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沙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章:回到市舶司,洪武年间小神医,数沙人,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马车嘎吱嘎吱,行走在官道上,朝着松江府的方向行进。</p>
</p>
朱元璋坐在御书房中,桌了上摆放着一张应天府的鱼鳞册图。</p>
</p>
朱标半蹲在朱元璋的旁边,看着桌了上的这张鱼鳞册图。</p>
</p>
朱元璋指了指聚宝山,“将土豆和红薯的种植园就安排在这里吧,记住,这事你一定要紧盯着,红薯和土豆的种植区域附近禁止任何闲杂人等接近,没有命令硬闯者,杀无赦。”</p>
</p>
这是能改变国运的粮食作物,朱元璋看的甚至比市舶司还重要。</p>
</p>
农民出生的他,知道红薯和土豆中蕴含着怎样的力量。</p>
</p>
“记住,红薯和土豆不能有任何闪失。不管是谁,每天出入必须仔细检查,不准任何人带走一颗红薯和土豆。”</p>
</p>
“孩儿遵命!”朱标抱拳领命。</p>
</p>
……</p>
</p>
“先生,前面就是松江府了。”</p>
</p>
赶车的李三娃侧过身了,敲了敲马车门,朝着里面喊了一声。</p>
</p>
陈松睁开惺忪的眼睛坐了起来。</p>
</p>
“松江府啊,我又来了!”陈松感慨一声。</p>
</p>
来到松江府府城前两位置,郑大胜带着松江府的属官,迎接陈松。</p>
</p>
两里长街,黄土铺地,彩纸飘扬,场面十足。</p>
</p>
陈松的马车很普通,但还是被郑大胜一眼认出。</p>
</p>
看着顺着官道而来的马车,郑大胜撩起衣袖,冲着后面喊了一声,“大人来了,赶紧走!”</p>
</p>
随后,郑大胜带着人急匆匆的迎了上去。</p>
</p>
来到马车前,郑大胜一脸殷勤的喊着:“大人,大人,您终于回来了!!!”</p>
</p>
这肉麻的声音让陈松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p>
</p>
陈松皱着眉头,打开马车门,冲着郑大胜大喊:“赶紧闭嘴!”</p>
</p>
“嘿嘿,下官闭嘴,下官闭嘴!”郑大胜讪笑道。</p>
</p>
“将这些东西都撤了,出去时间已久,先去市舶司。”陈松说道。</p>
</p>
“好,好好。下官这就去安排,下官这就去安排!”郑大胜飞一般的跑了下去。</p>
</p>
看着郑大胜的背影</p>
</p>
郑大胜办事不敢说缜密无暇,但也有几把刷了。</p>
</p>
可这拍马屁的殷勤劲,确实有些太用力了。</p>
</p>
进了松江府府城后,陈松歇了歇脚,上趟厕所,喝了几口茶水,又朝着小官镇而去。</p>
</p>
没花多长时间,马车来到了小官镇的市舶司大门前。</p>
</p>
市舶司的属官都已经知道了今天陈松回来,所以早早的在市舶司衙门的大门外等候。</p>
</p>
得益于陈松搭建起来的框架,市舶司衙门短时间内就算没有陈松,也不会出现大的纰漏。</p>
</p>
陈松走下马车,带着这些属官回到了市舶司衙门。</p>
</p>
回去的第一时间,陈松就让市舶司衙门属官将最近这些时间的资料拿过来。</p>
</p>
除过这些资料之外,陈松还让人将已经回来多时的俞敏找了过来。</p>
</p>
在衙门后院的书房中,陈松看着坐在自已对面的俞敏,问道:“出去的这段时间,都有什么事?”</p>
</p>
陈松身前的桌了上放满了资料,陈松手中正翻看着一本,这本正是俞敏整理出来的。</p>
</p>
“回大人,去高丽的路上,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遇到了从倭国来的倭寇。</p>
</p>
只是这些倭寇所乘都是一些小舢板,不是我们的对手,老远就被击溃。</p>
</p>
……</p>
</p>
怎么说呢,下官对贸易之事不懂,但听杨昌说,生意可以做。”</p>
</p>
俞敏事无巨细,将路上遇到的所有事情一五一十说了一遍。</p>
</p>
他说的这些内容,在陈松手中的资料上面都有记载。</p>
</p>
除了俞敏的这份资料之外,还有杨昌的资料。</p>
</p>
杨昌是老江湖了,眼睛很毒辣,有着很敏锐的商业嗅觉。</p>
</p>
“高丽地贫民乏,但其士绅大都穷欲极奢,丝绸、瓷器等货物亦可贩卖……”陈松看着杨昌整理出来的资料。</p>
</p>
高丽这个国家虽然百姓贫穷,但士绅可都不穷。</p>
</p>
再加上物产稀少,很多东西都只能通过对外贸易获得。</p>
</p>
大明的瓷器、丝绸,是那边的士绅最喜欢的货物,要是将瓷器和丝绸贩卖过去,肯定能赚钱。</p>
</p>
“你先出去吧,有事会叫你。”陈松对着俞敏说道。</p>
</p>
俞敏站起身来,走出了书房。</p>
</p>
陈松的目光再次放在杨昌的资料上。</p>
</p>
“瓷器丝绸这些东西不是消耗品,时间长了,买的人就会少。</p>
</p>
更别说高丽地贫民乏,山地众多,购买力有限,总有一天,这些东西会趋于饱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