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冰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击毙笠原,浴火重生西路军,祁连冰雪,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打得多了就有感觉了。你基础不错,好好练,希望有一天能在特战队里见到你。”

在班长的招呼下,战士们小心翼翼地端着枪下了山坡,开始搜索残敌打扫战场。陈海松叫住韩亮爬出战壕走到离战场0米的地方,说这里视野开阔,便于阻杀敌人的自杀性攻击。两人站在原地端着步枪扫视着战场,一个蠕动的‘尸体’从腰带上取下一个手雷,手按着压簧片,跳了起来,嘴里怪叫着扑向十几米外搜索过来的战士。

惊呆了的战士忽然见鬼子额头飞溅出一片血光,不甘地栽倒在地压在手雷上,又被爆炸的手雷抛向四方,溅了一脸血的战士惊魂未定地回头张望时,高岗上的陈海松又瞄向另一个手握榴弹的家伙,一颗子弹钻进了鬼子的眉心。沟里的指挥员们大声命令战士们注意搜素,对残敌、伤员不要仁慈,直接击毙,神枪手们注意观察负责掩护。

失去用武之地的陈海松坐在山梁上,点起一颗烟,着战士们熟练地清理着战场。背靠雄伟的恒山雁门关、面对烟尘缭绕的战场怀抱着步枪若有所思,一个宣传干部从侧面拍下了这个宝贵的瞬间。陈海松平淡地说:“多拍些战士们,再拍拍战场上鬼子的惨象,拿去宣传,鼓舞民心。”

杜义德、欧阳毅、刘刚、孙飞慢慢凑过来坐在他身边汇报说:“战斗结束,全歼笠原。”

“命令部队,抓紧打扫战场,防止空中袭击。伤亡大吗?”

“还好,打了敌人一个冷不防,靠火力完全压制住了敌人。震天雷用顺手了,连打了几轮快用完了。”

“没事,一段时间里,我们不会再有大的行动,晋北、察南的敌人基本被清理一空,我们该全力建设根据地了。到时候,别说震天雷,就是要飞机坦克都没问题。笠原找到了吗?”

“正在寻找,只要不炸成灰,一定能找到。”

“估计在汽车里,走,过去。”

一行人走进凌乱的战场,身边到处都是兴奋异常的新战士捡拾着遍地散落的枪支弹药、钢盔装具。经过几场尸山血海的考验,再没有晕血、呕吐现象的发生,胆子大的还从鬼子身上解皮带、翻口袋、把翻检出来的钞票、大洋、书信、相片、日记、金银首饰等放在钢盔里交到指导员那里,由文书登记上缴。

走出两百米,四十几辆被炸毁的汽车七歪八扭地躺在公路旁冒着黑烟,车上的物资抛洒的到处都是,战士们正在归拢收拾。几具鬼子军官的尸体已经被战士们从驾驶楼里拽了出来排列在路边,几个宣传干事正围着尸体照相。

陈海松走上前去,见一个佩戴少将领章年近五十、七窍流血的矮壮军官估计就是被震天雷震死的笠原幸雄,旁边一个四十出头满脸横肉,胸腹部血肉模糊的大佐军官估计是迫击炮炸死的独立步兵联队长麦仓俊三郎大佐。还有一个身材较高、胸部中弹,缺了一条腿的中佐,估计是独立山饱兵第2联队长冢本善太郎。六七个少佐应该是各大队的大队长们一个也没逃掉。

陈海松轻蔑地扫视了一眼这些侵华头目,对聚拢过来的士兵们说:“日本侵略者野心勃勃、自不量力,以区区弹丸之地妄想霸占泱泱五千年的中华古国,这是典型的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就是他们狂妄、野蛮的下场。

今天死在这里的是盘踞东北十八年的关东军部队,三十二年了美丽的白山黑水被他们杀的血流成河,几十万百姓无辜被杀,肥沃的黑土地、广袤的森林、宝贵的矿山资源被霸占掠夺,无依无靠的数千万百姓过着猪狗不如的亡国奴生活,忍气吞声、忍饥挨饿、忍辱负重,为日本人种地挖矿,被逼着学说日本话、稍有不对就是皮鞭刺刀,到处是日本浪人、高丽棒子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小鬼子还想把这样的生活强加在华北人民、中国人民的身上,我们能答应吗?”

“不能!”

“今天,我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日本侵略者,只要有八路军在,他们霸占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梦想就永远无法实现。平型关、阳明堡、雁门关只是个开始,我们还要把抗日的烈火引向一切敌占区,晋绥、晋察冀、冀热辽,甚至东北都将是八路军9军拼杀的战场,我们就是打鬼的钟馗、降魔的韦陀。你们愿意去战斗吗?”

“愿意!”

“希望同志们总结经验、再接再厉,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念、展现中国人民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勤奋训练、扎实练兵,争取更大的胜利,你们有信心吗?”

“有!”这因胜利而迸发出来的山呼海啸随同报捷的电波传遍了全国、传遍了全世界,让世界列强对贫穷落后的中国再一次投来重视的目光。

经过一夜行军离开忻定盆地翻越了恒山进入大同盆地的独立师,天亮以后在教导师补充团的引导下隐藏在雁门关北的山阴县双寨村一带。浩浩荡荡的五六千骑兵、一百多辆满载物资的汽车、十几辆怪模怪样的装甲车、几十门马匹牵引的山炮、野炮,一万两三千人的队伍就这么大摇大摆地从敌后晃悠过来了,真够壮观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不灭圣影

浮城久事

帝国武宗

落花生流水

丹师剑宗

古栋

网游之超级复制术

毛绒公仔

全球降临之灾变求生

吃了话梅

全球饥荒:从继承万亩农场开始

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