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秋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与子偕老3,三国之最强皇兄,忆秋风,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毅本有些撑了,但见蔡邕一瞬不瞬的盯着自己,只得硬着头皮再吃两个。蔡邕这才罢休,开始喋喋不休:“琰儿身子寒,吃不得凉的。你平时要多做些燥补的牛羊肉,找些桃杏等性温的东西给她。以免两相犯冲,引发虚寒之症。”
刘毅点点头:“好。”
蔡邕又道:“你读书不少,但平时舞枪弄棒,身上杀气也重。平时得多练练字,”他想了想:“练字读书,能怡情,亦可养性,也能中和杀气。”
刘毅一阵茫然。他的字写得并不好,只能说差可一看:“后父,真要学么。”
蔡邕看了他一眼,又有些吹胡子瞪眼:“琰儿喜静,必须学。琴瑟和鸣才是长久之道,知道么”
过了好半天,他才幽幽的补充道:“老夫的飞白体,还是蛮好的,你要学字,可时常来。记得带上琰儿,别忘了……”
汉代女子,礼教虽没明清那么严,但结婚后,再回娘家却大不易。要想回去有两个条件,第一是娘家派人去接。还有一种,就是夫婿陪着回家。如果两者都不具备,自行擅回,就于理不合,会被当成夫家休弃的。
刘毅这才反应过来。感情蔡邕唠叨了一大堆,结果多是醉翁之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多见见女儿。
他夫人走得早,一直未曾续弦,以前还有个女儿和他相依为命,但现在就他孤零零的一人。一时间,刘毅心下更是不安。
望着蔡邕花白的头发,刘毅沉默了下:“后父如果不习惯,可向朝廷请求致仕。如此,小婿也方便时常照拂。”
蔡邕也沉默了,半晌才道:“其实吾亦明白,窃据尚书令,实乃德不配位。但尸位素餐,总比贪夫徇财者窃居为好。值此乱世,且容老夫聊以卒岁罢。”
……
翁婿俩拉着家常,不知不觉过了申时,该启程了。蔡琰在小翠的搀扶下,戴着面巾(汉盖头),从楼下上走了下来。蔡邕走上去,握住了女儿另一只手。
走到大门口时,蔡邕将女儿的手交到刘毅手里,红着眼道:“斯夫哉!吾之掌珠,今付于汝。愿珍之重之。”
刘毅接过蔡琰一只柔夷,轻声道:“后父放心,定不负你所望。”蔡琰则肩头耸动,带着哭音:“阿翁……”
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婆婆撑着黑色的华盖将蔡琰护送上了马车,马车启动以后,蔡琰将手中团扇从车窗丢出,寓意不会将娘家养成的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一个少年捡走,那少年刘毅有一面之缘,是蔡邕专门从陈留老家请来的一个族侄,看着他用“竹筛”盖住,捡起团扇一步步走回去时,蔡琰再也忍不住,在车内抽泣起来。
众人翻身上了马,一路朝中候府而去。
转过街角时,眼角的余光中,就见蔡邕将一碗水和白米洒在门口,寓意女儿丰衣足食。也有嫁出去的人,覆水难收之意。他佝偻着身子,一身玄裳礼服在夕阳中,却有种异样的沉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