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辩证用药须有度
冲神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3章:辩证用药须有度,重生大医:只有我能治愈你,冲神啊,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很明显是肝郁气滞又克犯脾土,导致肝也郁了,脾也虚了,脾一虚,运化不力,又导致体内湿热内蕴了。
右胁胀痛、烦躁易怒,夜寐不安,噩梦纷扰,这主要是肝郁气滞导致的,同时也与湿热内蕴有一定关系。
当然,脾虚则清阳不升,胃气不降,胃气不降则胃不安,胃不安也睡不安,睡不安也会引起烦躁易怒等症状的。
总之,人体内部各脏腑的相互作用本来就是一个圆,许多脏腑问题都会引起同样的症状的。
至于腹满便塘,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小便量少色黄,则主要是脾虚加上胃中有火导致的了。
胃中怎么会有火?胃气不降,胃中自然会有火,气可化火吗。
这胃火没上逆烧得牙疼就算不错了。
从脉象舌象上看,舌质暗红、苔薄腻微黄,脉濡数,这些都说明体内有湿有热有火了。
这里的火,当然主要是虚火。
舌质暗红,苔有微黄色,脉有数象说明体内有热有火,舌苔有薄腻,脉有濡象说明体内有湿。
总体来说,患者张来虎肝郁脾虚,湿热内蕴。
治法自当疏肝实脾,化湿和胃。
李端阳如此诊断一番,然后开始给写药方。
药方处方藿香梗、茯苓、苍术、山药、白豆蔻(后下)、薏苡仁、茵陈、车前草、橘叶、郁金、山栀子(炒)。
共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恕不敢写药量,这东西书友们看个理、法、方、药即可,你看了药量也不能照搬用的。中医讲究一人一方,还得自己学学中医自己琢磨的,免得被庸医误了。今后恐怕需要全民学中医了。现在有些省份已经主张让中医参与抵御疫情了。)
方中藿香梗、苍术、白豆蔻芳香化浊,燥湿醒脾;茵陈、车前草、茯苓、薏苡仁、山药淡渗利湿,护脾阳;郁金、山栀子、橘叶疏肝解郁,清胆经郁热。
如此疏肝气,去湿热,健脾胃,使脾气得升,胃气得降,诸症自然可去。
李端阳开完药方递给高绣花,叮嘱了一通煎药和服药的注意事项,正要起身,却见高绣花讪讪地拿出一张药方来问道“小李大夫,我们也不懂这医理,你给看看前面的药方,怎么就治不了我家老张的病了?”
哈,前面不拿出来,现在才拿出来,这是既要防备他受到前面大夫开的药方影响,又怕他也和前面的大夫一样开错药方啊。
这高绣花的心眼儿也是够多了。
李端阳接过看了下药方,发现药方中竟然有十余剂大剂量苦寒、香燥药,怪不得患者用了这药会病情加重。
香燥的药能够燥湿,苦寒的药能够清热。所以祛湿热,很多情况下用药都是香燥和苦寒的。
这么说前一个大夫给张来虎开大量香燥和苦寒的药似乎也对?
不然。
很多药都是有两面性的啊。
香燥之药能够燥湿,但同样容易伤津耗气(容易损伤肝阴胃津),且香燥之药辛散飞扬,也不利于胃气下降啊?这胃里的火不就更大了?
苦寒药可以清热,但它又容易伤及脾阳的。
脾阳受到伤害,那脾不就阳虚了吗?脾阳虚就不能很好地运化水湿啊?
这又反而会加重患者体内水湿了不是?
所以药有两面性,我们用药就要有个度啊,前一个大夫给张来虎用了大量的香燥和苦寒之药,就超过了用药之度,所以就起反作用了啊。
这事李端阳心中通透,但他却不能给高绣花明讲,只能含糊道“你们用我开的药方试试,过几天再过来让我看看。”
至于人家用不用他的药方,他真就管不了了,他已经仁至义尽了。
最后他也没收这对夫妻的钱,打发走他们后,就带着高小竹吃饭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