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米同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七十章:走投无路,夜主咸阳,老米同志,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divid="tet_c">将乃军之胆魄,一支部队哪怕战斗力再强,没有了将军这个主心骨,那么就跟一群咸鱼没什么区别。
更何况中邑城这些齐兵本就是群咸得不能再咸的咸鱼,原来的人数优势又在李克用大量吃空饷之下直接砍掉对半兵力。
于是乎当孤夜带人冲进大营的那一刻,他便宛如赶着一群鸭子下水般轻松无比。
哪怕像庖硕蛮九这样的猛将,真正死在他们手下的齐兵也不过五指之数。
不是不够努力,确实是能力不足。只恨那些人跑得实在太快,连追都没法追得上。
而之所以会如此顺利,有一部分原因还得是北冥幽月和铁三狗的斩首行动造成的效果。
不过说到这里或许有人要问了,既然已经早早就摸清了李克用的底细,那为何不直接将其杀掉来得干脆。
当然这是万不可取的,首先第一点便是北冥幽月无法确定孤夜什么时候会来突袭,之前的所有预判都只是基于两人之前军事理论交流时的相互了解产生的默契。
一旦提前先对李克用进行刺杀,那么有很大的可能就会打草惊蛇。再者留着这么个吃空饷喝兵血的将军镇守中邑城总是有益无害的。
谁知道换个人来会不会弄个纪律严明带兵如神的家伙出来?
于是设计马倌老黄,把铁三狗提前安去其私宅中才是王道。因为只要城中有所异动,齐兵肯定会第一时间汇报到这里来。
所以等到了那时才是最为合适的刺杀时机。事实上北冥幽月也是做到了,就在孤夜发动突袭的当口,他们很是及时截住了李克用前往军营的脚步。
并且在铁三狗的配合之下,以一大缸水为契机瞬间碾压了其亲兵队。至于李克用,北冥幽月不觉得以自己的实力要单杀一个普通将领会有什么难度。
中邑城起火了,而且是场无法扑灭的大火。触子出兵所用之粮加上平舒,河间两城的粮草在一夜之间被孤夜付之一炬。
那一个个高耸的粮仓宛如一支支火炬,把这繁华的边境商业之城映照出一道不一样的风景线。
然就在大家为计划最终取得成功而欣喜不已的时候,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就在抵达中邑城的那一刻,其实烧不烧粮仓对于整个燕地的战局已经无关紧要了。
因为就算没有这次行动,盘踞在武平城内的上将军触子也打算退兵。
不,应该说就算他如今想退兵也不会那么容易了。此时的武平城外,昌国君乐毅的先遣部队三万大军已经堵住了他们撤往平舒城的退路。
加之由王荀的五千人马和征召的四千武装起来的青壮也汇兵于城下。
方城,安次城守军亦是尽出,共携一万五千兵马将之前路堵截。可以说,触子此时可谓是四面楚歌成了瓮中之鳖。
攻城应该是不可能攻城的,这一点触子倒是挺放心,毕竟手里还握着常傲这个有着特殊身份的人质。
只不过让触子有些措手不及的是,燕国方面的反应居然会如此迅速和激烈。短时间内聚集三万兵马是个什么概念作为上将军的他自然再清楚不过。
并且还是以乐毅作为主将,这一点才是令人更为担忧的事情。
从突袭文安城到占领武平城,这期间所用的时间其实并没有多久。所以这三万燕军绝不可能是在接到求援之后才开始召集的军队。
那么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乐毅这三万大军原本就是要前往此地的。然而燕王喜突然向边境派出这样一支军队是想干什么?
触子并不认为燕国敢单方面向强大的齐国开战。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却是只有这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何会有三万大军突然出现在这里。
假设燕
国这只军队真是来与齐国开战的,结合起燕国没有能力单独开战的现状,那么一个令人思细级恐的事实便顺理成章的浮出了水面。
触子每每想到这个可能性,脊背处都会惊出一身冷汗来。
所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违背了为自己设下的底线,直接下令将整个武平城所有的女人和孩子全部集中起来作为人质,再加上常傲王子的身份与乐毅进行谈判,逼迫其让出一条路来放他们归齐。
这样的条件下,哪怕是没有那上万妇孺,单以常傲为要挟,乐毅也是不得不接受的条件。
于是乎在将武平城彻底占领两天之后,齐国上将军触子终于退兵了。带着那无数哭哭啼啼的女人孩子。
他以每十里放两千人为条件终于在第三天的日落时分安全越过了陷空山边境线。
而这个时候,孤夜等人正刚刚完成休整陆续钻出树林准备对中邑城发动突袭。
这样的意外是之前没有预料到的。可却是大势所趋无法改变,哪怕王荀已经将情况告之乐毅,但在上万妇孺生死与两百士卒安危之间,具体如何做出选择其实是毋庸置疑的,更何况人家手上还掌握着一个燕国二王子。
于是乎孤夜与其带领的两百士卒的退路彻底被触子给堵得严严实实。
当然,这个时候的孤夜对于身后的情况自然还是一无所知。如今的他甚至还在为自己发了一笔「横财」而沾沾自喜。
在突袭了齐军大营之后,他发现偌大的后营之中居然养着许多战马。这对于极度缺马的燕军来说绝对是个难得的好消息。
而就在他为手下两百士卒配齐一人一马的时候,大营之外来的两个人才真正让他喜出望外。
「哈哈哈……寒丑兄!真的是你啊!没想到居然能在这里遇到……哈哈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