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刀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章 临城一别,酒醒刀,漠刀客,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秦王朝,国泰民安。
楚郡是大秦王朝第二大郡,隶属豫州。始皇帝秦统最喜爱六弟秦尧,将其封为南王,领荆州、扬州、交州,并破例准许秦尧可与其共治楚郡。
位于大秦王朝最南的楚郡,富裕第一的无岭城内,今儿显得格外热闹。
城内大街小巷挤满了前来参会的游客,身份略微高贵一些的,洒了囊中还算惹眼的家底,也只能盘踞在相距“折花楼”甚远的简陋板子楼上,一个个跳着脚,望眼欲穿。这些人家底盈实,可放在大秦王朝最富裕的楚郡,连富贵的边儿都沾不上。
今天谁都想要到折花楼的近处去瞧瞧,就算是真的倾家荡产了,那也是值得的。这些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都是一掷千金的主儿,但今天在这无岭城,就算他们是真的倾家荡产,也是半分近一些的希望都没有。
不为别的,就因为今天是大秦每三年一次的选秀大会。
整个楚郡一等一的豪阀贵族全都聚集于此,别说一掷千金,动辄万金消遣的纨绔们哪个不是带着鹰犬贵妇们,挥洒着大把银票希冀着往近处靠一靠,就连京城里也下来了不少公子爷捧场热闹。
各有稀罕物件的大爷们平日里都是鼻孔朝天的架势,今天在这无岭城,却都一个个谦让起来,各凭钱袋子说话,没一个仗着鹰犬的数量和身后的雄厚背景来闹事耍横的。
不说京城里几个分量极重的京官下来监会,那个因跋扈手段令整个江南道人人闻之色变的南王秦尧可也坐在那“折花楼”里呢。
大秦每三年都会在地方各郡进行选秀大会,为的是给皇帝充盈后宫,也为了给皇亲国戚们纳妾选妻。
像三年前一样,无岭城的“折花楼”不出意外地成为楚郡的大会举址。折花楼占地三百亩,分南北两楼,中间由一座古朴小桥连接,桥名“捻花”。
古桥看上去十分古朴,可定眼看那小桥的造料,只是一块并不出奇的桥台接引石,就是出自楚郡大河窑的冰裂青石,上绘银凤图案。整个桥面更是由大秦帝国最好的“耕年石”铺就,上绘“七彩凤”,可以说这“捻花桥”的造价买的下整个楚郡所有的青楼酒肆。
大秦王朝只有皇帝皇后才可用“龙、凤”,但为了表示对自己这个六弟的喜爱,当朝天子破格准许南王秦尧可用“凤”。
折花楼北楼前不远处是一座雕饰着凤纹的金丝楠木“挑花台”,今日便用于三年一次的选秀大会。挑花台与折花楼北楼由一条曲径通幽的走廊衔接,走廊上铺就着上好的“红鲤锦”,所有参加大会的可人姑娘皆会在大会开始后由红廊依序进入台中展艺。
北楼二层的“赏花台”,坐着一排锦衣华服的高贵人物,正中央那位闭目养神的黄袍男子,正是楚郡最大的“土皇帝”,南王秦尧。因为秦尧十分得当朝天子的喜爱,所以民间一直暗称秦尧为“后帝”,意指始皇之后可做皇帝。
南王秦尧,在十八岁的年纪就被当朝天子册封为独领一方政权的藩王,而且是沃土富庶的江南之地,可以说在江南三州,他是名副其实的主宰,只手遮天。
没有功高盖主的战事军功,也没有安邦定国的文治之才,只是生得一副天下艳羡的好皮囊,有一个足以让天下人嫉妒的身世背景。
秦尧整日把酒寻欢,从不问政务,江南所有初具规模的青楼酒肆几乎都有他的特制“凤巢”。不论京官还是地方官员,听到他的名字,哪一个不暗自唾弃鄙夷,要不是投胎了一个好人家,加上当今天子极富胸襟,你这个绣花枕头还不知道在哪个豪阀门第里给那些得不到宠幸的贵妇们做面首禁脔。
就连大秦的百姓都在私底下给了他一个十分应景的绰号,“绣花王爷”。相比于“绣花王爷”的应景,那个听起来赞誉极佳的“后帝”就更显得讽刺意味。
在大秦,秦尧说自己是纨绔第二,没人敢自称第一,偏偏他对自己的纨绔做派没有半点羞愧,反而引以为豪,就差在自己的蟒袍上缝制一个“骄奢淫逸”的四字官补子。
此时的秦尧左手轻捻着一对质地极好的玉球,右手轻轻敲击着凤椅扶手,缓慢而有节奏。此玉球名“同心”,是天子秦统赐予他的把玩之物。
秦尧从没打过仗,未建立大秦帝国之时,还是二皇子的秦统就一直对他呵护有加,从不让他涉足战事。自懂事起他就一直待在父王的王帐里,每次二哥打完仗回来,不管多脏多累,都会来他的身边摸一摸他的脑袋,问一句,今天有没有读书。
其实秦尧十几岁的时候就很想打仗了,不为了可以统一天下,只为能够帮一帮那个自己注定永远都追不上的二哥。可是在一次二哥正在中军营帐内和白将军画沙拟战,自己只说了一句“哥,我想打仗”后,二哥看他的那个眼神,就让他再也生不出那个念头。
很多年过去了,二哥秦统如愿成为大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尧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秦实权藩王,可以说,除了那个异姓王,秦尧就是大秦最具实权的诸侯王。
可是,在秦尧的心里,却一直高兴不起来。
“有好些日子没有见到二哥了吧。”
“王爷,下官看这时辰还有,有一件事……”
秦尧左手边坐着一位身着印有大雁补子的绯袍官员,还没等他说完,秦尧略微有些妖气的声音缓缓传来。
“刘本初,本王觉得你的官帽子还小了些,你们户部怎么也得来个尚书古雀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