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二章 半岛三分,老子就是要当皇帝,雨天下雨,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承顺七年十二月的最后几天里,大楚帝国举行了一场的御前会议,九名御书房参务大臣全都参与。
会议的主题非常简单,那就是商讨高丽半岛的处置问题,顺带也会商讨李氏君臣的处置。
和往常的御前会议一样,罗志学高坐在龙椅上,除了会议开始的时候说了两句场面话后,就是开始了闭目养神……任由臣子们自行讨论。
会议的最开始,就是商讨是否要把高丽半岛直接纳入帝国统治范围,还是说不直接统治,依旧和过去一样只是把高丽半岛当成一个藩属国。
关于这一点,众人还是有一些顾虑的,主要是考虑到高丽半岛面积也不算小,半岛内的民众也是数以百万计,而这些人的语言风俗和中原汉民大有不同,直接统治起来比较麻烦。
虽然高丽半岛长期受到儒家文化辐射,其中上层民众普遍学习汉字,基本上是个朝鲜士子都能写、看汉字,但是基本上都不会说汉话……或者说,其实也能说,只是发音不一样……高丽人念汉字的发音,和汉语发音差别极大。
别说高丽人了,就算是中原地区里的不同地区的汉语发言,差别也很大,要不然也不会有专门的官话了。
历朝历代的官话非常重要,有了统一的语言以及文字,才让华夏文明延续数千年而不断,而这个官话在历朝历代里虽然一直在变化,但是依旧有着非常清晰的脉络。
这种变化并不是旧话被直接废除,直接引用新话,而是在旧话的基础上不断的演变……怎么说呢,今天的普通话是从三四千年前的中原洛阳一带的话演变来的。
华夏早期几千年,夏商周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都是在中原地区,准确的说是洛阳一带,这个时期形成了通用的雅音。
后来历朝历代的官话,普遍都是以中原洛阳音,或是洛阳音融合其他土话演变而来的。
唐朝时期采用的是洛阳音为官话,晋代时期南迁,洛阳音融合了金陵土话,形成了新的金陵官话。
宋朝,在北宋时期和唐朝一样采用洛阳音,南宋虽然南迁,不过大体上也沿用了洛阳音。
元朝除了蒙古语外,通用语则是采用洛阳音为基础,融合了一部分幽州地区的土话,形成了所谓的北平音。
明朝时期的官话,则是所谓的南京官话,这个南京官话其实也是中原洛阳音为基础,融合了部分金陵土话的新官话。
朱棣北迁后,南京官话进入北平,又融入了部分元代时期的通用语,即北平音的声调,然后在明王朝里形成了声调有所变化的南京官话。
虽然都称之为南京官话,但实际上明王朝早期和中后期的南京官话是有着细微的差别的,这种差别也不是人为的,而是长期的语言融合演变的。
等到大楚帝国,礼教部以明王朝官话为基础,仔细专研了诸多古书,制定了新的大楚正音,称之为金陵官话……只是吧,虽然礼教部自诩自己搞出来的金陵官话是延续上古时期的雅音,但实际上还是明王朝的中后期南京官话……
毕竟官话这种东西,要的不是什么严禁不严谨,也不是是否和上古时期的雅音一样,而是要普及……你说的话别人能听懂,这才是官话……
所以,大楚帝国的金陵官话,其实也是明王朝的官话……两者之间没啥变化。
但是在偌大的华夏地区里,使用官话的人其实不多的,通常来说只有读书人,闯南走北的商人才会说官话,绝大部分普通人说的还是当地的土话。
别说在交流蔽塞的古代了,就算是在后世二十一世纪里,不会说普通话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依旧数以千万计。
会说普通话,但是日常依旧以当地土话进行交流的人更是数以亿计。
大楚帝国里,绝大部分民众日常说话,其实都是当地土话,只有读书人会从小学习官话……毕竟不懂官话可没办法做官。
面圣的时候,你叽里呱啦说一堆鸟语,人家皇帝难不成还要给你配个翻译啊!
而高丽半岛地区里,当地读书人能看,能写汉字,甚至他们的官方文字也是汉字,但是吧……读音不一样。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高丽半岛的读书人的汉语读音,也是当地的汉语土话。
而语言不通,将会是一个比较大的麻烦,直接设立统治的话,中原派过去的官员只会说官话,却是不会说当地的汉语土话……而当地的人能看能写,但是不会说金陵官话。
两者之间的交流,恐怕也只能通过文字了。
嗯,以前明王朝乃至东掳人和李氏王朝之间的交流就这样,要么是通过翻译,要么是直接笔谈……
大多时候为了省事,都是直接笔谈的!
但是很显然,光靠笔谈是不能统治偌大一个半岛的。
针对这个问题,礼教部尚书,参务大臣宋章则是道:“语言不通问题不算大,不管在中原还是在半岛上,都是存在着不少的通译,把这些人找出来,然后授予中低级官职,作为承上启下的桥梁可以解决初步的麻烦。此外针对原来李氏的中高级官员进行排查,适当录取懂官话的人员入仕为中级官员。”
“依靠这些人,前期的沟通问题就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而中后期的话,诸位要相信我们礼教部的战斗力,在教化工作上我们是专业的!”
“我们礼教部就会向半岛派出工作组,敦促当地展开教化工作!”
“依托教育,科举,贸易,工作等各方面全面推广官话教育!”
“对了,听闻他们之前还有个什么文字,这个土话文字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全方位的禁绝!”
“只要军方以及巡警还有税警方面给予配合,最多一年,汉字将会成为半岛上的唯一文字,十五年后,金陵官话将会成为当地唯一的语言!”
宋章显然是已经做好了准备,也是大力支持在高丽半岛进行直接统治的。
怎么说呢,打都打下来了,人家也全面投降了,直接统治就完事了,不用搞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宋章支持,其他诸多大臣们大多也是保持赞同意见,虽然有人也有顾虑,但是很快也打消了顾虑。
很快,诸位大臣们就得到了统一的意见,直接吞并高丽半岛。
而接下来就是讨论高丽半岛的行政机构设置了。
这一方面,军方倒是给予了一定的意见,军方从安全角度出发,认为不能直接把整个高丽半岛设省,最好是采取分割,并且是和辽东地区进行混合,尽可能的淡化高丽半岛的独立色彩。
因此,高丽半岛将会一分为三,其西北区区域由辽东省所辖,设东江府等三府。
半岛东北区区域预期设三府,并和尚未攻占的辽东以北大片区域(大概就是吉林一带)进行合并,设辽北省。
半岛剩余的中部和南部区域,则是设立东海省,下设七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行政区域划分,不仅仅是把半岛一分为三,还和辽东以及辽北其余强行关联起来,同时下属各府的区域设置,也是直接打乱了原有的朝鲜八道的行政划分。
这些,都是为了直接从行政分化上,淡化以往的半岛独立政权的色彩。
以后这高丽半岛,就不是一个单一的行政辖区了,而是分成了三个,并且这个过程里还会不断的和辽东以及辽北区域进行融合。
也许过上几十年,清川江沿岸的民众,就会很自觉的把自己当成辽东人,而不是高丽人……
半岛上的行政划分搞定了,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就是济州岛。
这一次陆军又想起来了跑到济州岛去养马……
说是济州岛孤悬海外,在岛屿上进行马匹培育的话,可以有效的防止马匹的血统被污染。
陆军方面,想要把这个济州岛当成巨大的战马杂交培育试验基地。
不外乎是一个小破岛而已,这些大佬们没有为难陆军的意思,直接就答应了把济州岛列为军管区。
把高丽半岛的行政区域划分完毕后,针对李氏王族的处理也简单,鉴于人家是无条件投降,并且后续还主动配合楚军劝降各地李氏王朝的官员以及军队,降低了征服的成本,大楚帝国这边自然也不会过河拆桥,把对方直接一刀砍了。
随即决定,把李氏王族,包括退位的国王以及所有直系血脉通通都接到金陵城来,集中管理居住,授废王为‘归顺伯’爵位。
嗯,只是普通的伯爵爵位,不能继承的那种!
也就是说,等李氏废王去世以后,直接革除爵位,李氏为平民。
而李氏王朝里的原有诸多官员们,则是选择性留用,对于主动归顺的,甘愿为帝国效力的,并且懂得官话的人优先任用,其余人等根据情况任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