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钰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 清夜谈话,第5纪元,李钰哲,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且随着末世的进一步演变,在没有机械化作业的帮助下,开采矿石并且冶炼的效率一下子跌回数百年前甚至都可能在技艺上有所不如。
而在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部队只有一个--骑兵!凭借远胜于步兵的机动性,进可冲杀分割,退可突出重围,再加上配合远兵器的骑射进攻和携带着马匹的冲击力。
啧,李禹哲已经馋的恨不得连夜点兵就出发吃下那批马群,朱棣作为历史上最能征善战的名将之一自然懂得他的渴望,笑着摆摆手,让郑管家送客。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李禹哲恍惚地站在门口,后知后觉地感到难以置信,他打量着旁边的微胖男孩,越看越觉得像。李禹哲试探性问了一句:“朱高炽?”
朱凯斌没听清楚,摆出经典斌式疑问表情,“你讲啥?”
李禹哲摇摇头,“没事。”领着朱凯斌沿着回去的路走去,心中则是暗中复盘今晚的种种,单单只是朱棣、姚广孝活生生出现在他面前就足以让他瞠目结舌。
而身边的朋友,还有不小的可能性是明仁宗朱高炽!这就是传说中的,重生之我爹是永乐大帝?帝二代?
绞尽脑汁得回忆着记忆中对明仁宗朱高炽的印象,那尼玛都是画像,谁来了都画那样,美其名曰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李禹哲看来妥妥的江湖骗子假大师。
回去的途中,由于心中思绪繁多,速度不免得慢下来许多,不过刚刚走出大约六七百米,就可以看到零星的几具尸体躺在地上,衣服上沾满了尘土,背心处直接给掏出了一个大洞,内里已经给吞成了空无。
淡淡的血腥气和腐肉败坏的味道萦绕在了空中,李禹哲拿手轻遮住口鼻,朱凯斌看着这一幕有些感伤,唱道: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禹哲,你说,天下大同、太平盛世真的会有么?”朱凯斌如是喃喃道。
李禹哲默不作声,不过三天时间,原本繁华热闹的街上已经到了白骨露于野的程度,是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反观刚刚的朱棣、姚广孝和那些健壮的属下,人跟人是不一样的,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有多困难,吃苦受难的大多是底层的百姓。
突然想起来疫病期间,被迫封城的魅力魔都,一个住在江西农民嘲讽魔都城里人吃不上小青菜,结果被一个在魔都的有钱人回怼,人家奢侈品店做好饭菜送上门服务。
但是魔都的每个人都能享受那样的服务吗?那送餐上门的外卖员有给自己家里备好菜吗?大多外地过去务工务农的底层百姓,在没有新鲜蔬果吃的时候,他们只能鸣冤。
有一句话真的很现实,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有的人生下来就在罗马。
朱棣是好人吗?不是,但他是好皇帝,开疆拓土、万国来朝的功业彪炳史册,天子守国门,定都北京,以后六百年内北京的战略地位从未发生过动摇。
的确,有些仗必须打,为子孙后代打下疆土,让子孙后代不受战乱之苦;近代也有啊,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何等气势磅礴?何等让人神往。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根本问题,我们的身份!我们现在是站在后人的角度,对,伟大。那你考虑过那些战死的士兵、死在路上的运粮民夫和他们的家人么?
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的确,总有人要为国捐躯,那为什么死的不能是别人?偏偏是你的父亲?是你的兄长?是你的丈夫?为什么不能死的是别人?你会不会这么想?
朱棣发动靖难,四年双方战死士兵多达五十余万,五征漠北史料中仅记载一笔“耗费人力、物力无数”,最直接的后果导致大明国库捉襟见肘,宣宗朱瞻基为发展经济,被迫放弃安南(越南),而后世再未收回。
远征之时,红色一军出发时约八万六千人,结束时仅剩约七千二百人;红色四号军出发时约有八九万人,结束时仅剩一万人。在抗鹰援泡菜中,更是阵亡183108人、负伤383218人、25621失踪、21400被俘。
朱棣和湖南人的功绩的确彪炳千秋,那那些尸骨又该怎么办?他们自己也真的想牺牲么?哪怕打输了也不过是换个统治者而已,屠刀挨个砍也不一定砍到我头上不是吗?
元朝时,蒙古人把人划分成四等,汉人作为第三等,不得从事盐铁等任何高利润行业,也不能从政,不也活过来了么?
清朝时汉人也作为第三等公民,不过就是被迫满汉文化交融而已,从服饰到发型都让汉人满清化,剃头剃成金钱鼠尾巴那般,细细长长。不过就是满人享有的特权汉人都没有,不过是做奴隶,能活就行了对么?
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临近古阅武台,心思流转千般,那些繁杂的念头一闪而过埋藏在心底,李禹哲望着朱凯斌,回想着路边的尸骨,说道:
“我中学时候很喜欢历史,读了很多历史的,从春秋战国到民国,都有所涉猎吧,我最喜欢的人是明朝的一位官员,他叫张居正。
他是一个很复杂的人,他被公认为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他算得上是一名权臣,一手操纵了“万历新政”,使垂危的大明王朝得以延续。他执政的那十年间,明朝几乎是他一人的天下,日月并明,万国仰大明天子;丘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
在黑暗之中,张居正接过了前人的火把,成为了又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他在年幼的万历皇帝在位期间担任内阁首辅,而且皇帝的母亲还对他无比信任,他所拥有的权柄不需要我赘述。
直到张居正开始了改革,实施跨时代的考成法和一条鞭法。他本可以在首辅的位置上舒舒服服的坐着,和那些官员一样享受着既得利益,却偏偏搞什么改革使得官员不能再随意鱼肉百姓,不能随意逃税、偷懒。
官员何苦为难官员?因为张居正跟他们不一样,他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公理和正义。他相信,所有的人,无论贵贱,都有生存的权利。
对于我而言,我也有自己所坚守的理念,之前有一个选择题说火车司机行驶在轨道上,禁止通行的轨道上有九个孩子在玩耍,另外有一个孩子在允许玩耍的轨道上孤零零的玩,司机必须走其中一条路。
这个问题当时可能都是我初中还是小学时候看到的了,我一秒钟都没有犹豫,撞死那九个破坏规矩的人。
无论是九个也好还是九亿人,既然违背了规则就要受到惩罚,如果他们相信着法不责众,我不管唯一在轨道上玩的孩子是被排挤还是真的守规矩,我只知道,他那一次的选择做对了。
我永远不会追求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绝大多数人是谁?老百姓,他们想的是什么?钱!难道我要把有错没错的富豪们全部咔嚓,把钱给他们平均分了?
对,绝大多数人开心了,他们有钱了,绝小部分人死了,死了就死了?不,我坚信我所追求的世界是相对合理公平公正的,如果有人试图反抗,大可以试着说服我。
如果只是为了满足他个人的一己私欲,对不起,杀!把不听话的人都杀光,全部杀光!死亡,可以让绝大部分人乖巧听话。世人皆知秦皇暴虐,路上只敢使眼色交流,对我来说,这就够了。
在张居正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也依然坚持操劳国事,他经常晕倒,有时还会吐血。然而信念依旧坚定,他相信国家的前途,相信太平盛世的奇迹,相信那伟大的抱负终会实现,以他的生命为代价。
但是他有自己的欲望,有过犹豫和挣扎,有过贪污和污点,人性的真实在他身上毫无例外的体现了出来。
张居正有一个很大的轿子,大到要32个轿夫扛抬,内分卧室及客室,还有小童两名在内侍候。一有里外套间,二有随侍人员,三有厨房厕所。而他却要当朝天子勤俭节约,不能助长奢靡之风。
正是这个双标的男人,不顾一切顶住压力坚持改革,只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国家,以及那些和他毫不相干的平民百姓。
他用他的人生告诉我,良知和理想是不会消亡的,不因富贵而逝去,不因权势而凋亡。不是好人,不是坏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
我以前在书中读到过有人如此评价那些封建时代的大臣:所谓封建士大夫,如王安石、如张居正、如杨涟、如林则徐。
其精神就是没落,守旧,不懂变通,不识时务,给脸不要脸,瞧不起劳动人民,自命清高,即使一穷二白,被误解,污蔑,依然坚持原则、坚持信念、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他们坚信自己的一生与众不同,高高在上,无论对方反不反感。
坚信自己生来就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怀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无论对方接不接受。
坚信国家危亡之际,必须挺身而出,去捍卫那些自己不认识,或许永远不会认识的芸芸众生,并为之奋斗一生,无论对方是否知道,是否理解。
坚信无论经过多少黑暗与苦难,那传说了无数次,忽悠了无数回,却始终未见的太平盛世,终会到来。”
李禹哲停下了,看了一眼朱凯斌,最后说了一句“我相信太平盛世会到来,在那不会有人横尸街头,不会有凶兽敢去侵犯,只要我在一天,那就有一天太平!所有的反对者都将臣服于剑锋之下,共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