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章 重阳宫,神雕续,嫣菀,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忽必烈则率手下谋士姚枢、窦默、廉希宪、王盘等二百余人为裁判及公证,坐观虎斗。
这一日,辩论的焦点聚集在《老君八十一化图》和《老子化胡经》上。原来佛教在东汉初年传入中国时,并不被中原百姓认可。反倒是土生土长的道家,一直深得民心。佛家为了吸收信众,假托老子之名,将老子出关西去故事敷衍为西去化胡为佛陀,宣扬佛道本出自一家,借此在中原站稳了脚跟。然而也因这老子化胡之说一直被道家压制,自觉低道家一等。故待佛教势力在中原大兴之后,佛教徒便力证老子化胡经为伪经,以此摆脱道家压制。因此今日佛道之争的关键便在这老子化胡经的真伪上。
当时年仅二十三岁的八思巴引经据典、步步紧逼、道方渐感不支,动辄云“无答”或“不曾闻得”、“不敢持论”。最后更是忙中出错,引证到司马子长的《史记》上。八思巴问“汝《史记》有化胡之说否?”道士答“没有。”八思巴又问“你们那位李耳先生所写的经书是叫什么?”道士答“《道德经》。”八思巴接着问“除了《道德经》之外,李耳先生还写了什么别的经书没有呢?”道士答“没有。”八思巴紧接着追问“《道德经》中,老子有提到过半点有关自己化胡的事情吗?”道士答“没有……”八思巴“你们汉人尊崇的史书《史记》中,没有说过化胡这么一回事;你们李老君自己写的书里面,也是连个影子都没有提。——其为伪妄明矣!”道家被问的哑口无言,只得认输。当即总裁判尚书姚枢站起身来,当众宣布“道者负矣!”最后道士樊士应等十七人诣龙光寺削发为僧,并被勒令焚毁“伪经”45部,至此“老子化胡经”真伪明矣。这就是著名的“化胡之争”。
那八思巴自小即有聪慧之名,八岁便向人讲经,原是吐蕃不世出的英才。经此化胡之争更是声名大振,深得忽必烈赏识,自此终身追随忽必烈左右。更难得他文武双全,不仅精通佛理,更兼内功精湛,尤胜当年金轮法王当年。
却说全真教掌门李志常虽未如那十七名真人一般剃度为僧,却在短短数月内郁郁而终,掌门之位交到了张志敬手中。自化胡之争败落后全真教处境着实艰难,不过靠着昔年威名,苦苦支撑而已。然而忽必烈并未全然放心,于是授意八思巴再下战书,要与全真教在武学上一较高低。若全真教胜出,则烧毁全真道藏一事就此作罢,若全真教败落,则将重阳宫前山一代划与萨迦派,允其建立佛寺,吸收信众。全真教在文争中既已败落,只得背水一战,将保住全真道藏的希望寄托在武争获胜上。谁想以一敌七,尚且一败涂地。之前杨过在后山看到的黑烟,便是八思巴入重阳宫初时即令元兵高高码起点燃的柴堆,只待全真教败落,便立即焚毁道藏。
杨过眼见全真派不敌,心下暗自着急。他虽一向对全真教并无好感,但到底做了近二十年邻居,又颇承了王重阳的香火之情,自是不愿全真教受此奇耻大辱。况且听这喇嘛言下之意,竟是将终南山视为囊中之物,他一向深厌蒙古,更不愿听任蒙古人在终南山建寺收徒,从此失了清净。故当下越众而出,朗声道“且慢,真是好笑!什么时候竟是全真教一家便做得了这终南山的主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