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韭菜饺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二章 血字拜贴(中),回到清朝去造反,爱吃韭菜饺子,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蒙怡听得云里雾里,不过还是伸手接了那张白纸,看到上面用鲜血写的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吓得叫出声来,随即看到‘李秀才之子李璟,代母辞工。’十一个大字,不由扑哧笑了出来,“你叫李璟?代母辞工这种事情还是第一次碰到,放心,我一定带到!”
李璟点了点头,“那就有劳蒙贤弟了。”
乔四爷和林公子看到蒙怡先惊后笑的表情,也忍不住向白纸上瞟去,见到血字,也是一惊,随后眼神都变得古怪起来,纷纷将目光落在李璟身上,仿佛看洋鬼子一样稀奇。
三人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进入了张宅,穿过前院的荷花池,来到一处庭院。时值初秋,万物成熟之时,庭院里的草木与初春别有一番风味,就连伫立在庭院中间一个长亭也被起名为‘秋艳亭’。
亭中坐着几位老者,都是一身儒士打扮,相貌文雅,颇有名士之风。在众位老者身边围绕着一群穿着白色儒衫,手持折扇的青年士子。他们或摇头晃脑,或闭目沉思,似乎在酝酿着诗作。
乔四爷让几名护卫退下,自有张宅下人引着他们去喝茶。
蒙怡笑道“诗会刚开始,咱们来的正是时候。”
说话时,已有几名士子发现了他们,“乔公子、林公子、蒙公子你们可来迟了,待会宴席的时候,可要罚酒三杯。”
三人一边朝亭子走去,一边都笑着认罚。
一名士子眼尖,看到蒙怡手中拿着的白纸,忽然道“蒙贤弟看来是有备而来,似乎已经作了一首诗词,快快拿来与我等品读品读。”
一众士子闻言,也都朝蒙怡看了过来。
蒙怡虽说是女扮男装,但毕竟还是女孩子,被这么多灼热的眼光注视,不由慌了神,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个时候,乔四爷出来帮她解围道“诸位兄台误会了,蒙贤弟手里拿的并不是什么诗词,而是一张很有意思的拜贴。”
“拜贴?”众人听到这个熟悉的名称都很吃惊,拜贴代表着自家的脸面,而且还表示对拜访人的尊重,那可不是随便捡一张白纸,刷刷写两个字就了事的。
乔四爷见众人惊讶的目光,趁势又说道“说起这张拜贴,在门外还发生了一段趣事。”
他的话勾起了众人兴致,不由纷纷纷催促的往下说,于是,他便将李璟那番刁钻的话及拜贴的事复述了一遍。
一位闭目养神,兴趣缺缺的老者忽然睁开了眼,“哦,还有这等趣事,快将那拜贴拿给老夫瞧瞧。”
蒙怡向那老者拱手作揖道“是,师傅。”
原来这人就是蒙怡口中的随园先生。
她说着,便走了过去,将那张白纸递给了随园先生。
随园先生接了过来,并不在意那血写就而成且丑到家的字,只看那内容。其它几名老者和一群士子也把头凑了过来,看到‘李秀才之子李璟,代母辞工。’几个歪歪扭扭大字,不由都轻笑出声。
“靖平,这个叫李璟小子有趣的紧,你要不要见一见。”随园先生冲坐在他身旁的另一位削瘦的老者说道。
那叫靖平的老者就是张绍安,‘靖平’是他的字。
他表情严肃,不像随园先生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捋了一把长须,切并不言语,一副稳如泰山的模样。
坐在他旁边另一位脸色红润,长着一张国字脸的老者,有些不耐烦,忍不住插嘴道“不过是哗众取宠的狡徒,想借这次诗会出名而已,理他做什么,叫人打发了便是。”
一众士子也纷纷附和道,“西陵山人所言正是,不过是个搏名声小子而已。”
蒙怡听到众人一口同声说着李璟不是,心里有些着急,毕竟像李璟这么好玩的人,大清朝仅此一个。
“那李璟还说,若是绿萝先生不有相见,就让绿萝先生打发一个下人,拿回张夫人让他所抄写的金刚经。”
说到这里,忽然话锋一转,“这李璟我曾和他有一面之缘,并不像这位老先生所言,是个为搏名声的小人。反而觉得此人颇有魏晋名士之风。”
魏晋名士虽说在呆板僵化的清朝已经不吃香,但对于文人来说,越是得不到的,越是向往。
众人可都是东湖县有名的文士才子,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众士子,哪里容得蒙怡如此夸赞李璟,不由都急了眼,“此子不过是骗蒙朋友年小好欺,他在这名贴上自称秀之子,说明他连秀才的功名都没有,此种人又怎能枉称魏晋名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