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龙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四章 委婉点,人间守墓神,杨龙龙,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东坡亭内,已经过了数个时辰。
日落西山,阳光昏黄,照耀在这些读书种子的身上,煦煦生辉。
“白云书院张云海,所创【梅花语】一诗可入此次诗词录进行考核。”
“白云书院曹莴,所创【雪河】一诗可入此次诗词录进行考核。”
“国子学李知礼,所创【梅骨】词可入此次诗词录进行考核。”
“白云书院马德,所创【轻剑落】可入此次诗词录进行考核。”
沉稳而平静的嗓音不时从凉亭内传出,有人欣喜,有人忧愁。
凉亭上凌空悬挂一个金色铜铃,缓缓旋转,偶尔发出一两道清脆动人的嗓音,大部分时间纹丝未动。
此乃儒教文铃,儒家之内的学宝,以诗词为食,诗词若好到一种地步,学铃内的铃声可连绵起伏,接连不断,如大道之音,响彻人间。
随着时间流失,金色铜铃没有任何反应,刘醇那本就古板的脸色越发难看起来,连语气都不自觉带了丝严厉之色。
原因无他,白云书院的学子们不说做的诗词有多么惊世脱俗,但国子监的学子却仍是远远不及,质量不谈,数量此刻都远远落于下风。
虽然眼前这些诗词进入诗词录只是筛选入品诗词的第一步罢了,但是若连这第一步都没几个学子入选,何谈后来之事。
刘醇瞟了眼一旁的李道光,后者此刻面带微笑,手握青瓷茶盏,不慌不忙的细品一口,随后流露出满足神色,顿时心中暗叹一口气。
他与李道光年幼时乃是数年同窗,后因理念不合一人去了国子监,一人去了书院,平日里谁都不服谁,这次却仿佛被比不去了。
哪怕他早知道结局会是如此,仍有些无奈,作为此次国子监的代表,恐会跟整个监内学子被文人耻笑。
“刘醇啊,这点小事就心境下沉,想破那五品君子境,恐怕悬咯。”李道光笑意十足,故作叹气。
“关你屁事。”刘醇冷淡回了一句,站起身看向国子监方向的学子,问道“前方白云书院诸位学子珠玉在前,你们可有人想好诗词?”
这句话明显就是坐不下去了,催促着众人赶忙上来几个好让他来个台阶。
可问题是众人面面相觑,哪怕是先前颇有自信的几人,上前被两位当代大儒分析打击之后此刻眼神中也有着退缩闪避之意。
刘醇扫视一周,心头凉凉。
人无傲骨,何来佳作再等个几天大概也没什么作用。
只能下意识的看向李知礼和张雅,这也算是为数不多的遮羞布了,各贡献一篇收录诗词。
感受到先生传来的期待目光,一身绫罗紫裙的少女张雅眨了眨水灵的眸子,低头望地。
真没啦一滴都没啦张雅正这般委屈巴巴的想着,只见身旁温润如玉的李知礼缓缓走出。
看着这一幕,在场本来漫不经心的学子都不自觉将目光转了过来。
李知礼的文章,在同龄人之中向来出类拔萃,哪怕是白云书院以诗词见长的读书人都不敢小觑。
“老师,学生不才,未曾想出满意诗词。”李知礼开门见山。
众人皆是一愣,刘醇更是心头凉凉,正欲安慰两句,就只听后者接着道“但,我同窗好友徐长乐昨日在莲花凉亭内闻北域战乱有感,做出半首诗词,学生闻之心潮澎湃,如痴如醉,今日长乐兄未曾前来,所以斗胆替他将这半首诗词献上。”
李知礼今日本就一直在等待徐长乐的到来,期待着他今日大出风采搓搓白云书院的锐气,谁成想长乐竟然没来,顿时让他抓肝挠心,不吐不快。
在他看来,这等文章,多蒙尘一时,就是等他的侮辱。
直到现在,又感受着右侧白云书院学子们不时传来的微讽目光哪怕是他这般好脾气的人也觉得等不了了。
李知礼认真道“昨日张雅师妹也在,知道我并没有说谎。”
张雅下意识想嗤之以鼻,但想起那日的感触,又有些无力。并且白云书院在前,自然停止内斗。
“嗯还行”她闷闷不乐道。
闻言,在场所有学子面面相觑。
尤其是白云书院的学子,一脸你在逗我的表情。
替他人献词,闻所未闻,若真有这般出色,为何亲自不来,这可是能得到大儒们赏识的好机会。
难道那叫做徐长乐的学子有这般孤傲自信?
李道光转过头来,面露好奇期待神色。
半首还是徐长乐那小子刘醇知根知底,实在燃不起什么信心,轻声道“那便说来听听。”
李知礼脸色肃穆,轻拍衣袖灰尘,随后站直眺望天边,一字一句道。
“怒发冲冠,凭栏处。”
刘醇眯起眼睛,只觉得开篇便与大部分诗词描景不同,不说出色,但好歹占一个奇字。
如今魏朝学子做诗词,格式僵化,缺乏灵思,乃是最大弊端。
他下意识权衡觉得,若是接下来都能保持开头这种出奇之意,不说入品,但最少也能跟白云书院众诗篇平起平坐。
李知礼停顿片刻,接着道。
“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所有人皆是眼前一亮。
气势磅礴,词意大气而豪迈,期间还夹杂些些许不甘愤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