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千万贯
安静的九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4章 千万贯,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安静的九乔,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明远闭上眼,复再睁开他真的希望,希望苏轼将来能够远离那些悲惨的命运。即使这世上从不存在“苏东坡”,也不觉遗憾。
在船娘摇橹的吱呀声中,苏明两人一路到了宝严院附近下船,问清道路,摸到宝严院跟前。
西湖附近佛寺众多,大大小小禅院据说有上百座。而宝严院并不出名,明远不知苏轼为何独独挑中这里。
“这宝严院中有一僧名‘清顺’,乃是一名诗僧。”
苏轼向明远介绍“我们今日就去扰他去。”
明远遥想了一下清顺此人,好像没怎么听说过,于是问苏轼“子瞻公,这位‘诗僧’的诗名,怕不是您发掘的吧?”
他猜了个正着,苏轼便嘿嘿地笑着,道“前几日偶然漫游至此,正好见到壁上有诗曰;‘竹暗不通日,泉声落如雨,春风自有期,桃李乱深坞。5’。某便急了,四处询问这是谁人所作,这是谁人所作?”
明远模仿着苏轼的口吻,继续说道“众人答曰‘清顺’。”
苏轼一拍双手“正是!”
说罢哈哈大笑,笑得十分开心。
两人并肩进入宝严院的禅房,明远很快便见到了那位“诗僧”清顺。
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一身灰色的僧袍,剃着光头,头上点着戒疤,正跪坐在一张条桌跟前,用手中的茶杵熟练地将茶臼中的一小块团茶碾成细细的茶末。
他见到苏轼,眼中立即流露出淡淡的欢喜。
看来即使是方外之人,见到知己好友,同样能感受到世俗的快乐。
但清顺的眼光随即转过来,凝聚在明远脸上。
明远察觉到了一丝错愕,一丝惊异。
甚至清顺手中的茶杵也停了下来。他不言,不动,就这么专注地,凝神望着明远,然后开始缓缓上下打量明远,
——这是怎么回事?
明远心中立即生出惊疑。
他是一个有秘密的人。
在这种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自己的秘密被窥破了。
难道眼前这位和尚,真的有什么神通,能看得出自己是个穿越者,而且痴心妄想着要改变这个世界?
“小施主可是姓明?”
明远救命,连姓氏都猜出来了。
他已经打算呼叫1127了——这个时空可能有个bug。
“您可识得明高义明施主?”清顺又补了一句。
明远一呆原来……只是认得他的“渣爹”!
明远迅速冷静下来,恭恭敬敬地回答“正是家中大人。”
“三个月前,明施主曾经在本寺中盘桓多日。”
明远三个月前正是冬季,他家渣爹……正寄住在一处清冷佛寺中?而不是另有新欢,或是只晓得寻欢作乐,忘记了家中妻子儿女?
他心头一凛,盯着眼前这名“诗僧”这是他到这个时空里这么久,第一次遇见与明爹有过直接接触的人。
苏轼显然对明爹也很感兴趣,向清顺笑着道“我们这位明小郎君最是个妙人儿,‘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说的就是他了。某倒是盼望能见一见明郎之父,看看有子若此,做父亲的得骄傲成什么样子。”
明远却只能硬着头皮,向清顺打听“久已未见大人之面,清顺师父,不知我父亲可好?”
“令尊……”
清顺再次上下打量明远,看他周身精致高雅的衣饰,看他鬓边簪得异常美观的香花。
“令尊……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
清顺最终给出这样一句评价“从不为富贵所困。”
苏轼闻言便点头称赞这位天真烂漫的苏子瞻自然认为明远的亲爹也是个数一数二的大富豪,“不为富贵所困”听上去就是个相当不错的品德。
而明远只能硬着头皮谢过清顺的消息。
在他看来,“从不为富贵所困”这句评价,既能指大富之人黜奢崇俭,食不二味,也可以指一个人……从来就没真正富过。
傍晚,夕阳在山,明远与苏轼乘坐游船,从宝严院返回杭州城,在钱塘门下船后,两人并肩徐行,返回杭州城中。
他们随意寻了一间酒楼,捡了靠窗的位置坐下,一面闲聊,一面随意嚼着酒博士先送来的五香芸豆。
忽听窗外鼓乐之声大作。明远赶紧探头出去看热闹。
只见酒楼前的河道已被事先腾清,原本一向在这里出没的运货小船一时全都不见了。
几条两丈宽,数丈长的驳船鱼贯驶入这条河道。驳船船首站着几名身穿兵甲的士兵,正耀武扬威地挺着胸。
明远微微皱起眉,因为这些驳船上悬挂的旗帜,看起来不是大宋的旗帜。除去那些着甲的士兵之外,还另有几人,穿着交领的锦缎长袍,戴着笠帽。装束与汉人相差不多,但明远本能地感觉他们不是汉人,应当只是大宋的藩属。
“这些是高丽使臣。”
苏轼嚼完了口中的五香豆,冲窗外瞥了一眼,开口道。
“高丽来向大宋朝贡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