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野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二章 弃城而逃,从红楼开始的名著之旅,终南野道,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走通津门,是由于此门为陆路城门,南侧紧邻东水门,那里有着汴河渡口。

作为东京城里最主要的一条水上交通干道,汴河从外城西水门入城,流入内城水门,横穿皇宫前边的州桥、相国寺桥,然后流出内城水门,再经过外城东水门。

从这条水路走,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离开汴梁范围。

当此之时,赵佶身旁只带了蔡攸以及少量扈从,之所以走的这般悄无声息,皆因蔡攸这厮进言,

“陛下御极天下日久,威望甚重,若大张旗鼓而行,势必引得众王公争先跟随,恐于行程不利。”

赵佶对此深以为然,竟连一众嫔妃儿女都尽数抛弃,只顾自家逃命,一夜之间跑出了数百里,天明时分抵达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不是南京)。

也就是这天,赵桓登基前率众去恭请赵佶时,这才发现这位前官家已然跑了。

得闻此讯,先是太上皇后、太皇妃以及王子帝姬等按照之前制定好的计划离开了汴梁城,前去追赶赵佶。

赵桓见状,未免别人说他不孝,只得黑着脸,委派平凉军节度使、中太一宫使范讷,统领一千大军随行护卫。

随后,不少赵佶心腹官员也纷纷效彷,相继出城逃亡。

而赵佶此时已到了符离,改大船而行,船行至泗州,望见岸边渔市,他突发奇想,非要亲自登岸买鱼。

赵佶很会买东西,没有一点天子派头,与渔民就价格问题,进行了亲切友好的协商,德胜而还后,甚至突生感慨,还赋《临江仙》小词一首。

词曰:过水穿山前去也,吟诗约句千余。淮波寒重雨疏疏。烟笼滩上鹭,人卖就船鱼。古寺幽房权且住,夜深宿在僧居。梦魂惊起转嗟吁。愁牵心上虑,和泪写回书。

等到达泗州城后,赵佶才停住匆忙的脚步,停留此地稍事休憩。

泗州城地处淮河下游,淮河在此处与汴河相连,乃是南北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也就是在这里,行宫副使宇文粹中以及童贯、高求等大臣,都相继从后面追赶了上来。

值得一提的是,童贯本来已被赵桓任命为东京留守,但其听闻赵佶南幸,便私率胜捷军亲兵倾巢而出,追赶赵佶,美其名曰“护驾”。

这厮的胆子的确很大,对于赵桓的任命竟敢视若无睹,这也是他后来被定罪处死的十大罪状之一,即:不俟敕命,擅去东南;差留守,不受命。

像童贯这样擅自离开京城,前往东南地区的官员其实还有很多。

达官显贵、平民百姓,和那些地位较低的官吏就不说了,高官自尚书而下逃遁者,如张权、卫仲达、何大圭等五十六人。

蔡京、蔡攸与宋焕家族,千余人,无一在京师。而蔡京、蔡攸门下之士,弃官而逃者十之七八。

在此期间还出了一个插曲,即童贯与高求发生了激烈冲突。

却是二人都是领兵而来,童贯领着三千胜捷军,高求领着三千禁卫军。

名义上,他们都是来给赵佶护驾的,但实际上,谁都清楚二人为何而来。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加之他们两个屁股都不干净,为了防止被赵桓清算,自然不敢留在京城。

童贯比高求早一步到泗州,所以自然而然的,赵佶就被他抢到手中,严密保护了起来,然后他诈传赵佶之命,令高求守御浮桥,不得南来。

高求对这道命令表示怀疑,执意要亲自面见赵佶问个清楚。

童贯恼羞成怒之下,竟传令胜捷军射杀禁卫军。

胜捷军本就是西军强军,童贯的亲兵更是其中翘楚,禁卫军哪里是其对手?

只片刻功夫,便伤亡一百余人,眼看打不过童贯,高求只好下令禁卫军撤退,他本人则与兄弟子侄站在路旁等候,希望能再见上赵佶一面。

不久,赵佶果然乘坐肩舆而来,见面之后,君臣相顾泣下。

赵佶想说些什么,可或许是顾及蔡攸、宇文粹中、童贯等大臣陪伴在侧的缘故,最终竟一语不发,径自决绝离去。

路上之人见此情形,莫不扼腕流涕。

高求没了奈何,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留守泗州为童贯等人断后。

而赵佶到达扬州后,却仍然感觉不太安全,执意要渡江南下。

当地父老力谏车驾不可渡江,但赵佶就是不听,他此行的目的地乃是镇江,只因其认为那里是他的吉地。

至于原因说来可笑,绍圣三年,赵佶以平江、镇江军节度使身份被宋哲宗封为端王,之后更是以端王身份成为大宋天子。

所以,到了政和三年,赵佶便将镇江由州升格为府,这是两浙地区最早由州升格为府的城池,由此可见,镇江在赵佶心中地位之特殊。

除了这个不足以为外人道的原因,赵佶还认为,镇江北有长江天险,可以阻挡金军南下。

最关键的是,镇江的政治局势对赵佶也比较有利,镇江知府蔡翛是蔡攸的弟弟,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使宋焕是蔡攸的妻弟,而蔡攸是赵佶最信任的人。

至此,赵佶便在镇江住了下来,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关注北方局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未来小说相关阅读More+

星际内卷王

墨乡

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蓝白的天

重生之白手起家

没馅了

被未知晶体绑定:我有资源生产器

风辰晓

阴阳古董店

为陈

献殷勤

沉渔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