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豆腐果
阿曼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豆腐果,麻辣厨娘错惹疯批大佬,阿曼曼,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短短几秒的刺激过后,缓缓回甘,如同一口醇厚的果酒,回味绵长。
这味道真是一如既往的上头呢,孙芸娘朝着香菜辣椒汁里舀了一大汤匙的木姜子油,搅拌均匀,成了。
她咽了咽口水,迫不及待地铲起了一块烙好的豆腐,再撒上一勺香菜糊辣椒汁。
这便是上一世黔中地带的有名小吃——“烤豆腐果”了。
这道黔中大街小巷都有的小食,可是当地人从儿时就有的的美好回忆,不仅美味,还有个很浪漫的来历。
豆腐果其实原名叫恋爱豆腐果。
据说抗战时期,黔中屡屡被空袭,有一对年近半百的夫妇,在菜地里搭了数间茅屋,用来做豆腐果,在这里做好了烤豆腐果再拿到沿街叫卖。
空袭开始后,这几间茅屋成了避空袭的场所,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两夫妇因为空袭也不敢上街做买卖,就干脆把茅屋改造成店铺,向躲警报的人出售烤豆腐果。
由于烤豆腐果做起来速度快,吃起来简单,价格还便宜,又能充饥,很快就打开了销路。
普通人通常吃完解个馋便走了,唯有一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却买上一盘豆腐果,蘸着辣椒水,细嚼慢咽,谈天说地,一坐就是半天。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听说后,纷纷相约在此相聚,恋爱中的饮食男女,不过如此,这也成为了乱世中的一道难得的浪漫风景。
后来这对夫妇老板干脆就把烤豆腐果改名为“恋爱豆腐果”,成为黔中地带一道历史悠久的零食。
孙芸娘咬下一口豆腐果,绕是吹了半天,豆腐中心依然烫嘴,她边咀嚼边呵着气,似乎这样能把豆腐吹冷一些。
豆腐果表皮嚼着很有韧性,中间却是软嫩无比入口即化,嫩豆腐香甜的汁水搭配着麻辣酱醋汁的浓香、木姜子的刺激、香菜的清香,让孙芸娘还未苏醒的肠胃快速蠕动了起来,瞬间胃口大开。
一口气吃完了两片后,孙芸娘的脑门辣出了一层薄汗,嘴唇也变得鲜红,虽吃得意犹未尽却也还要顾着生意啊。
---------------------
青岩镇,某集市外,一个身形娇小身材瘦弱的年轻女子,推着一个与众不同的摊车在街边一角停了下来。
这是个冬末初春的时节,她穿着一身廉价的青绿色粗布袄裙,看上去甚是单薄,刚用颤抖的手引燃炭火,便赶紧凑近取起了暖。
这鬼天气,明日得炖些羊肉祛袪寒,孙芸娘边腹诽着,边把推车柜门拉开。
这铁匠的手艺还真不错,里面空间也很大,她当即一个念头,把祖宅里存放的食材瞬间转移到了推车柜子里,满满当当。
还差一样,便可开业了。
孙芸娘把一块大招牌挂在了摊车外沿的铁钩上,这可是在青岩镇有名的老木匠铺定制的。
木牌子漆成蓝色底,中央用明黄色的颜料,配着超大号的字体写着——孙氏豆腐果,木牌的旁侧,用红色颜料搭配小号粗体字写着:祖传秘制。
这个蓝黄红的撞色搭配,灵感来自于现代某牌某椰的外包装,俗气不俗气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够醒目。
果然,这招牌一挂,就立马吸引了几个人过来围观。
“豆腐果?这是啥吃食,我咋从没听说过?”
“我就知道豆腐脑、白豆腐。”
“还祖传秘方呢,吹牛的吧!”
孙芸娘听见周围一阵七嘴八舌,却也没有解释什么。
她手脚麻利地往摊车左侧的铁片上刷了一层薄薄的菜籽油,再把篮子里的碱水豆腐一块一块地放了上去。
这种蜂窝式多孔的铁板设计,既不会把炭火闷熄,还有利于受热,且不容易把豆腐黏在板子上。
炭火慢慢地炙烤,碱水豆腐也一点一点地膨胀起来,乍一看还真像是几个果子。
孙芸娘用短铲逐个翻了个面,豆腐表面慢慢变成金黄色,结了一层薄薄的锅巴,溢出了阵阵豆香。
渐渐地围观的越来越多,越发嘈杂起来。
“竟然是现做的热食摊,恕我孤陋寡闻,还是第一次见啊。”
“你们注意没,她这个车摊跟别家不一样,好精巧啊。”
“车不是重点吧,这豆腐闻着好香啊,不知道吃着怎么样?”
“香倒是香,就是看着太寡淡了,咱南楚人都是重口味,可吃不惯这等淡不拉几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