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墨香楼事,制镜大师!
灵灵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87章 墨香楼事,制镜大师!,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灵灵吼,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另外,这些报刊虽然仍以转载民报内容为主,却都如此前京报一般,有了各自的“原创”新闻。
一时间,这些整改后的民间报刊竟然吸引了更多的读者,销量也都往上涨了一截。
夏完淳再来到墨香楼,将这些民间报刊都买了一份,放在一起看。
见上面再没有篡改《大明报的文章,也没有曲解朝廷政策的文章,议论朝廷政策的文章也都比较客观、中肯,便觉得很是开心。
美中不足的是,他再也没有在墨香楼遇见那四名士子了。
‘那四人大概没脸再来墨香楼了吧?’
他笑着如是想。
···
这日,朱媺娖听闻南京玻璃厂研究所彷造出了显微镜,便移驾前往巡视。
南京玻璃厂属于皇室与朝廷合作办理,除了生产玻璃供给玻璃镜厂及民间使用外,其内还有玻璃生产研究所、玻璃器具研究所各一个。
前者负责实现、提升玻璃生产工艺,后者则负责研究实现朱媺娖所提出的一些玻璃器具。
显微镜,便是南京玻璃厂玻璃器具研究所成立后,一直在攻克的题目。
因为并非急用,又希望藉此培养出一批相关人才,所以对于显微镜,朱媺娖并未提供全套详细资料。
也因此,研究所用了大半年才将显微镜制造出来。
当然,该研究所并不止显微镜一个研制项目,还有别的东西需要研制,有的优先级别甚至超过显微镜,这也是显微镜出世较晚的原因之一。
到了地方,朱媺娖亲自使用过了这个只有十六倍的显微镜,感觉还算满意。
随即看向一旁明显很拘谨的年轻人,笑问:“就是他帮你们突破了技术难关?”
“正是。”厂长余建中在一旁答道,“此人名叫孙云球,苏州吴江县人,其父孙志儒曾做过福州、漳州知府。
他是今年春节后听过我厂对外学徒招聘进来的,于玻璃器具研制一道极有天赋···”
厂长还在介绍着呢,另一边的郝光明忽地讶然出声道:“这竟然是个历史名人!”
朱媺娖听了神色一动,但并没有张口询问——她知道郝光明肯定会说。
果然,郝光明道:“孙云球,1628年生,今年才十八岁,官宦之后。
不过他父亲应该是在最近两三年去世了,由此家境中落。
后世历史上,他也是很年轻的时候就去杭州学习制镜技术眼镜,后来成就极大。
杭州制镜技术本就先进,是融合了我们是神州漫长的玉器工艺技术的。
孙云球在杭州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制镜技术,更是将所学的我国古代几何、物理知识融入其中,继续提升技艺,最后掌握了‘磨片对光’技术。
事实上,他不仅在制镜方面极有天赋,在数学、物理尤其发明创造方面天赋都很强,还发明了用于磨制镜片的牵陀车。
再后来,他向来陈天衢学习光学陈学于利玛窦、汤若望,由此接触到了西方知识与一些器物。
学有所成后,他或彷造或发明了千里镜、存目镜、万华镜、鸳鸯镜、放大镜、幻容镜、夜明镜等光学物品。
后来,他更是将光学、制镜方面的毕生所学,编写成《镜史一书,令眼镜价格大降,泽及百姓、后人。
甚至,他在历史上就制造出过简易的显微镜,名为察微镜。
另外,他在其他发明创造方面也颇有成就,曾为了校准自鸣钟,发明了自然晷,利用日影判断时刻,相当精准。
由此看来,这人将来可不止是个制镜大师,在数学、物理方面也很有天赋,有成为科学家、发明家的潜力!”
听了郝光明的话,朱媺娖不禁惊喜地看向孙云球,吓得孙云球更紧张了,还以为他有什么地方不对。
另一边郝光明则又道:“我看孙云球资料中,陈天衢以及后面一个叫薄珏的,也都算是科学方面的人才。
你可以让锦衣卫找找看,他们若是还活着,就能招过来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