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章 天将雄兵镇京师(中1),真摘星拿月,鲁西华,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无论第一晚的晚宴上到底因为何等原因,最后弄得大清君臣不欢而散,两朝的考察和访问终究还是要继续的。
大夏生活上的极大富裕和便利给明清两朝的君臣们带了巨大的冲击,这一晚很多人并没有安睡,而是在想着一个道理:仙人现世之后,这皇帝和世家应该如何自处?这天下到底是属于天子的还是仙人的?这神秘的仙人到底意欲何为?
绝大部分的人都揣着满肚子的疑问,直到夜深人静的时刻才勉强睡去,没过一会儿,又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来,洗漱规矩,因为今天一早大夏朝廷官员要带着他们去体验升旗仪式。还好现在是在大夏二月,升旗仪式的开始时间不过是在6:50左右,大家只要5:30起床准备就可以了,若是在初夏,日出时刻约在四点三刻,那时三点就得起床,如同上早朝。
昨夜褪下来的衣衫早就被国宾馆的服务人员连夜清洗、消毒、烘干,不少人一身上下干干净净,特别是在用过房间里的洗浴卫生设施之后,不少人爱上了这种异常方便、快捷的清洁模式,而不是冬日在家中三五日才沐浴一回的无奈。每个人在內侍或者宫女的服侍下洗漱干净、换上衣服、吃过早饭,这才出发。
礼,自古有之,涉及了一个政治体系从上到下方方面面的精神面貌。自古而来,衣冠之美,谓之华;而礼仪之大,谓之夏,可见华夏二字的由来不是那么简单的字罢了。最高的礼当属国礼,最早国礼的文字记载乃是周礼,里面记载了周朝时期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其中各种当时名物、典章、制度一一叙述,无所不包。
大夏邀请明清两国君臣前往天安门(明时承天门)观礼,这可谓是非常尊贵的礼节,所以,所有人都很珍惜,也想看看到底大夏在礼仪之上有何过人之处,是不是仅有表面上露出的富贵繁华。
不管昨晚如何,今日明清两朝君臣相见均是相安无事,两辆大巴车载着客人们返回了紫禁城天安门。得知升旗仪式都是按照日升时间,毎日変化,皇帝大臣们点点头,每朝都有钦天监、太史令,专门负责星象占卜,若是连日出之时都搞不清楚,这头上的脑袋只怕就快搬家了。
此刻的城楼自然是被封锁了,君臣们站在城楼之上,望着下面偌大的广场上,一大片黑压压的人头,嘉庆帝不由得问道,“这些百姓都是来观升旗仪式的?怕是不下三千人”
“不错。大夏地大物博,不少民众都是从王朝各地过来,来到京师旅游,这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也是必看项目,一年下来,百万之数的观众总是有的。”
崇祯帝说道,“岂不是人人都是自愿而来,为何又如此安静?”他身为信王时,出行过,对街面上闹糟糟的场面深有体会。
“大夏立国于华夏危难之际,王朝之威、深入人心,国旗乃是王朝象征,现场不得嬉戏喧哗。”
明清两朝君臣听到解释后均是沉默不语,心中却是有些不信,你大夏吹得有些太过了吧。虽然大家心中存疑,但是没有说出来,只是静待仪式举行,倒要看看这其中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时间过得飞快,天安门下的城门洞开,庄严肃穆的国旗护卫队踏着一致的步伐走了出来,其中一人肩上扛着幅面巨大的红旗。这个时候广场上万籁俱静,只有那那整齐划一的皮靴声响起。
明清两朝的君臣顿时严肃起来,一股庄严神圣的感觉涌上心头。所有人都站的不动,表情庄重,只有那国旗护卫队如同洪流,缓缓走向国旗台。这种感觉,是一种自豪还是骄傲?不管满人心中怎么想。在场几位清朝汉臣的眼中倒是开始起了水雾。
“这就是大国风范吗?”刘墉心里在想,场面来看赶得上康熙帝的北巡围猎了,只不过那不是汉家君王。
“父皇,不知道为什么,儿臣好紧张。”明朝太子朱慈烺被崇祯帝带在身边,其他两个儿子和女儿分别被贵妃和皇后拉在身边。此刻朱慈烺的手被父皇紧紧地握着,虽然有些吃疼,但是仍然好奇地趴着城墙向下张望,“这就是大夏军队的威严吗?”
崇祯帝握着太子的手有些出汗,他却不自知,口中说道,“虽只百人却胜千军,如此雄兵,吴长伯的军马弹指可破。”
在众君臣的眼中,护卫队整齐的方块队伍变为人字形,扛旗手将肩上国旗挂在旗杆上,顿时整个广场鸦雀无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