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3章 水战失利,晚清第一枭雄,左茂行,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军封锁长江下游,中兴公司难以进口蒸汽机,自行研制的船用蒸汽机尚未量产。
1854年11月,为满足右二军战船需求,中兴公司姑塘造船厂紧急赶制数十艘舢板小船,配属右二军一师使用。
舢板小船与湘军水师三版船类似,采用船帆、人力作动力。船上装有六门小炮,火炮有效射程二里。
在右二军内部,官兵称铁牛舰为“牛”级战舰,称舢板为“蚊”式炮船,又称为蚊炮船。
以此为契机,右二军一师正式创立第三团,以三十六艘舢板为主要装备,以原近卫团政工部主任张琦为首任团长。
张琦是汉口人,虽是政工干部,但颇具指挥才能。吴捷慧眼识珠,将其由政工转为军事,成为一团主官。
右二军一师主水战,二师主登陆作战,三师主运输辎重。
一师是右二军核心。有了蚊炮船,一师战斗力得到加强,三个主力团也逐渐成型。
一团主要装备十二艘铁牛舰,是一师作战主力。
二团主要装备老式蒸汽战舰、风帆动力西式战舰,速度不快。此次得到十二艘蚊炮船,以弥补机动性不足、容易被敌船围攻的缺点。
三团以三十六艘蚊炮船为装备,配合一团、二团战斗。
铁牛舰威风凛凛,船坚炮利。与之相比,蚊炮船就像个发育不良的侏儒,火力一般,跑得也慢,但胜在成本较低,可以大量制造、大量补充。
三团成立于12月中旬,官兵从二师、三师抽调。经过半个月的训练、磨合,三团初具战斗力。
自12月中旬以来,右二军发动多次水上游击,刚开始时,成效较为显著。到后来,湘军水师有了防备,一团游击成果越来越差。
复兴会的战时司令部位于九江城内,在复兴会总部内单独办公。史潘西是战时司令部副司令,之前一直呆在九江城内。
前几天,史潘西去姑塘视察右二军一师三团,亲自教授三团连以上干部指挥水战。
一回到九江城,史潘西便面见吴捷,请求放弃游击战术,改为先发制人,集中多数战船迎战湘军水师。他说:
“司令,现代湘军水师已经有了防备,咱们的游击战成效越来越弱。况且,我们只能沿长江溯江而上,路线相对固定,湘军的防备也越来越严。
“基本上,我们只能靠几门重炮,利用射程优势远距离轰击敌船,收效甚微。左七军在黄梅、兴国打游击,可以深入敌后,万一打不过,可以逃入山村。
“咱们水师打游击,一旦打不过,只能往下游跑,一旦战舰出了故障,跑不快,就容易被湘军水师摧毁。湘军战船多,咱们的战船少,湘军能经得住消耗,咱们经不起消耗呀。”
司令是西方军语中对军事长官的称呼,史潘西是洋人,更喜欢称吴捷为司令。
最近几次游击战,右二军战果寥寥。史潘西的吐槽,也是广大右二军官兵的心声。
吴捷对此心知肚明。要想实施游击战,一得深入敌后,二得在游击区域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
这两点,右二军都不具备。
铁牛舰无法深入敌后,它依靠燃煤提供动力。在当时的长江流域,燃煤尚未普及。右二军只能在九江附近建立煤港,为蒸汽战舰提供燃煤,进行简单的维修、保养。
同样,复兴会的根据地在九江、瑞昌、黄梅,势力尚未渗透进武穴。假如铁牛舰进入武穴附近的河湖浜港,附近并无民兵营、民兵连,当地群众也不会踊跃帮助铁牛舰。
三团初具战斗力,右二军军长史潘西信心高涨。但在吴捷看来,与湘军水师决战的时机还不成熟。
前面,通过游击战,右二军击沉击伤三十多艘湘军战船、辎重船,不及湘军战船总数的十分之一。
湘军水师龟缩在武穴附近,防守严密,轻易不肯前出。
吴捷认为,要想和湘军水师决战,右二军需要把湘军水师引诱至九江、湖口江面,在熟悉的预定战场上决战。
这样的好处是:一、主场作战,具有地利人和;二、可以水陆配合,充分发挥岸炮、岸基兵的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