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0章 再败刘长佑,晚清第一枭雄,左茂行,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是,若刘长佑不战而退,势必要受到清廷指责,也有负三湘父老。若与左七军交战,以冯桂芳、吴捷两部的兵势来看,刘长佑孤军奋战,几乎是必败无疑。
刘长佑也是个帅才,日后曾任直隶总督、云贵总督等要职。特别是在云贵总督任上,刘长佑大力支持冯子材抵抗法军,有效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
现在,冯桂芳在正面猛攻插岭关,吴捷又从侧面袭来。刘长佑腹背受敌。湘军对阵太平军,经常以数千敌数万,而毫不惧怕。
但左七军是太平军中的异类,战斗力数倍于太平军。九战之战时,左七军的战斗力尚且不如湘军。经过九江之战的洗礼,在新式火枪的加持下,左七军的战斗力突飞猛进。
刘长佑的湘军源于江忠源的楚勇,战斗力较一般湘军要强。但他们在萍乡与左七军对战连月,进取不大,反而被左七军逼出了萍乡。
如今,刘长佑军锐气已失。尽管如此,刘长佑依然硬着头皮守在前线。若他不战而退,必会召致非议。
却说吴捷以两千前锋进攻插岭关,配合冯桂芳正面反攻湘军。吴捷本人率领剩余四千主力,直奔醴陵而去。
醴陵位于插岭关后方,是刘长佑军的后方基地。若醴陵有失,刘长佑军将被切断退路。
刘长佑当即立断,放弃插岭关,退守醴陵。这支湘军进攻萍乡已久,却无尺寸之功,如今又被吴捷逼回了醴陵。萍乡煤矿再也不受战火威胁,得以安心生产。
吴捷继续指挥大军,铁了心要攻下醴陵。此举又出刘长佑的意料。从醴陵可顺渌水进入湘江,从湘江顺流而下可至湘潭、长沙。难道,吴捷真的要进攻长沙?
刘长佑惊惶失措,四处搜罗船只,防止左七军利用船只渡江。醴陵东、南两面临江,正好借助大河阻隔左七军攻城。
吴捷从上游萍乡境内调来民船,经萍水河抵达前线。4月20日,左七军渡江,背水列阵,前往进攻醴陵。
战争形态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传统兵书说,军半渡可击。敌人渡江时,秩序紊乱,兵马不齐。即便敌军渡江完毕,也将背水列阵,自绝后路。有经验的战将,往往会在敌人半渡时,趁机发动进攻。
刘长佑久经战阵,熟读兵法,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他亲率湘军,阻止左七军渡江。然而,左七军却在对岸设置了炮兵阵地,使用迫击炮掩护步兵渡江。
左七军炮火猛烈,湘军根本就靠近不了河岸。刘长佑眼睁睁地看着左七军渡江,却毫无制敌之策。无奈之下,他驱使一队骑兵向前冲锋,试图冲击刚刚渡过河流的左七军官兵。
这些左七军手里有步枪,步枪射速很快。湘军骑兵根本就冲不到左七军的阵前。
刘长佑只好搬出劈山炮。湘军的劈山炮,从几十斤到几百斤的都有,乃是一种轻型火炮。劈山炮装黑火药、铅子,本质上是一种土制大型霰弹枪,最大射程可达三四里。
相比于洋人普遍装备的滑膛炮,劈山炮已经全面落后,只能对付太平军、捻军、会党这样的国内之敌。
萍水河对岸皆为平地,缺少制高点。湘军的劈山炮架在平地上,弹道平直。左七军只需伏在地上,就能躲避劈山炮的铅子。
劈山炮不能曲射,湘军开炮时,炮兵在前,步兵、骑兵在后。左七军登陆兵立即改以匍匐前进,以步枪压制湘军劈山炮,掩护炮兵上岸。
1855式迫击炮射程达到1000米,略少于三里。炮兵渡河后,迅速向前跃进,开辟炮阵地。正常情况下,一门迫击炮可由三人携带,两人携炮,一人携弹,十分轻便。
此炮使用杀伤爆破弹,俗称“开花弹”。炮弹接触地面后,触发引信,弹体爆炸,分裂为数十片弹片,以此杀伤敌人。
一发试射后,炮手修正诸元,再次试射,正中目标。紧接着,迫击炮指挥官下令实施一轮急速射,打得湘军鬼哭狼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