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争夺九边
迷糊又无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九章 争夺九边,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迷糊又无奈,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眼见两边在朝堂上你来我往,争得不亦乐乎。
元春无奈的摆了摆手,侍班官员立刻道:
“肃静!”
开国一脉和新贵的人,都忿忿的各自闭嘴。
白家锦也连忙借坡下驴,回了队列之中。
元春这时微微侧身,看向前排道:
“诸位阁老和楚国侯怎么看?”
这些日子,她向来毫不掩饰对冯一博的信任。
这样反而更显两人正大光明。
就连平时本该问政内阁的时候,她也必然要带上一句楚国侯。
朝中百官对此,从最开始的惊诧莫名,到现在已经习惯。
毕竟,“小阁老”的雅称,不就是这么来的?
内阁几人自然明白,元春问的其实就是冯一博。
所以他们一个个老神在在,谁也不动。
这时,冯一博不紧不慢的上前一拜,朗声道:
“回陛下和太后,依臣建议,不如让前九省都检点王子腾王大人巡边,足以安定九边军民之心。”
新贵们闻言,顿时如丧考妣。
他们都知道冯一博出声,元春就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更何况,王子腾这个人选确实也算稳妥。
除非,他们把景顺帝拿出来卖惨。
可问题是,王子腾去职的事并没具体缘由。
在不知内情的外人看来,也只是景顺帝在打压开国一脉。
最后景顺帝还看在元春的面上,并没对王子腾逼迫太过。
因为,王子腾并未治罪,而是告老还乡的。
开国一脉这边一听,除了牛继宗之外,全都大喜过望。
他们怎么没想到王子腾呢?
相比牛家镇守九边已经隔了一代帝王,王子腾可才卸任没多久。
最重要的就是,王子腾是元春的亲舅舅!
由他接手不仅稳妥,必然还能得到太后的支持!
看似恍然,实则就是灯下黑。
因为他们太急于重新划分利益。
失势的王家,早就被开国一脉抛在脑后了。
他们刚要附和,却听冯一博又道:
“但太后和陛下,最好还是定下巡边的期限,并观其经略的成果,以避免前车之鉴。”
言外之意,还是要给王子腾加点约束。
干得好,那就继续干。
干得不好,也留了换人的口子。
此前王子腾经略九边的时候,算是功过参半。
毕竟还是做出了些成绩的。
景顺帝又只让他告老,并没撕破脸皮。
因此冯一博也不好直接说他的错处,只含湖的提了一句“前车之鉴”。
懂得都懂。
如果为了稳定局势,用他倒是没问题。
但冯一博此时举荐他,其实是冒着风险的。
然而边地太过重要,朝中又确实没几个人能担此大任。
冯一博必须想办法弄个自己人过去,好配合给倭国施压,以保证议和条款的顺利执行。
而王子腾此前的任人唯亲,正是冯一博想要的。
再加上,此前卡经略辽东之时的战略又极有野心。
兴建堡垒之事,还曾得李守中的夸赞。
冯一博也觉得堡垒防线若是能成,边地隐患解决大半。
甚至就像李守中说的那样,大魏“再添八百里疆域”也不是不可能。
只要这个战略实现,对于大魏来说绝对是件好事。
因此,他举荐王子腾就在情理之中。
只是景顺帝和张松越都在的时候,他都敢大张旗鼓的任人唯亲和捞钱。
如今又成了太后的亲舅舅,皇帝的亲舅公。
真要放开手脚,还不把国库搬空了?
所以,加上一些束缚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王大人曾经略九边,定然可以压服边地兵将!”
“不错,王家世代忠烈,可担此大任!”
“楚国侯的建议稳妥至极,臣等附议!”
“……”
不管怎么说,王子腾也是开国一脉的一员。
眼见牛继宗没戏,他们自然退而求其次。
况且,太后舅舅的忠心自然无虞。
一时间,开国一脉的众人自然纷纷附和。
元春早和冯一博沟通过了,但此时还是要走个形势,便问内阁几人道:
“诸位阁老觉得如何?”
听到元春的问话,陈勤之惜字如金的道:
“可。”
对于冯一博的提议,他依旧和之前一样没有拒绝。
毕竟他也知道,王子腾贪归贪,但比起其他人选,终究是个能办事的。
而李守中对王子腾的观感,则有些复杂。
此前元春和内阁商议,就是他持反对意见。
说起来,他既对王子腾的战略认可,又深恨其贪。
但徒弟这个建议,如今得到满朝文武的支持。
在如今的局势看来,确实也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沉吟片刻,他也只能叹道:
“不如加派科道作为监军,以观其言行,如实汇报都中。”
既然不能换人,那就想办法监督他吧!
其实奉旨巡边就类似督军的职务,在督军身边再加个监军,难免有些画蛇添足的意思。
可他这话一出,新党和新贵顿时眼睛一亮。
“臣附议!”
“臣等附议!”
一时间,附议声连绵不断。
“不可!”
这一次,出声的是开国一脉的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
陈家受到义忠亲王之事的牵连,爵位即将断绝。
新皇登基,开国一脉都想恢复祖上荣光。
一向低调的陈瑞文,这一次也格外积极。
此时他上前一拜,朗声道:
“启奏陛下和太后,前线统兵,尤其是九边这样的重地,最忌令出多门,若有科道跟随,岂非束手束脚?”
开国一脉争着抢着要去九边,要的可不仅是兵权。
开玩笑,有人监视还怎么划分赔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