士绅集团对蓝田很抵触的原因,以前都是人上人,现在变成了普通人,这落差,让大明士绅很难接受。
因此蓝田想要接手天下,就很难用和平的方式,但是呢,李朝生这个人很狗,又不想让自己的人死的太多,于是他就培养了两个金牌打手,一个叫做李自成,一个叫做张献忠。
他们会替李朝生清理所有这片大地上抵触蓝田的地主阶级。
等蓝田再去接受他们的时候,他们不但不会抵触,甚至还要顶礼膜拜,进行感谢。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就好像一个千万富翁,你平白无故的让他捐九百万留一百万,他肯定会非常抵触,甚至跟你玩命。
可是这时冲进来一伙强盗,把他抢了个底掉,这时你给他十万块钱,他肯定对你感恩戴德,认为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
蓝田就是这个道理,李自成,张献忠,当然也包括大明自己在前面祸祸,而蓝田在后面收拾残局,安定地方,骂名流寇与贪官污吏占了,而蓝田只剩下拥戴与赞扬。
秋天,蓝田秋收结束,这就到了蓝田商业最繁盛的时候,蓝田的商队会把蓝田今年生产的物资往外贩卖,换成蓝田需要的物资,或者银钱,再回来。
这已经是蓝田的惯例了,蓝田有一个商贸最繁盛的时间段——秋收之后到春播之前,因为这段时间也被称为农闲。
平常蓝田百姓秋收之后就开始猫冬了,但是蓝田没有猫冬这么一说,蓝田的宗旨是生命不止,工作不停。
这段时间蓝田秋收后闲下来的农民,可以跟着商队出去经商,也可以去帮助公家修水利,甚至一些工厂也会在这时候招收一些临时工,反正只要你不懒,就能在这段时间挣些钱,等过年的时候,好给家人买些糖,买些新衣服穿。
而其中很多年轻力壮的年轻农民就喜欢跟着商队出外经商,原因也很简单,挣得多。
商队一般人不少,能有几十人,其中一部分是伙计,还有一部门是商队花重金顾得蓝田民兵,蓝田民兵每年都会有几次出远门护送的任务,这些民兵都是民兵中的精锐,出门的时候,蓝田也会给其配上火枪,进行护卫。
而现在的天下流寇四起,山贼无数,因此商人出门一定要雇佣护卫或者刀客,而在蓝田可以直接雇佣民兵。
一般民兵都是按照十个人一个班的数量往外雇佣的,十个人就是一个战斗小队,配上刀枪,以及精炼的火枪,十个人哪怕是面对五六十人的土匪流寇,也不落下风。
可以说,蓝田民兵应该是大明最精锐的商业护卫了。
当然了商队雇佣民兵的价格也很高,因此能够被选中的民兵,这一趟下来,会有非常好的收入,当然这笔钱商人要直接交给蓝田的民兵管理部,然后民兵管理部再把任务下放,然后各乡镇民兵单位自己挑选优秀的民兵派出,最后,雇佣费用也是从民兵管理部直接下方到相应民兵的银行工资存折内。
民兵到时候可以拿着自己的存折,去银行专门的办事处把钱领出来。
这应该是蓝田最早的武装押运的雏形了。
一只只商队,带着自己的伙计,护卫的民兵,在经过一番准备后,开始陆续离开蓝田城,他们的队伍有大有小,小的只有二十几个人,大的却有上百人。
而决定队伍大小的,主要还是要去看去得地方远近,以及危险程度,近一点,安全一点的,就可以少雇一些民兵护卫。
远一点,路上危险一些的,就可以雇佣多一点的护卫,而蓝田商队,一般雇佣的护卫超过百人,达到连这个级别的,一般土匪是不敢打主意的。
上一次路过山西吕梁,当地有名大土匪顺风耳看上了当时一个运粮食的大商队,结果带着五百多手下进攻,遇到了当时长安县派的一个连的民兵。
这些民兵从容不迫的摆好了鸳鸯阵,紧跟着掏出燧发枪,一阵乱枪,就把这群杂毛土匪给剿灭了,五百多人,包括头领顺风耳,全部击毙。
这一战蓝田民兵算是打响了,要知道蓝田民兵号称民兵,可是他们的训练量,就连大明的精锐都有所不如,因此这些民兵的战斗力放在大明,都堪比一流军队,因此他们进行武装押运,外加蓝田这些民兵都配备了军队淘汰下来的燧发枪,除了没有炮,几乎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军队了,这样一只武装押运部队谁不放心啊。
而且忠诚度绝对放心,毕竟民兵一家老小都在蓝田,而且现在的蓝田简直就是仙境,那个民兵疯了会叛变啊。
所以蓝田的民兵有口皆碑。
而就在蓝田一只只商队离开蓝田的路上,曹化淳与江长歌坐在一个路边的茶棚喝着茶,看着是云澹风轻,可是那紧握的双拳无异暴露了他不平静的内心。
“长歌啊,这是第几队商队离开了?”
曹化淳问道。
8中文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