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凡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九章 选定,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居凡世,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如三千方的高炉,轧钢厂一旦试验成功,达到设计要求,那么全国的钢铁厂,估计大部分都会打报告,申请建设新的高炉了,这算是必然。毕竟使用了李昭主持设计的这款新高炉,理论上能将现在的铁水生产成本降低百分之二三十,也就是生铁成本,估计可以降到一百块钱一吨,这将是巨大的进步。
有这么好的设施,还有了建造经验,全国范围内怎么可能不去推进呢特别是如果顶底复吹转炉也能达到设计要求,那么普通碳钢的生产成本也能进一步降低,现在普通碳钢零售价是六百块,成本大概五百左右,如果全部使用新设备,估计可以将碳钢成本控制在四百以内,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当然这个成本还是非常高的,大概相当于六十年后一万六一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个时代采矿能力实在太差了,矿石成本折算下来,比六十年后也是要高的多。就以煤炭为例,工业用煤,价格大概是五十五元每吨,按货币贬值四十倍计算,就是两千二一吨,这可是工业用煤,使用量巨大的。
所以将来三千方高炉以及对应的新式转炉,将会是全国推广的重点项目,毕竟这是实实在在的降低生产成本以及钢铁成本的,而且产量也能大幅度提升。到那时,估计轧钢厂仅仅每年卖转炉,都能赚不少钱了。
安副厂长介绍了以后,李昭就感觉有点不妥,如果是沿着铁路线,那倒是方便了钢铁往外运输,但对于轧钢厂本身来说,那说不定就成了限制了。
想了想李昭说道:“我们不能只考虑现在,这个位置虽然不错,但我们将来肯定是要建设新的高炉的,现在正在运行的高炉基本上都是要被淘汰的,毕竟这些高炉的炉容太小了,而且对原料的浪费也非常大,铁水质量也不好。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将我们将来要建的高炉位置定下来,然后再来看转炉该怎么安排”
听了李昭的话,安副厂长这时说道:“我们这时候建设的转炉位置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未来主要还是给材料厂提供原料,建在这里有利于运输啊。”
李昭这时也挺无语了,这安副厂长怎么也有点不清醒了,考虑的东西也太少了吧,不过想想现在的实际情况,现在哪有几个人会考虑统筹安排啊。就李昭知道的,就出现过输气管道搞成锐角转折的,一个转折,损失压力能到百分之几。
李昭接着说道:“轧钢厂未来的一大支柱仍然会是热轧以及冷轧钢,这里是挺适合钢铁运出去的,但我们一旦把原有的高炉淘汰了,那这里往轧钢车间运原料可就费劲了,我们也需要考虑未来的生产情况啊,现在的高炉是肯定要都淘汰的。我们没法用铁路往那边运原料啊,除非重新铺一段铁轨过去。”
李昭这说的可不是废话,毕竟现在设置的那些车间都是围绕那些小高炉设计的,现在选址的这个转炉那就是完全没有考虑那些车间生产的问题。也不知道安副厂长是不是故意的,但李昭肯定是要提一下的,如果将来转炉都设在这边,那将来那些小高炉一停产,基本上再往那些车间运输就会非常麻烦。
这时安副厂长说道:“倒也是,只想着将来给材料厂提供原料方便了,毕竟你前天的话太震撼了,我一直想着怎么给材料厂每年提供千万吨原料了。那这样的话,我们估计就要将这些设备分开建了,一部分要建到另一个方向去。”
杨厂长听了之后也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说道:“那第一个转炉还是选择在这里吧,厂里那些高炉暂时也不会停产,后面我们根据轧钢需要,再决定该建多少转炉在那个方向,另外也正如李总工说的,我们最好是将未来的新高炉的位置也先确认一下,至少我们要心里有数,不然将来生产流程可能就没那么顺畅了。”
听了杨厂长的话,众人也都表示认同,第一座转炉的位置也就算了是确定了,接下来的勘探以及建设任务就不用李昭管了,有安副厂长以及项目小组呢。
选定了位置,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建设方面轧钢厂早就有了经验,而困难的东西主要是设备制造,毕竟轧钢厂没有造过这么大型的设备,有些挑战。不过现在技术人员也多,又有材料厂帮着兜底,问题是有,但也不大,毕竟和水压机是没法比的。更何况李昭已经打算挑战难度,直接在材料厂制造模锻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