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只跳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五十六章 达延汗有些懵【求订】,从百户官开始,七只跳蚤,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英国公府
张仑刚回到国公府没有多久,就见自家夫人一副急匆匆的模样赶了过来。
张仑见状不禁心生几分疑惑,这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不过很快张仑就看到了跟在自家夫人身边的张槿。
看到张槿的时候,张仑心中便隐约猜到一些,连忙起身向着张槿笑道“小姑姑怎么有功夫来见我啊。”
张槿只是瞥了张仑一眼,上前毫不客气的坐下,这才冲着张仑道“给姑姑我说一说,今日朝堂之上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陛下会允许王阳明前去执掌大军,难道陛下不知道王阁老他只是一介文臣,根本就没有统帅过大军吗?”
自家父亲那可是老英国公府,一辈子都在同军伍打交道,就算是张槿平日里耳濡目染,多少也知道统军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还是涉及到数十万大军,其中的方方面面,那真的不是谁都能够搞定的。
如果说如孙、白、韩、李这些统帅之才真的那么容易出现的话,那么数千年来,也不可能只出了那么寥寥几人了。
张仑在看到张槿的时候便已经猜到了张槿的来意,所以听了张槿的话丝毫不觉得惊讶,先是冲着同样一脸担忧之色的苏氏微微点了点头,然后笑着坐在张槿对面,面色一正道“小姑姑却是有所不知,王阳明却是李……姑父他亲自向陛下举荐的,以陛下对姑父他的信任,最终决定让王阳明统兵倒也不奇怪。”
张槿微微一愣,她先前也只是听侍女说个大概,并不清楚其中的内情,现在听张仑这么一说,张槿皱了皱眉头道“夫君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朝中那么多的将领他不选,怎么就偏偏选了王阳明呢?难道他不知道这种事情的利害关系吗?”
张仑却是摇了摇头道“姑父到底是如何想的,我等自然不知,不过要说他不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显然不可能,若是真的不清楚的话,他也不会主动上书,恳请天子派遣王阳明前去统军了。”
说着张仑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稍稍犹豫了一下看着张槿道“小姑姑,依我之见,眼下这般局面其实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张槿带着几分不解看着张仑。
张仑轻叹一声向着二女解释道“小姑姑你且想一想,这一战可以说满朝文武都关注着,大明出动了二十余万大军,再加上民夫的话,至少数十万之多,其中所动用的人力物力绝对惊人。”
就算是张槿、苏氏二人再怎么的不关心天下事,她们也不是傻子啊,自然知道朝廷出动数十万大军意味着什么。
张仑缓缓道“这一战如果胜了的话,但凡是参与这一战之人必然加官进爵,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可是一旦落败,不知道要有多少人为此掉了脑袋。”
张槿、苏氏闻言不由面色一变,张槿更是眉头一皱。
不过很快张仑就将先前王阳明所说的那一番话讲了出来道“王阳明为主帅,那么如果真的出现大军失利的局面,到时候只要王阳明出面扛下一切,再加上天子力保,那么姑父他身上的罪责就会轻许多,最多就是受一些惩处罢了,只要不是丢了性命,有天子的宠信在,要不了许久一样会东山再起。”
苏氏闻言长出一口气道“这么说来,王阳明就是姑父他选出来的替罪羊……”
张仑闻言不禁白了苏氏一眼,轻咳一声道“万一,我说的只是万一,再说了,王阳明又不是傻子,人家有怎么可能会傻乎乎的去给人做替罪羊。”
苏氏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笑了笑看向张仑道“姑姑现在可以放心了吧,就算是出现最坏的结果,也有王阳明来扛着最大的责任。”
张槿看了张仑一眼,微微点了点头道“你说着一战,大明胜算几何?”
陡然之间听张槿这般询问,张仑不禁迟疑了一番,苦笑道“正常来说,大明数十万大军,至少是鞑靼人的两三倍之多,应该能够胜过鞑靼人,只是战阵之事,瞬息万变,谁也不敢保证最终结果会是如何。”
说着张仑想了想道“不过此番姑父所调派的除了河南、四川、山西等地的兵马之外,其余十余万大军皆可以算得上是精锐,同鞑靼人相比,倒也有一战之力,未必不能够胜过鞑靼人。”
这边王阳明领了天子的旨意,行事可谓是雷厉风行,当天便自京营选了一营人马开拔,直奔着宁夏而去。
却说鞑靼人一方
苏德尔部的达鲁尔花在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攻破武宁堡越过边关杀入宁夏境内,自然是为鞑靼人打开了进入中原的通道。
不过达延汗身为草原上的枭雄人物,虽然说在得知安化王造反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如何扶持安化王分裂大明,如何借安化王叛乱来削弱大明,从中谋取好处。
甚至达延汗还想着有朝一日他未必不能够如昔日大元帝国一般杀入中原,重立胡人皇朝。
正因为如此,达延汗在苏德尔部进入宁夏几日之后方才缓缓开拔。
只不过在达延汗的分配之下,近十万鞑靼大军却是兵分两路,一路由其统帅,跟在苏德尔部之后进入宁夏,奔着庆阳府安化城方向而去,准备同安化王汇合,共同抵挡大明朝廷的平叛大军。
而另外一路则是由达延汗麾下的心腹将领统帅,三万兵马则是奔着陕西延安府而来。
在达延汗看来,不说大明朝廷派出的平叛大军,真正让他高看一眼的只有坐镇三边之地的三边总督杨一清所部。
大明朝廷没有调派杨一清率领大军前去平定安化王叛乱,其目的达延汗自然是清楚,无非就是防止他鞑靼人趁机自陕西南下。
大明朝廷以杨一清防着他们自陕西南下,他何尝不是在防备着大明朝廷呢。
达延汗同样也担心杨一清这位允文允武的三边总督,所以说达延汗直接派出了三万兵马,不为其他,就是为了拖住杨一清这位大明的能臣,也好给他争取扶持安化王的时间。
只要他扶持安化王将甘肃、宁夏等地拿下,等待安化王稳住了局势,他便可以汇聚人马杀入陕西,灭了杨一清所部,到时候安化王占据陕甘宁之地,直接便可以威胁大明的山西、河南等地,甚至成为悬在大明京畿重地头上的一把刀。
近七万鞑靼大军浩浩荡荡的自武宁堡涌入中原,因为稍稍慢了两日的缘故,所以同苏德尔部拉开了一些距离。
等到苏德尔部达鲁尔花等人被李桓全歼的时候,鞑靼人距离最近的前锋兵马尚且还在百里之外。
偌大的帐篷之中,一股浓郁的腥臊之气传出,就见这帐篷四周尽皆是鞑靼人的骁勇之士,再看那帐篷的奢华程度,不用说,这正是达延汗的汗帐所在。
大帐之中,烛火跳动,头上梳着小辫,一身裘衣,身形魁梧的达延汗正站在一张舆图之前。
这一张舆图赫然是一张大明疆域图,甚至还包括草原之上的偌大疆域。
而达延汗站在那舆图之前,看着面前的舆图,目光正落在那安化城所在。
捋着胡须,达延汗的目光越过宁夏,飘向了陕西、陕西、京师等地,眼中闪烁着精芒。
一阵脚步声传来,就见十几道魁梧的身影大步走进大帐之中,这些人进入大帐看到达延汗的时候齐齐向着达延汗行礼道“见过大汗。”
达延汗缓缓的转过身来,目光从一众人身上扫过,然后微微点了点头道“所有人都安顿停当了吧。”
这些人都是达延汗任命的各部头领。
要知道达延汗聚集了草原上数十个部落的人马,其中大大小小的部落头领有数十人之多,这些部落头领响应他的命令带着族中勇士前来,所带来的人马自然是有多有少。
多者有近万人之多,少的也就两三千人,这么多头人便意味着命令难以传达,更难得到统一。
因此达延汗便亲自委派了十名临时的万户官,每一个万户官便统领一万人马,完成了对十万兵马的初步掌控。
这十几道身影之中有几名万户官,同样也有一些为达延汗出谋划策的心腹手下。
示意一众人落座,达延汗缓缓坐了下来。
做为达延汗的心腹之一,被任命为万户官的鲁达尔将一杯羊奶一饮而尽看着达延汗道“大汗,您唤我等前来,可是有什么吩咐吗?”
其余人虽然说没有开口,不过也都同样抬头向着达延汗看了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