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功高盖主?功臣被杀是有原因的
孤单心碎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二章 功高盖主?功臣被杀是有原因的,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孤单心碎李,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邦能够打败项羽,一路高歌,最终建立汉朝,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韩信。
韩信这个人也挺可怜,拥有一身军事才华,却迟迟没被伯乐发现,直到萧何发现了他,他才有了展示本领的机会,最终被提拔为了大将军。
按道理来说,像韩信这样数一数二的大功臣,为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应该会被刘邦爱戴的才对!
可为什么刘邦建立汉朝后想方设法的想把韩信杀死呢?
韩信被杀,很多人都为他不值。
还有很多人为他打抱不平,觉得刘邦实在是个小人。
刘邦作为华夏封建社会早期的开国皇帝,开了一个杀功臣的坏头,使得后世所有朝代,在开国之初,是血淋淋的充满阴霾之气。
不过说起来,韩信虽然值得同情,他本人也有极大的责任。
无可否认,韩信是一个军事上的天才,不过,也是一个政治上的糊涂虫。
说韩信是军事上的天才,那不用多讲。
背水一战、暗渡陈仓、四面楚歌,这些计谋的使用,已经充分表明,他在那时候的军事思想是处于领先水平的。
那时候处于领先水平的军事思想是什么?
是在勇力、纪律要求的基础上,对诡道的采用。
是传统的军事思想是对勇力和纪律的要求。
孙武为什么要冒着那么大的风险,砍吴王的两个妃子?就是要求军队必须要有纪律。
项羽采用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对勇力的要求。
韩信的军事思想,是在这个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背水一战是要求勇力,但暗渡陈仓、四面楚歌则是诡道。
所以韩信最终能够以诡道打败只讲勇和力的项羽。
但说到政治上,韩信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糊涂虫!
比如攻打齐王的时候,本来刘邦已经派郦食其去说服了齐王归降。
韩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别人已经劝人投降了,这个功劳就让给别人算了。
可韩信他不,他一定要争,带着军队去攻。
结果,等齐王烹杀了郦食其。
他这件事,既得罪了所有的大臣,也惹得刘邦不高兴,他自己也没增加多少功劳,几处不讨好。
等拿下齐地后,韩信又立刻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
韩信就这么等不及!
等不及也罢了,谁知道他的时机也不恰当。
因为那时候,刘邦正处在危难时期,正需要他出力呢。
他这样做,不明显是要挟刘邦吗?
意思就是你得给我封赏,我才会帮你打仗。
本来刘邦就已经不高兴,又被韩信这么一搞,你说刘邦心里怎么过得去?
幸亏张良在旁边提醒刘邦忍住。
否则的话,刘邦可能当场就和他翻脸了,结果一定是两败俱伤。
后来刘邦统一天下后,把他从齐王改为楚王,韩信就应该看出刘邦对他不放心。
事实也是这样,韩信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像李靖那样无欲无求。
韩信真要聪明懂政治的话,就不应该死死盯着兵权不放。
虽不至于像张良那样要求归隐,至少在交兵权上表个态。
表个态,也能让刘邦满意。
可是他没有。
他始终没有。
后来异姓诸侯造反。
韩王信造反,彭越造反,英布造反。
这个过程中,他并没有反,但他一直和彭越英布等人眉来眼去,举棋不定。
如果韩信在政治上是成熟的,那么他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抉择。
要么始终忠于刘邦,向刘邦坦露心声,永远不会背叛。
要么就下定决心,打心里坚定自己的想法,和彭越、英布一起造反。
千万不能犹豫不决,彷徨观瞻。
彷徨观瞻的结果,就是等着刘邦一个一个的收拾他们。
还有,当韩信被贬为淮阴侯的时候,他就应该吸取教训了。
他就应该明白,刘邦已经对他非常不满意了。
但他依然没有吸取任何教训,既不表忠,也不造反。
那结果不就是寻死吗?
华夏封建古时社会是一个集权社会。
天下只有一个皇帝,只有一个主人。
如果你当不了皇帝的时候,你就只能当一个忠诚的大臣。
当你想当皇帝的时候,你就要有当皇帝的规划、胆识和眼光。
韩信什么也看不清楚,连萧何和吕后是什么样的人,他也看不清楚。
所以最终被萧何与吕后骗去,砍了脑袋。
在华夏历朝历代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很多开国皇帝都会想尽办法把他身边的开国功臣都杀掉。
这无非就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
开国皇帝都担心这些功臣功高盖主,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出于安全起见,还是背负骂名,把他们都杀掉的好。
例如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大杀特杀,很多征战时期鞍前马后的将领都被杀掉了。
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这些开国皇帝狠心,的确有很多人仗着自己是功臣,和皇帝关系好,就以为自己资格高,在皇宫里也就肆无忌惮了。
但毕竟君主有别,建国后不比征战时,该尊重的人还是要尊重,该收敛的还是要收敛。
比如李世民。
尉迟恭是李世民身边的大红人,为李世民出了很多力,在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尉迟恭也是相当高兴的,毕竟自己的地位也可以跟着提升嘛!
但有一次尉迟恭竟然在皇宴上打了一位皇家贵族,就是城王李道宗。
这让李道宗很没面子,也让李世民很难堪。
此时的李世民便体会到了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但李世民还是忍住了。
因为李世民了解蔚迟恭只是一个无脑的武夫,并没有其他太多的心思。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李世民真是一个开明的君主啊,碰上其他脾气不好的皇帝早就要杀他了。
为了告诫尉迟公,李世民找了一个机会单独把尉迟公叫到了自己身边,给他讲了一下韩信被杀的故事。
尉迟公虽然是一个武夫,但韩信因何被杀,他也是有所了解的。
他立刻就给李世明认了错,说自己没有想那么多,但是以后一定会注意的。
李世民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想必此时的尉迟恭也是很感激李世民吧,毕竟没有几个皇帝能够这样指出臣子的错误的。
而韩信被杀不仅仅是在刘邦建立汉朝后自认为自己功高盖主,无所顾忌的后果。
还在刘邦与项羽争斗的时候,刘邦就已经起了对韩信的杀心。
有一次韩信在追击项羽的时候,眼看着就把项羽给追上了,但韩信却突然下令让军队原地待命。
刘邦很是着急,便问萧何,萧何了解韩信为人,知道他这是在讨封,便提示刘邦该给韩信封王了,刘邦听后很是生气,韩信这不是在威胁我吗?
但也无奈的很,便封韩信为王,而且还给了他“五不死”的承诺,韩信被封王后,这时才下令让军队乘胜追击。
换做是谁,谁也忍不了这样的臣子。
所以说,韩信被杀也是必然的。
…………
“仙人盘点韩信,究竟是为了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