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淮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孙自荐赴齐国,英雄问鼎,任淮浦,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项梁过江的消息传到江北,那些害怕章邯的人就把他当成了救星。有一天,吕臣正在陈城的府中议事,忽然王植的家人前来报告,说王植大人回到家中绝食自尽了。吕臣听了这话,就非常伤痛地对大家道:“王大人是因为没有保护好大王才绝食的啊!大王之所以败得如此之快就是因为秦嘉那小子不救援的缘故。我听说大王的性情变得暴躁起来,也是从听到那小子杀了武平君开始的,后来对谁都产生了怀疑,才导致楚国人心涣散,最后败亡。现在我们应该倾巢出动攻打秦嘉,来报他嗜杀之仇!”说完就让人拿了一些钱财先给王植的家人,叫他回去安葬主人,然后就和大家商议起兵之事。
吕臣的父亲吕青听说儿子要出兵攻打秦嘉,就赶来对吕臣道:“你这是亡国的馊主意啊!”吕臣听了父亲的话,大惊道:“父亲大人有何高见?”吕青道:“东海郡距离陈城有几百里之遥,兵法上讲‘袭击千里以外的敌人,未必能获胜。’况且章邯虽然离开了这里,可他离此并不遥远,假如他再次来攻陈城,你就完蛋了?”一句话说得吕臣心服口服。吕青又道:“近日闻听项梁已经渡江北上,你应该尽快与他取得联系,然后共同对付章邯,这才是上策啊!”吕臣觉得父亲的话非常有道理,就立即派人前往东南打探项梁的消息。
秦嘉杀了武平君,自立为大司马,后来探听到张楚王确实已经死了,就想自立为楚王。可是怕别人不服,一直没有下定决心。这时忽然来了两个人,他们一个是宁君,另一个人名叫公孙庆。原来宁君帮助叔孙通游说魏豹夺取丰邑成功后,就来到东阳县。县中有一个朋友,名叫公孙庆,此人很有辩才,但因长相一般,就没有出来求官。有一次,有一个相面师端详了他后就说:“先生是个鬼才,如果出仕做官,一定能青史留名。不过你面带煞气,弄不好就有血光之灾。你想平平安安地过一生,就请你清心寡欲地做个隐士吧?”公孙庆听了这话,左思右想后,叹气道:“大丈夫生在天地间就应该建功立业,名垂史册!怎么能默默无闻地隐居呢?”就放下了自卑,主动来找宁君谈论人生,二人谈的非常投机。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正好城中传来了秦嘉要准备自立为王的消息,他俩就合计了一番,就准备来见秦嘉,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这日二人来见秦嘉,拜见后,宁君先说:“将军的义举,真是远近钦仰,可自古以来要封王建制,却要慎之又慎,思虑事情尚且要……”秦嘉就打断了宁君的话,道:“你说话就说话,放屁就放屁,不要文绉绉的,听球不懂!”公孙庆见秦嘉是个粗人,根本没有必要讲究文采辞令,就直截了当道:“将军现在要是自立为楚王,结局就和张楚王一样!”秦嘉见公孙庆窄额扁头,凸颧凹鼻,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心中本就不喜欢,现在又听他说了如此不吉利的话,顿时就火了,道:“你这狂徒,初来乍到,竟敢胡说八道,是何居心?”公孙庆却哈哈大笑。秦嘉感到莫名其妙,问:“狂徒,为何发笑?”公孙庆笑道:“我是来劝将军不要称王的,能有什么居心却让您如此生气?”秦嘉就道:“那好,你就说说为什么不能称王?如果说的不合我意,就砍了你的头!”公孙庆于是侃侃而谈道:“不能称王的理由有三:其一,张楚国刚败,百姓只知道有张楚王,而不知有其他的张王李王。您如称王,百姓一定不会拥戴。其二,张楚王虽然死了,可是他的部众并没有散,若是有人将他们重新号召起来,其战斗力还很强大,如果他们一旦向您兴师问罪,您不就大祸临头了。其三,您的地盘非常小,也没什么根基,一旦称王,势必会先招来章邯的攻伐。有这三方面的原因,将军称王之后,是不是很危险?”
秦嘉听罢,默不做声,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先生说的虽然有道理,可是我没有什么名头,如果要起兵反秦,我拿什么名义来号召百姓呢?”公孙庆道:“将军的顾虑是正确的。秦灭六国,楚国最为冤枉。以前楚怀王客死秦国,百姓都非常同情他。可是张楚王不立他的后代,而自己称王,这是拿着张大楚国的名义来为他谋私利,所以不能长久。现在将军若能顺应民心,从楚国百姓的愿望出发,访立一位楚王的后代,情况就大不同了!”秦嘉这时觉得公孙庆说的话非常有道理,就接受了建议,欢喜道:“先生之言确实有道理,都是我不明事理,对先生出言不逊,现在就请二位留下来充当我的谋士吧?”宁君和公孙庆就留了下来。秦嘉于是一边派人寻访楚王的后代,一边打探章邯的消息。
可是过了很长时间,秦嘉一直没有访寻到楚王的后代,只访到了一位楚国贵族的后人。此人名叫景驹,是楚国名将景阳的孙子。秦嘉就只好把景驹立为楚王,定都郯城。秦嘉就任上柱国一职,统率所有兵马。新楚王就把宁君封为令尹,公孙庆为司徒。朱鸡石、丁疾、董緤、郑布为将军。孔范、孔龙为都尉。又分封了其他的官员,从此占据东海郡,名正言顺地号召起了兵马,举起了反秦的大旗,这是继陈涉和襄强之后的第三个楚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