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那孩子是六指?
满城金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那孩子是六指?,大明:我皇孙的身份被挖出来了,满城金甲,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周骥很自信,灌了一口茶,无所谓道“十有是哪家小商贾家不睁眼的纨绔,别搭理他,开上几天,赚不了前自会不了了之。”
他好歹也是个勋戚子弟,像那种小商贾,小酒馆之类的他还真看不上眼。
区区一个小酒馆能与他的豪华大酒楼比吗?
当天晚上,鸡鸣寺中夭折皇孙的小棺材便被起了出来。
棺材中倒是有个婴孩的尸体,早已变成了白骨。
不过,那婴孩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征,右手是个六指。
蒋瓛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便把把消息报到了朱元璋那里。
“你说那孩子是六指?”
对这孩子是六指的消息,朱元璋很是诧异。
当年的事情,他虽说记不太清楚了,但刚见朱大福回来,他便已经命人找来了常氏生产时的所有记录。
那时候所有记录他都翻阅了,并未发现这这孩子是六指的记录。
如此显著的特征,不应不会记载的。
“是,是六指不假,臣已反复确认过了。”蒋瓛回道。
仔细确认过的事情,当然敢做这个回答。
真相呼之欲出,朱元璋有些紧张,既希望是,又希望不是。
“你马上再去寻当年接生的稳婆,以及负责把孩子送于鸡鸣寺的内伺,包括鸡鸣寺那些负责超度的和尚。”
这些人都曾见过夭折的孩子,是不是六指,他们之中总归是有人还记得的。
朱大福买下那酒馆后,又雇了个伙计。
酒馆虽小,只靠他一人忙活也忙不过来,总归是得有个帮忙端盘子,洗碗碟的。
这伙计叫高成,十三四岁的年纪,看起来倒挺憨厚的。
一日,朱大福正领着高成重新粉刷酒馆的时候,朱元璋又来了。
当年经手的那些稳婆内伺和尚,故去的故去,回老家的回老家,游历的游历,一时半会也寻不到。
消息没等到,朱元璋却有些思念这个可能是他孙子的朱大福了。
当即便命锦衣卫稍微打听了一下,得知朱大福买了个小酒馆,准备开业的时候,朱元璋更安奈不住了。
他也知道朱大福是商籍。
好好的一个娃儿,不管到底是不是他孙子,他都不愿看着他与那些满身铜臭的商贾为伍。
对他来讲,改个籍不过一句话的事儿。
见到朱元璋出现,朱大福很是欣喜,把手里的活儿交给高成,他则带着朱元璋来到后院的一小块空地儿上喝茶。
茶倒上,朱大福道“想不到这么快就能见到你了,我还担心,我连你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往后想还你钱也找不到你的人了。”
朱元璋正襟危坐,回道“我姓吴,钱既给了你就不用你还。”
朱元璋昔日封吴王,吴对朱元璋有着不同的意义。
“这哪行?老吴,我有手有脚的,哪能要你的钱?钱一定是要还的。”朱大福道。
朱元璋的心思也不在还钱之上。
说着,朱元璋转移了话题,道“我在衙门有些关系,我找个关系,给你改成士籍,你还年轻,用功读书,不用几年就可高中的。”
什么跟什么嘛,他有了神厨菜谱,正打算大干一场呢,这怎又改士籍了。
“别啊”朱大福赶忙道。
话还没说完被朱元璋打断。
只见朱元璋眼睛一瞪,不高兴地道“怎么?你还不愿?士农工商,士自古都排于首位,能有人帮你改成士子籍,这不是好事?你怎能连这个上进心都没有?”
这与上进心有什么关系,他读上几年书,好不容考中了,靖难之役也到了。
与其如此,他还不如直接投靠朱棣呢,好歹还有个从龙之功。
“老吴,你误会了,能入士籍当然好,但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心中有义,身份真没什么大不了的,商籍虽贱,但自古又出了多少义商,范蠡不也是商贾的始祖吗?
而身为士籍的那些人,又有多少人满嘴的仁义道德,暗地里却干着难道男盗女娼祸国殃民之事,被永远盯在了耻辱柱上。
所以说啊,老吴,人能否被尊重,是在于自个儿的本事,自个儿的德行的,与身份那些东西真没太大关系。”
朱元璋本是来劝朱大福迷途知返的,听了朱大福这一番话。
嗯,好像是有些道理。
不愧是他大孙,这伶牙俐齿的,倒有他儿子舌战群儒的能耐。
“行,算你说的有道理,你若什么时候想改了,再来找咱。”
终究,朱元璋还是对朱大福妥协了。
又与朱大福坐了许久,朱元璋才离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