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茄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33章 社长召见,传媒大时代1995,秋茄子,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文光煜介绍过领导后,袁思哲一坐下来,就问道:
“哪个记者是马小飞啊?”
马小飞赶紧站起来:“社长好,我是马小飞。”
袁思哲看一眼马小笑,点头一笑:“你很不错,干新闻这一行,是块好料子。”
马小飞忙道:“谢谢社长,我会努力的。”
这一幕落在其他人眼里,连文光煜都有些惊讶。
马小飞是很不错,也只是一个刚报到的招聘记者,以袁思哲的身份,至于这样公开夸赞吗。
接下来,文光煜干脆先介绍了另七位新记者,袁思哲只是看一眼,点点头,没有任何评价。
接下来,作为部门主任,文光煜开始详细介绍锦阳日报《星期天》的内容定位,版面栏目安排,编辑分工,记者日常采写稿件的任务和方向,等等。
这些事,自然主要是讲给新记者听,报社内部早就讨论过很多次了。
马小飞认真听了,感觉没什么出彩的新意,具体的执行方案更是有些简单。
报社的重点思路,还是模仿省报今年创刊的《西部都市报》,尝试将周末版做成一份市民生活报,并且每期报纸会增印,通过城区的报亭,面向全城市民零售。
借助《星期天》这份周末版,报社也希望吸附广告,增加收入。
只是现在的《西部都市报》,刚创刊不到半年,也在摸索探路的阶段。
文光煜讲过方案之后,总编辑肖明阳开始讲话:
“锦阳日报创办周末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记者,是一次市场化运作的大胆尝试。
今年正好锦阳建市十周年,这十年,锦阳经济发展还是比较快的,城区常住人口已经接近50万。
现在,全市只有两份报纸,一是我们锦阳日报,二是锦阳广电报。
广电报是一份四开小报,每周只出刊一期,没什么影响力。
锦阳日报《星期天》,主要面对的读者群,就是普通市民,我们的栏目规划,新闻报道,都要以贴近市民生活为宗旨……”
最后,社长袁思哲总结道:
“创办周末版,探索贴近市民生活的办报方向,这跟我们过去办机关报的路子大为不同。
我们要勇于尝试,要跳出条条框框,要采写编辑让普通市民喜闻乐见的新闻。
现在,这也是国内报业市场的一种新趋势,一些大城市的报纸,比如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前两年就开始探索了。
今年,省报创刊《西部都市报》,大胆探索创新,进行市场化运作,市场反响很不错。
我们周末版的编辑记者,要多看看这些报纸,多学习,多思考……”
下午4点半,见面会结束了,袁思哲起身时,突然看向马小飞:“马小飞,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马小飞忙道:“好的,社长。”
袁思哲捧着茶杯出了会议室,其他人看一眼马小飞,眼里都有些震惊了。
这一次,不仅是文光煜等人了,连总编肖明阳都是如此反应。
刚才开会一见面,袁思哲就夸赞了马小飞,现在又要单独召见。
马小飞只是一个刚招聘进来的新记者,还有两个月的实习期呢。
这也太反常了。
报社的重要工作和人事安排,包括每年编制内进新人,袁思哲从来都是乾纲独断,肖明阳都没办法插手。
以袁思哲的性格和为人,不可能因为欣赏什么才华,就对一个编外职工另眼相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