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匹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0章 “专家解读”,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浙东匹夫,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原本察举制下的地方豪强,可能也没什么钱没什么才学,但当地民风彪悍,某些豪强就是闹事厉害,你不给他官做他跟太守玩命不让你有安生日子过。所以“只有武力和彪悍不怕死”这种能力的豪强,也能威胁到官做。
九品官人法之后,这种“武力闹事型”才能就没用了,大家开始拼“道德名望”和钱,少了个统计维度。
(注:上一章有些书友还说九品中正制以德否才的问题,这个必须澄清,这并非中正制开始才有的新问题。察举制下本来就有孝廉科,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科,那不就是在考道德么。
在以道德作秀舞弊这点上,中正制没有比察举更坏,只是持平。察举是否败坏,关键要看察举什么科目。科目选得好察举制还是很有前途的。)
……
刘备对于人事政治的制度设计,原本倒是没想那么多,他只是个人用人眼光很不错、看人很准很毒辣。
听李素这么一番剖析,他才意识到:袁绍那一套,一来确实可以吸引天下世家大族的人心,二来短时间内也确实看不出太多弊病。但最麻烦的就是从长期来看,会加速“门阀兼并”。
长远来看,几百家郡县级豪强,兼并成几十家全国性世家,看似为害的门阀数量变少了,烈度却变强了。
刘备当然不能学这种东西了,刘备是已经看到了光武帝刘秀以来,短短一百六十年,东汉就崩坏成什么样了。要是再加速和平年代的自然洗牌兼并,他就算得了天下,将来能长治久安多少时间?
刘秀维持一百六十年,他这么惨烈杀伐了一通,要是连一百六十年都不到,岂不是笑话。
绝对不能饮
鸩止渴!
相比之下,对于袁绍为什么非要采纳九品官人法,刘备被李素一解释,也有了新的认识:
陈群这套制度,还有一点为袁绍量身定做的地方:那就是九品官人法会降低“选官地方保护”,降低袁绍内部的倾轧和外地人的不满。
原本举谁不举谁州牧郡守拍板说了算,但袁绍的治所在冀州邺城,冀州派肯定会越来越膨胀。
现在每个州郡本地官员都说了不算了,各州公推一批中正官,每个中正官负责哪个州的选才,是随机的,跟他原本的籍贯、履历不相关。
那样就可能出现“外州派系的中正官,来审核冀州的人才”的交叉现象,给了外地人一个使绊子拖后腿、不让冀州籍官员膨胀过快的机会。
而之前在阻止租庸调输法改革的时候,交通便利、靠近中枢的冀州系已经占了便宜了。在九品官人法上,所有世家大族都占便宜、但让外州的世家大族比冀州世家大族相对多占一点点便宜,刚好玩平衡。
“袁绍为了平衡他下属各派的怨气,也是让步不小啊。可惜这样妥协来的忠心,又有几分真呢?因为袁绍这样讨好就跟着袁绍干的,等到他失势的时候,也未必会死心塌地。孤不学他!”刘备彻底梳理清楚之后,如是对李素表态。
李素也连忙给刘备画饼:“其实,臣心中这几年也有思索过如何制定一套可以依法而为、不用期待明君贤相也能同行的选才之法,是在察举制基础上,通过改革科目、改革考核方式得来的,目前还没想明白。
陈群的这个建议,虽然不能用,却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给了我不少启发。臣下次再回到长安,如果环境时机合适,愿意把完善后的想法请大王指教。”
刘备点点头:“这事儿,我暂时就当没听到,也不问公达元常的应对之策了,等你回来再一起讨论吧。”
李素领命告辞。
……
第二天,一场简短的践行宴后,刘备亲自送李素出长安城西门,李素才带着亲随、部分家眷(蔡琰刚坐完月子,继续留在长安带孩子)、护卫部队,去往郿
县,然后走褒斜道到汉中。
汉中的吴懿已经在汉水上游准备了充足的船队,可以运走李素一行全部人马,还装运了李素的随军人马足够吃一个月的补给物资——从汉水源头到汉水汇入长江,全程其实也就七八天的航程,因为秦岭之中地势陡峭水流湍急,船开得非常快。
十一月底,李素已经抵达长沙郡,巴丘守将甘宁亲自带人提前到夏口接应。
李素抵达长沙后没多久,腊月的一天,雒阳城里就发生了一起悲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