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料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一章 漏破绽赵国还卒,挽颓势秦军南进,我是赵括,人在长平,山中料石,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封封国书递过去,又接过来,唯一的好消息或许就是赵王还算守信,上党传来消息降卒已经停止北运。这也算是赵王对于楚国的诚意吧。
楚王显然并不想放弃这三万降卒,可又不愿意付出太多的代价,楚国不缺的粮秣赵国同样不缺,赵国看重的土地人口,楚国同样不愿意轻易撒手。
眼见冬日将尽,谈判却依旧进展不大。也不知是谁在楚王处悄悄出了个主意,几名细腰婀娜的楚女遂冒着严寒,在即将阖家团圆之际,远离故土家园来到了邯郸宫中。
赵括看着一边眼前袅袅婷婷、又带着几分忐忑与小心的美女,一边喋喋不休地夸赞着美女的楚使,心中对于楚使、楚王乃至于楚国更加鄙视了。或许在如今的社会,女子的地位不高,品头论足倒也无妨,可是也正因为女子的地位不高,却怎么大丈夫无能,却要妇女为国献身。端是不要fa。
更何况用女人换来的和平真的是和平吗?德政不改,兵甲不修,不想着增强自己的实力,却想着投其所好,靠别人来苟延残喘,终会自食恶果。
一旁的平原君显然也没料到楚使会出这么一招,是又好气又好笑!打死平原君也不敢相信,会真有人将军国大事寄托在几个女子之上。
这样的国家不亡,谁亡?!
赵括与平原君相视一眼,显然都明白对面严重的不屑与不解。
但美女嘛,接还是要接的,不接那是不给楚国面子,当然绝对不是赵括见色起意。嗯,绝对不是!
随即赵括挥一挥衣袖,宦者令也识趣地随即将众女带回宫中。
见赵王括收下“重礼”,楚使更加兴奋了,当即就要继续讨论降卒之事情,却被赵括即以“需从长计议”为由给打发了。楚使虽有些无奈地暂退宫外,当然他相信收下了“重礼”的赵王,定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看着颇有些自得的楚使,赵括心中更不是滋味了。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他,早在无数的图书中听说过“靖康耻”,在无数的故事中看过“和亲”的悲哀。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不和亲,不称臣!”
这些话不应该只存在在故事里,赵括暗暗决心将他们变成赵国的国家信念——亘古不变的那种!
当然了,两月过去,想必秦军的行动也正就在这几日了,赵括也不介意就着楚王给的台阶就下了。(和亲也只能是别人给自己送那种!)
“平原君!”赵括稍稍平复心绪,对着平原君吩咐道:“就坡下驴吧!寡人估计秦国的攻势就在眼前了,先松一松口,等秦军的消息传来,再紧一紧口,能得多少便算多少吧!”
倒不是赵括心软了,因为从一开始赵括就没准备在这笔“生意”中挣钱,他所想的只不过是在恰当的时间将这只生力军送到恰当的地方,从而给予秦军最大的杀伤。
“诺!”平原君自然也深刻地领悟到了赵括的想法,所以才在谈判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改变条件。但经过为期两个月的谈判,显然也被楚使给磨得颇为痛苦,最要命的是自己还必须吊着他,闻听王上终于松口,当即便开心地应诺了。
而就在赵国君臣为楚王的所做所谓颇为不屑之时,楚王正在经历着人生最为黑暗的时光。
公元前252年冬,秦国尽起大军一十五万,号称三十万,出巴蜀而偷袭楚国。
时正值隆冬,又近年节,而楚国更是刚刚与秦国结盟而攻赵,故楚军根本未曾想过秦军会在此时攻击自己。
隆冬的严寒将宽广的河面冻成了冰面,能走人、能跑马,秦国大军身裹数件大衣,顶风冒雪迅速开进,在风雪的掩护下很快接近了楚国的城池。
而此时的楚人正在城内准备的新年的到来,爆竹之声已经在城中不断回响,街道之上尽是叫卖之声,孩童尽情地嬉戏着,就连看城门的士兵们也在讨论着过年的事宜。
这是这座楚城历经数年之后第一次回归楚国,万千的楚人终于可以过一个楚国习俗的年节。人们互相用着古老的楚礼互相致意着,用流传已久的楚食互相慰藉着多年的离乡背井,还有祭祖的袅袅烟火,期盼着楚国的强盛,家园的幸福。
然而,就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之间,一声巨响打破了所有的和谐。
一枚枚巨大的石块,从天而降,狠狠地砸在了城墙之侧、房屋之顶、街面之上。残肢断臂伴着无数的粉尘在城中激荡开来。
“哇”
“阿妈”
“啊”
“救救救”
巨石之下,几个百姓已经被压成了肉饼,但他们的亲人仍不肯放弃,边哭喊着边用自己带血的双手试图将亲人给刨出来;
那边倒塌的房屋之下,探出半个身子的人正呼喊着,乞求路人的帮助;
可是匆忙的路人哪里还敢多做停留,纷纷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在城池之中无迹地乱窜着,似乎只要他们不停下,秦军的巨石与箭雨就找不到他们。
奔走的路人将一对对情侣给撞开,又将一对对父子(女)给分割开,一步之遥,却因湍急的人流变成了天堑;
求救声、哀嚎声伴着孩童的哭泣声响彻着整个城池,原本热闹而温馨的城池只在瞬间便沦为了人间地狱。
“风!”
“大风!”
一声声低沉的怒吼,如同来自地狱的呼喊,将楚人的心肝震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