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尘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4章 铸钱,原始人日记,牧尘客,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铜钱浇铸略显麻烦,不过徐晨从最开始浇铸铜器就已经在慢慢积累了。
每次用烧融的铜汁浇铸器具,总不会恰好用完,多少都会剩下一些,这些铜汁就被他铸成了铜钱。
最开始几次是用简单的泥范,但大小不一看着有些不爽,于是便挑选了一枚自己最满意的翻砂做了几个陶范,每个陶范里面可以浇铸四枚铜钱。
这些铜钱大小都一模一样,每一枚重半两左右,上面还有阳文“一文”字样。
这样的铜钱陆陆续续积攒下来两百多枚,眼下方云都收在自己的房间。
按照徐晨制定的价值,这样一枚铜币可以购买一斤铜。
眼下乌族旺季每个月能冶铜五百斤左右,从采矿到运送、处理、砍柴、冶炼诸多环节进行统计,整个乌族参与的人数大概在四十人左右,每个人每天按照一斤粮食半斤肉分配,一个月消耗一千二百斤粮食和六百斤肉。
如此折算下来,一枚铜币的购买力大概是五斤粮食或者两斤半肉。
不过这还没算工具损耗和时间消耗等各种因素。
另外这是货币,并非真正的等价财富,购买力也只是一个虚数,因此这一枚钱的购买价值并不稳定,各部落可以根据交易的货物进行讨价还价。
徐晨只需要按照一斤铜一枚的价格兑换给乌族,然后乌族拿去能够换到自己觉得够用的食物就行了。
当然,为了铜钱购买力保持稳定,徐晨需要对巴族自己出售交易的货物进行定价,比如一文钱换购一个陶碗或者五斤麦豆粗粮,两文钱换一张普通兽皮等等。
至于鱼肉等食物,价格并不固定,眼下食物并不算充足的情况下,夏秋季肯定便宜,冬春季肯定贵,而且有钱也并不一定就能够买到,毕竟除开巴族之外,大部分部族的粮食储备不足以满足一年的消耗。
而铜钱能够兑换的货物器型越大,工艺越复杂,自然价格也就越贵。
一把中号斧头重五斤,其中还要用到铅和锡等其他金属,冶炼还需要用木炭、安装木柄、打磨等等工序,这把斧头绝对就不能按照铜的价值来衡量,以前徐晨都是按照十斤铜换一斤的青铜器,那么这把斧头就价值五十文钱。
按照正常折算成粮食至少就值两百五十斤,大概是七八亩田一年的产量,够一个人吃近一年。
要说贵那的确很贵,但一把铜斧保养好了能够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加上铜斧提升的生产和工作效率,算下来却又合情合理。
至于车那就更复杂更贵了,独轮车少说也得上百文,人力板车两百文,马车三百文往上,乌族炼一个月的铜,大概也就能换几辆独轮车或者两辆板车马车的样子。
另外,徐晨暂时也不会对大型物品进行专门定价,只需要大致规定一文钱可以从巴族买到多少粮食就行了。
毕竟粮食眼下才是硬通货,陶器铜器车马可以没有,但却一天不能吃饭。
所以,眼下将铜钱大致锚定粮食,就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其他的物品,都可以用粮食去折算价格,这样就能大致保证铜钱价值的稳定。
乌族冶炼的铜越多,自然兑换的铜钱也就越多,能够购买的东西也就越多,等他们习惯用钱之后,货币就能取代眼下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真正的商业也才能够慢慢发展起来。
不过眼下方云手上只有两百多枚钱,要想保住巴族乌族胡族这三个部落小圈子足够的流通性,至少需要一到两千枚才够用,因此徐晨必须赶紧浇铸一批铜钱出来。
接下来的几天,徐晨早出晚归的忙碌。
每天除开巡逻正在扩建的故母神庙和山谷口小山顶上的神灵之眼祭坛,还有河对岸的堤坝沟渠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泡在冶炼工坊铸钱。
铸钱很简单,就是将融化的铜汁浇入陶模之中,冷却几分钟打开,趁热用铜钳夹断连接的毛刺丢入水盆中降温,再拿出来让人将边缘打磨平滑,这样一枚铜钱就做好了。
眼下只有三副陶模,一次只能铸造十二枚,每铸造一轮时间大概十分钟左右,因为速度慢,所以坩埚一次也就熔炼十斤左右的铜锡合金,一天也就只能做两百枚钱的样子,不过浇铸不是最慢的,而是打磨处理,每一枚铜钱都要用磨刀石仔细磨圆,还有些铸坏的还要回炉重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