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朱媺娖指导新戏,方以智荐徐正明
灵灵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6章 朱媺娖指导新戏,方以智荐徐正明,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灵灵吼,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divid="tet_c">第二场戏名为《解放妇女:顶梁媳妇石红梅》。
这场戏就很贴近南京普通市民生活了。
讲的是石红梅丈夫两年前到北边从军报国,至今未归,也未有消息,人们都说他死了。
家中本靠着公公做刮脸匠为主要经济来源,结果再石红梅丈夫走后没几个月,公公便生了一场大病,就此卧床不起。
家中没了主要经济来源不说,还要支撑公公的药费,石红梅又有一儿一女要养,靠她和婆婆在家纺布卖的那点钱根本维持不下去。
到了最苦难的时候,婆婆说要将孙女卖了,一则减少一份口粮消耗,二则可以换些钱供家里渡过难关。
石红梅死也不愿,跑回娘家借了点粮食,才又维持了一段日子。
然而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眼见着婆婆已经在联系人贩子了,石红梅焦急不已,却无可奈何。
这个时候一支神奇的部队进城了,那就是监国公主的部队。之后没多久,监国公主入主南京,登基成为新帝,南京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
安装最新版。】
其中一项,就是开办纺织工厂,招收女工。
南京原来虽然也有不少私人的纺织作坊,但早就招满了人,而且对女工手艺要求也颇高,想进去很难。
朝廷开办的纺织工厂不仅招人多,而且对女工手艺要求也比较低。
就这样,石红梅进入了纺织工厂,每月领着一两以上的工钱,一下子解决了家中困难。
不仅如此,她的家庭地位也随着收入的提高不断提高。原本家中什么事都是公公婆婆说了算,即便是婆婆要卖她的女儿,她也能哀求,无法阻止。
但当后面她在工厂升为生产小组的组长,每月带回近二两银子时,婆婆遇到事便主动询问起她的意见来。
最后一幕则是石红梅将一双儿女都送入小学上学,回到家中则见到了她的丈夫,却是丈夫随着将军转战南北,终于载誉归来···
这出戏虽然剧情比较平澹,但众多百姓却看得热泪盈眶、感动不已,因为其中一些事就是他们中某些人的真实经历。
也因此,百姓对这出戏的议论也更多——
“这戏里说得对,女子也要敢于走出门,才能赚大钱,赚了钱在家里说话才能硬气。”
“可不是嘛,当初要不是我和婆婆一起去了纺织工厂,我家日子哪儿能过得像现在这么红火?”
“进工厂的不算什么,那些当小学老师的女子才真好呢,工钱高,还被人尊重。等我家英子学有所成,也要让她当个小学老师。”
“···”
在百姓的议论中,第三出戏《精忠报国:周铁牛迷途知返舍身抗清》。
周铁牛是一位出身农民军的普通士卒,因见清虏入关肆虐,主动反正,投入朝廷军队抗击清虏,最终牺牲,却赢得了身后美名的感人故事。
以前,民间关于武将的故事大多讲的是大英雄大豪杰,总之不管出身怎样,最终都成了大人物,做了一番轰天动地的大事。
而且多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圆满结局收场。
这第三出戏中,周铁牛到最后也只不过做到新军队正而已,一直都是个小角色,最后还在抵抗清虏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虽然朝廷将其名字铭刻在纪念碑上,骨灰送入英烈园供奉,更是选了孤儿继承其香火和朝廷嘉奖,但仅就结局而言这故事无疑是悲壮的。
所以,即便观看的不少百姓并未经历过战争,也没亲眼见识过清虏的凶残暴虐,但还是看得眼泪哗啦啦地流,心中对大明将士多出一份敬重来···
像这样的新戏演出,正月里在南京各区各街道轮番开展,基本上每条街道都会展开一次,算是弥补去年艺术团演出在南京城这边的缺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