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大闸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2章 蟹文化(下),逍遥渔场,努力大闸蟹,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邵伯湖、高邮湖出产的为二级。”
“二等为江蟹,芜湖出产的为一级,九江出产的为二级。”
“三等为河蟹,清水河出产的为一级、浑水河出产的为二级。”
“四等为溪蟹,五等为沟蟹,六等则为海蟹。”
王胖子皱了皱眉,一句胡说八道差点脱口而出。
合着海蟹是最下等的啊?那他这些大青蟹还要不要卖了?
不过一等蟹是湖蟹,王胖子却是承认的,特别是那阳澄湖大闸蟹,鲜盖百味,闻名天下,在这吃蟹的季节,更是一蟹难求。
市场上那些打着阳澄湖名号的螃蟹,其实绝大部分,都不是阳澄湖产的。
吃大闸蟹是一种季节性享受。
唐代诗人李白曾赞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来。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美酒配美味,这是诗人情怀,也迎合了我国古人喜食鲜香的口味。
俗语说:“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
九月要食雌蟹,这时雌蟹黄满肉厚。
十月要吃雄蟹,这时雄蟹蟹脐呈尖形,膏足肉坚。
市场上的螃蟹有很多。
但真正能称为大闸蟹的,其实只有中华绒鳌蟹,而且个头要在四两以上。
大闸蟹之名有来头。
据说早年间苏州、昆山一带的捕蟹者,在港湾间设置闸门,闸用竹片编成,夜间挂上灯火,蟹见光亮,即循光爬上竹闸,此时只需在闸上一一捕捉。
如此捉到的“傻螃蟹”便叫做大闸蟹。
家包天笑写过《大闸蟹史考》,称“大闸蟹”三字来源于苏州卖蟹人。
苏州人家把蟹当做夜宵,所以卖蟹人总是在下午挑了担子,沿街叫卖:“闸蟹来大闸蟹”。
这个“闸”字,音同“SA”,“SA”在吴地方言中是水煮的意思,蟹以水蒸煮而食,谓“SA蟹”,“SA”与“闸”就这样暗合着音韵流传到今天。
事实上,从古至今,人们对大闸蟹文化的沿袭从没间断过。
鲁迅先生曾称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了不起的“勇士”。
谁是第一吃蟹人至今史无考证,但其美味已得到公认。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蟹情有独钟,也留下了许多着名的诗篇。
唐代着名诗人皮日休《咏螃蟹》诗云:“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这首诗把螃蟹的形象和神态写得活灵活现,全诗不着一个“蟹”字,短短几句写出螃蟹在海洋中的名声。
螃蟹肉上生骨的奇特长相,浑身是胆,在海底下横行。
螃蟹不仅入诗,也入画。
金风起兮蟹脚响,其意境本身就是国画的美。
王胖子若有所思的看着李轩手上那只基本被啃完的大青蟹,面露怪异,这玩意儿,竟然还有这么多说道的东西。
“李老弟,说实话,听你说完,我这只青蟹都有点舍不得吃了。”王胖子开玩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