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闹革命(9),地中海霸主,月影梧桐,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实际上被戈林大肆贬低的希姆莱也算正儿八经的慕尼黑大学农业专业注册生(尚未毕业),没他形容得这么不堪,选择养鸡场切入农业是因为他父亲认为农业对将来德国很重要——话当然不错但听起来总有点怪怪的,之所以希特勒一开始想到希姆莱,就因为一方面是罗姆推荐且平时表现不错,很有组织性、纪律性,希特勒很赏识这种工作作风,一方面觉得希姆莱年轻,只有23岁,应该和同样年轻的孔蒂尼有共同语言,这有利于开展工作。
戈林和希姆莱本人没什么矛盾,他不愿意推荐希姆莱固然有自己的私心,但更重要的是原因是因为罗姆,希姆莱是罗姆手下人物,后者推荐其加入“德国国旗”组织(一个左翼激进团体)并入党——由于现在国社党号召力大增,希姆莱比历史同期更早入党并更早在冲锋队中站住脚跟,一听希姆莱要去意大利,他本能地认为这是罗姆在捣鬼,所以竭力要予以组织。
他猜得也算八九不离十,突击队员从意大利回国再加上赠送军火的消息传到慕尼黑后,罗姆就认为自己当初忽略了意大利这条线,深感后悔,决心千方百计要插进去,希姆莱就是他拿出来试探的武器。
戈林继续说道:“不知您有没有想起来,戈培尔博士与其他人不同,他其实是加莱介绍入党的。”
历史因为孔蒂尼掀起的翅膀而发生了巨变:戈培尔1921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然后致力于创作、剧本和诗歌,著有《迈克尔》、剧本《流浪者》和《孤客》等,不过他的才华没人懂得欣赏,出版商对他都不屑一顾。正好《青年报》在德国有一点点名气,加上孔蒂尼革命理论家的名头和联合集团挥金如土的表现在德国都有不小影响,戈培尔便抓住不是机会的机会,鼓起勇气将作品投稿到《青年报》报社,希望有人赏识。
他的文学水平其实很一般,但这个名字立即引起孔蒂尼高度关注,热情回信表示可以帮助他出版,甚至提供全额资助,不为内容,只为“戈培尔”这个名字——如果你把戈培尔当作家或诗人,那一定是蹩脚而三流的,但如果用来分管宣传和舆论,保管是世界超一流的!
帮助出版点作品算什么,哪怕没人买也不要紧,联合集团可全部买下来赠送给《青年报》的订户!——霸道总裁有的是办法让戈培尔同志满意!
戈培尔当然受宠若惊,对孔蒂尼总裁的敬仰之情如滔滔的多瑙河一般绵绵不绝,希望能有机会亲自来拜见。可惜孔蒂尼有其他考虑,再加此时要陪艾达也不方便,便先点了点国社党的名字,认为他应该加入这个政党,并热情邀请他将来意大利工作。
国社党此时有孔蒂尼的金元资助,希特勒有更多时间、资金用于巡回演讲,戈培尔一面因为孔蒂尼的推荐,一面受希特勒演讲吸引而加入国社党。由于他学历高、文字出色很快被斯特拉塞尔招揽,成为得力干将——这时间点比历史上足足早了近一年。
孔蒂尼知道他为斯特拉塞尔效力,不过他不在乎,戈培尔总有一天会站在希特勒和戈林一边,本质上说来他们才是同路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